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正文

万达“带血转型”?

2019-01-29 15:21:42  来源:钛媒体

摘要:经历过产业变卖,资产重组,裁员等事件的万达,正踏上一条去房地产化道路。
关键词: 万达 转型
  2018年,王健林按下了万达转型按钮,以往臃肿的万达,开始了加速转型,庞大的万达房地产体系,演变成了整个集团持续发展的累赘,颇有“小目标”之称的老王,这次没有再提那个“赚他一个亿”,在2018年,喜欢演讲,喜欢唱歌的他,变得异常低调。以往极容易找到花边的大佬,悄无声息,只能从整个万达的新闻中,找到他的蛛丝马迹,然而,就在这种氛围下,万达也悄然完成了对房地产构成的“减负”,转型一事,进行的有条不紊。
 
  万达房地产“巨舰”
 
  2017年8月像是一个分割线,它分开了王健林和万达的辉煌与低谷期。2015年,王健林坐上了国内首富的宝座,意气风发的老王,手握超200个万达广场,十几个万达城,近80家五星级酒店、1300多个影院以及两家好莱坞电影公司,一连串的数据表明,万达有钱,王健林有钱,而且不是一般的有钱。但8月,像是一个分水岭一般,万达澳洲的项目谣言,像插上了翅膀一般,迅速扩散,万达负面开始如潮水般向这艘千亿级巨舰袭来。
 
  转型一事,并非说说而已,在万达年会上,老王大手一挥,宣布彻底剥离所有房地产业务,1平米房地产也不要有,成为整个万达彻底的商业管理模式。
 
  回顾万达房地产的发展史,几乎可以视为中国的房地产发展史缩减版。从前的开发商,手里有一个亿,就敢去搞100亿的开发,依靠贷款和预售就足以支撑起一家房地产公司生存。然而,随着政策收紧以及红利的消失,预售模式开始受到了监管,贷款审批渠道开始越加严格,使得大部分房地产企业“负债率”不断提高。
 
  倚靠房地产发家的万达也不例外,在最近几年,因为旗下房地产比重较高,万达开始变得负债累累,当万达负债高达4000亿时,所有人都开始对万达持悲观情绪,在外界看来,这时的万达,宛如一副大厦将倾的景象。2017年,万达年会上,来自内部和外界共同的压力,让这个掌舵人留下了泪水,那一刻,谁也看不清 万达日后的道路究竟在何方。
 
  20年前,万达初始转型,从单纯的住宅开发转向持有商业中心开发运营,在四年前,万达再次提出转型,全面转型现代服务业。在房地产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后的万达,充分认识到了这个行业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加上房地产行业现金流不长远,都成了制约万达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
 
  而且,房地产行业本质是资金密集型企业,实质上属于金融行业,而国内金融资源特别依靠自身人脉资源,万达成功于此,但这两年也因此遭遇挫折,原因都很清楚:限制资金外流加本身资本面资金紧张。被限制后的万达面临严重的资金链问题,庞大的房地产组成,让万达在面对不可抗拒因素时,显得非常臃肿,同样,这样加深了王健林想要转型的观点,存活,减负成为万达迫在眉睫的事。
 
  万达之殇,千亿资产“大甩卖”
 
  自去年开始,房地产开发商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返了,国内的大部分房地产企业开始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政策收紧后,就连国内房地产企业的龙头万科也开始高呼“活下去”,前期疯狂扩张的房地产企业,开始暴露出各种问题。
 
  充分认识到万达内部问题的老王,为了偿还企业的负债,开始了万达内部的“刮骨疗毒”,由房地产产业变更为轻资产,放弃文娱产业。占有大量资金比,但利润相对薄弱,周期运转时间长的房地产企业,运行风险较大,再加上互联网时代兴起的轻资产企业开始大幅崛起,让王健林和万达都开始意识到,与这些相比,万达产业结构太过于“沉重”,于是,一场房地产业的“大甩卖”拉开了序幕。
 
  2017年的7月19日,万达将国内的13个文旅项目和77家酒店都给卖了,文旅项目卖给了融创中国,酒店则卖给了富力地产,总价超过了650亿。庞大的体积变卖,让人们一度怀疑王健林打算变现出逃。然而,万达项目的变现才仅仅刚开始而已。
 
  就在人们还沉浸在万达与融创那场世纪并购中的时候,王健林又开始积极的对万达广场进行了布局。在2018年7月份的时候,南昌西湖的万达广场悄无声息的就换了法人。接盘方是珠江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也由一开始的齐界变成了汪利。
 
  但是,这并没有使万达走出危险地带,就像王健林在年会中所说的的那般,“很多企业一时干得挺好,但一个调整可能就没了,而商业中心50年、100年都还在,都能看得见。”企业调整无异于行走在刀刃上,一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
 
  嘲讽、质疑、唱衰的声音像多米诺骨牌接踵而至。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王健林发现自己不再是人人追捧簇拥的“王首富”。跌落神坛后,他和万达开始频繁和外界的流言展开较量。祸不单行,在面对市场流言的同时,万达电影股价开始飞速跳跌,截止当日,万达电影股价下跌高达9.91%。恶意的中伤使得万达电影市值蒸发60多亿,整个万达环绕在阴云之下。
 
  拈轻“弃重”的万达
 
  两年内,通过不断卖卖卖实现自身减负的万达,可以说平稳的度过了2018年,在万达年会上,老王又恢复了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样子。
 
  根据最新的业绩显示,万达集团2018年收入实际实现2512.7亿元,因将其中已签订转让协议、但未完成转让的部分项目所产生的370亿元收入从年度计划及统计中减去,万达集团2018年收入为2142.8亿元,同比下降5.7%。在去年将大部分文旅项目卖给融创后,万达仍旧能够完成这样的业绩已属不易。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这其中服务业收入1609亿元,占总收入的75.1%。这则意味着,万达的转型已经开始有了弥足的进展,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来甩脱此前沉重的实业负担。
 
  在地产商纷纷转型多元化的时代,大多数企业仍旧依靠地产造血,而万达地产集团收入540.2亿元,同比减少34.9%,回款610.4亿元,同比减少3.3%。在过去两年出售大量资产后,万达的负债也降了下来。2018年,万达有息负债大幅减少,同比2017年减少约30%。据王健林自己所说,万达海外负债基本解决,目前只剩下少部分没有到期的负债,万达在海外有高于其额度的应收款和现金存款。说万达海外要违约的人,恐怕永远要被打脸。
 
  值得注意的是,王健林在年会时公布,将在2019年运作万达体育和传奇影业。此前,路透社消息称,万达集团已经为旗下体育部门,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赴美IPO申请。此次IPO预计在2019年上半年进行,融资规模在3亿至5亿美元之间。
 
  而关于万达体育上市一事,万达早已开始了布局。2015年,万达集团分别以12亿美元和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以上两家公司。最早在2017年12月,万达曾邀请多家投行探讨万达集团旗下体育资产上市的可能性。包括CVC Capital Partners在内等多家私募基金,向万达发出过报价。当时的消息称,这场潜在的IPO申请的地点将是香港或美国,对象主要为万达在2015年先后收购的瑞士盈方体育、美国世界铁人公司以及部分在中国的小型体育资产。
 
  找到新思路的万达,舍弃了从前的重资组成,将重心转移到了一些轻资产上,而且,为了减少触及红线,万达放弃了国际体育投资领域,开始将目光盯在了国内体育市场。2018年11月,万达体育刚刚在国内完成一次低调的收购案,将永达天恒体育传媒有限公司55%的股权收购旗下,代价约为429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永达天恒体育传媒是一家体育赛事制作、信号传输公司,其业务以户外长距离赛事制作传输为主,曾为全运会、篮球联赛、冰球联赛等国内赛事提供转播服务。
 
  据悉,收购完成后,万达体育将在原有赛事运营的基础上,向产业中下游延伸业务链,完成赛事IP、运营、推广、制作和传播的一体化业务模式。
 
  舍弃了沉重包袱的万达,正一步步摆脱自身高额负债率,作为一家房地产企业,万达的转型可以说充满了艰辛,自开始就被人唱衰,经历过产业变卖,资产重组,裁员等事件的万达,正踏上一条去房地产化道路。有侧重性及前瞻性,是一家企业得以生存的必要先决,转变万达的收入组成,是当下所要做的重中之重。
 
  不仅仅是万达,任何企业的转型都会伴随着痛苦的经历,这需要长时间的过程,随着城市化发展越加深入,万达所具有的优质物业管理,将在摆脱房地产沉重资金压力的同时带来足够的租金现金流,这场转型将在2020年结束,走出“困境”的万达,轻装简从,在未来或将以全新的面孔展示在人们面前。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kongwe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