互联网开始了下半场,是最近比较热的话题。Keso写了一篇相当不错的文章,我不认为互联网到了下半场,但是的确有很多必须注意的坏消息,这些坏消息会对互联网的未来有巨大的影响。当然,好消息也还是有的。
先来看好消息。好消息是互联网用户数未来仍然会有很大增长空间,虽然可能增加起来难度比过去大。
到2016年,整个国家100%人口都联网的只有一个国家,冰岛。其他发达国家,基本都在90%上下,而中国才刚刚超过50%,被认为下一个增长点的印尼,仅有20%多一点。
图1互联网用户比例,来自internetlivestats.com
对于创业者来说,这意味着还有机会找到足够多的人提供他们一种完全不同的应用,从而打破现在的巨头垄断。比如说,前几个月开始被众人所知的“快手”,它默默的开拓了一个主流视野之外的用户群,直到发展到了足够大才被广泛注意到。这样的机会仍然存在,尽管我们今天已经觉得互联网垄断已经到了前所未有而高度。
当然,就算平台级的创业项目难度变得非常大,仍然有很多“满足一部分人需求”的产品能活的不错,受益于远远超过10年前的联网用户数量,就算是这些小众产品,用户数量超过10年前的大众产品也不是不可能。互联网距离到达极限还有很远的距离,这算是个好消息。
但除此之外,就都是不太好的消息了。
今天我们说起互联网的时候,必须清晰的认识到,它和我们在10年前以及20年前所讲的互联网,区别是相当大的。20年前我们认为互联网是平等、廉价、全球性的基础设施,这种预期在未来应该会发生变化。现在我们正站在历史的分界线上。
首先是垄断。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能体会到的问题,在中国你总是离不开BAT的产品,但就算BAT也不是平等的,其中最离不开的应该是腾讯。在中国之外,就是Facebook,以及它一系列收购来的产品,比如Instagram或者Whatsapp。
这种垄断到了多夸张的地步,只要看一下手机的电量统计就知道了。商业化的互联网是一代又一代的大公司推动的,曾经是雅虎,后来是Google,再后来是Facebook。Google当然也是垄断者,但它是中立公平分发流量的垄断者,和Facebook不是一回事。
从社交网络的时代开始,垄断者们则试图把流量留在自己的体系内。PC互联网的末期(2008年)这种情况还不算严重,但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小屏幕上同时使用多个应用不符合用户系统,人们就越来越多的黏在某一个应用上,就像你现在通过微信看这篇文章。
在这个时期,垄断者们开始试图用资本来扩充自己。上网年头多的人应该还记得过去腾讯经常因为模仿和山寨挨骂,今天它已经不太这么做了,变成了收购。
回头看看,那个山寨和模仿的年代实际上比今天公平,新产品仍然可以自己独立发展下去。而今天,垄断+资本带来的威力是决定性的。想想刚刚结束的打车软件大战就知道了,拿了腾讯投资的滴滴就是比别人竞争优势大的多。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美国,无论Instagram还是Whatsapp,被Facebook收购之后,意味着获得远远超过竞争对手的优势,同类产品基本死定了。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少数例外,比如Telegram的兴起,这是极其特殊的特例,一方面是创始人Durov兄弟有足够的钱,另外一方面是他们的理念和特性,再加上打了隐私这张牌,从而让他们能够占有一定市场。尽管Telegram有诸多优势和偶然性,它实际占领的用户数量还是远远低于Facebook和Whatsapp。
无论是中国还是中国之外,人们都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垄断状况,且没什么办法改变这种状态。
这并不是最坏的消息,更糟糕的是川普和共和党掌权之后,来之不易的“网络中立”原则必然会受到重挫。今天共和党人已经发誓会在最短时间内推翻这一原则。
网络中立原则是美国各大互联网公司们多年奋斗,从联邦通讯委员会打到最高法院,最后在奥巴马的支持下才勉强获胜的战果,但这个成果很快就会消失了。
网络中立是什么?简单概括就是运营商不能阻挡、限速或者付费提高带宽优先级。这些原则保证了互联网本身成为基础设施,不会被接入商控制。如果没有这些原则,运营商可以决定最终用户访问哪些网站更快,甚至哪些不能访问。
这种感觉有点接近中国的删贴和审核系统,只是看起来更加商业性。即,最终阻挡不阻挡,速度快不快可以花钱解决。但最终发展下去,对于新的或者小的互联网公司,它甚至比内容审核还不公平,因为审查系统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红线是什么大家大致是能猜测到的,严格一点或者放松一点也都可以自己掌握。
运营商主导的网络控制更加难以捉摸,有可能是商业性的,也有可能是某些特殊情况。
比如,华盛顿邮报惹了某位运营商股东不高兴,他干脆把用户访问华邮网站的速度限制到5K。虽然他没有能力审核或者删贴,但通过速度的控制,最终是可以使对方的网站不可用的。
这是中国互联网创业者早就熟知的感觉,美国创业者未来应该也会体验到,甚至更诡异,更不可琢磨。
在前面几年里面,支持网络中立原则的名人众多,其中大量是互联网的创建者,比如WWW的提出者TimBerners-Lee,互联网基础架构的发明者,互联网之父VintCerf,以及苹果联合创始人Woz。
反对一方也有名人,比如PeterThiel,大家都知道他是川普的支持者,所以你可以想象未来的状况相当不妙。反对方的理由之一是“这么多年没有这个原则,互联网不也发展的好好的嘛”,就是,1590年才发明的显微镜,在此之前那么多年人类也活得好好的嘛。
图2,2015年1月,FCC宣布支持网络中立原则。很多公司给用户写信,用的就是“WEWON”这个词。然而这种胜利,我们仅仅赢得了2年时间。
极端的说,我们可以把美国放弃网络中立原则部分等同于“美国版的GFW”来看待,至少它具有成为这样东西的潜力。美国运营商们使用的技术也差不多,比如通过“深度包检测”用来探测和限制某些协议或者某些网站。美国网民大概也会学会中国用户千奇百怪的VPN和代理使用技能。
说到这里,不知道有多少人还记得2011年,美国各大互联网公司开展的反对SOPA运动(《禁止网络盗版法案》),那时候维基百科干脆把页面变成全黑,停止访问一天来提醒用户声援反对SOPA。
这两件事是有一些相似的,都是看起来“目的单一”但一旦合法,后面的演变和发展就会超出控制,最终变得后患无穷,而它们的最终执行者,都是运营商们。SOPA同样是共和党参议员提出的,获得共和党大量支持,民主党以及加州各公司反对。最终,当时的总统奥巴马也站在了反对SOPA的行列,最终导致这个法案被撤回。
科技公司和共和党的矛盾是一直存在的,并不是只是这次总统选举。取得胜利的那天,有一条特别感人的评论标题是这样的:
“互联网杀死了它的入侵者。”
今天我们再来看这句话,简直充满了讽刺。并不是互联网杀死了它的入侵者,而是总统杀死了入侵者。
SOPA恐怕在未来的几年还会卷土重来,下一次互联网恐怕不会有这么好运了。考虑到前面说的资本和垄断的增强,未来倒霉的几乎一定是小公司和创业者们。
图3,2012年1月18日,维基百科全站停止访问一天抗议,这是当天唯一能访问的页面。
中文版见下面这张:
以及,还有更糟糕的,就是互联网用户的隐私和安全是否能够得到保护。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是关于各国的隐私法律状况的。在发达国家里面,美国算是隐私保护法律比较不严格的。
如果你还记得之前FBI要求苹果公司开发一套后门系统的事情,应该会知道当时因此号召抵制苹果的名人是谁。没错,就是现在的总统川普。这几天英文的科技媒体纷纷在讨论未来美国的隐私,用户加密等等政策变化,这些恐怕都不会像过去一样了。
互联网上最大的历史档案库,archive.org是第一个明确意识到这种风险的,他们最近一直在筹资,目的是建立加拿大镜像,以便保证数据和用户隐私安全。
这些事情都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信号:互联网不再是没有国界的了。在过去这些年里面,一直试图在互联网上划分国界的(并且很成功)的国家是中国。未来中国的经验甚至技术,大概会出口给很多国家,甚至是美国的运营商们。这是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随着全球化的结束,互联网的无边界时代大概也要结束了。顺便说一句,很多人认为加州人偏左是没脑子的,但实际上左右背后都是有利益权衡的。加州声音最大的科技企业为什么会偏左,是因为共和党在太多的政策上对他们有毁灭性影响。
全球化时代最受益的公司是互联网公司们,他们可以用极低的成本赚到全世界的钱。如果互联网变成了有国界的,互联网公司的优势瞬间就没了,中国人最容易理解这种状况,所谓外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的失败魔咒,本质上就是这件事。
为什么要研究美国互联网会怎么样?因为美国始终是互联网风向的带头人,中国各种政策和发展从美国借鉴极大。中美两国总是互相影响,美国公司的垄断和中国公司的垄断如出一辙。
如果美国运营商们开始通过限速和阻挡用户访问网站赚钱,这很可能就会成为一个各国运营商效仿的案例,尤其是中国,运营商从很多年前就不甘心只做流量管道,一直试图控制更多东西,这些多年积累的能量一旦爆发起来会相当惊人。
总之,一个新的互联网时代开始了。
20年前我们认为互联网应该是平等,开放,无国界的,今天看来现实和我们的期望并不一致,当然,互联网创业远远没到下半场,只是未来的挑战会比之前大的多,已经存在的成功者会有更大的优势,新来的,祝你好运。
(文章来源:搜狐科技)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