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下一站:云计算托管势在必行
转型下一站:云计算托管势在必行
2019-06-24 13:49:12 来源:中国IDC圈抢沙发
2019-06-24 13:49:12 来源:中国IDC圈
摘要:随着企业寻求新的方式和能力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企业与云计算的关系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企业将业务从数据中心转到云平台的迁移并不是某个流程的最后一步,而只是下一阶段IT业务的开始。
关键词:
云计算
托管
随着企业寻求新的方式和能力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企业与云计算的关系不断发展变化。因此,企业将业务从数据中心转到云平台的迁移并不是某个流程的最后一步,而只是下一阶段IT业务的开始。
现在可能是重新评估方法的时候了。许多早期采用者只是简单地提升和转移,将他们的管理方法从内部部署数据中心复制到云平台。随着云计算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其应用和管理变得越来越复杂,因此云计算的治理和优化将会变得更具挑战性。
很多企业在其业务向云计算服务的迁移中受益匪浅,减少了资本支出,并大大加快了对最新云计算工具和资源的访问。然而,也出现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新模式下,公有云供应商将为用户提供他们所需的云计算服务,但需要企业承担更大的安全责任。那么现在谁来管理所有单独的云计算组件,并确保它们的性能和成本得到优化?
托管服务势在必行
首先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将业务迁移到托管服务的原因。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监控,云计算技术的灵活性和速度的提高往往是以提高管理复杂性和降低成本可视性为代价的。如果企业不了解如何保持云计算的简化和高效运行,那么支付的成本可能会呈螺旋式上升。例如,根据Gartner公司的调查数据,到2020年,缺乏成本优化流程的企业将平均在公有云上超支40%。而这是组织无法负担且不必忍受的成本。
业务优先级最终归结为时间和资源,这两者都是有限的。无论是营销机构、公用事业公司、制造商还是其他公司,都不太可能成为云计算供应商,那么为什么还要浪费时间和资源来运行和优化云平台呢?相反,其首要任务应该是集中精力使其业务获得成功。
虽然很多企业能够采用大量的成本和精力运营和管理自己的云计算工作负载。但值得冒这个风险吗?在云环境中具有丰富技能和广泛经验的人才库非常有限,这可能是私有云、公有云和混合云平台的一种混合。这些技能需求量很大,这意味着企业可能会投入大量资金来发展其云计算能力,却被竞争对手赶超。
更重要的是,这些技能需要“随时可用”,随时为部署做好准备。在当今快速展的全天候消费文化中,客户希望企业的网站或业务随时都可以访问,尤其是在其具有国际化业务的情况下。然而,如果没有能够提供全天候支持的云计算管理团队,这是不可能的。如果企业的应用程序突然发生故障,不可能等到第二天进行处理。许多企业都在努力满足这种需求,而这种需求需要复杂而具体的技能和专业知识的组合。
托管服务供应商可以在企业需要时提供其所需的技能、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通过分配专业知识,可以实施持续服务改进计划,帮助降低成本、提高灵活性,并使企业能够专注于提高其核心业务的生产力。
然而,至关重要的是,托管服务供应商将专业知识和精力专注于企业在云服务中面临的挑战。从表面上看,这些决策似乎很有帮助,但却可能产生不可预见的后果。例如,决定关闭未使用的云容量似乎是节省成本的好方法,但如果不了解相应的业务和技术背景,可能会出现问题。经验丰富的云计算供应商可以在整个云计算操作中实现可见性,而不会产生同样的错误。
并不是越大越好
通过托管服务供应商可以提供的支持水平,企业选择将其作为合作伙伴是其最重要的决策之一。在这方面,并不是托管服务供应商的规模越大越好。那些规模较大的供应商通常运营着庞大的团队,办事处遍布世界各地。虽然保证提供不间断的服务,但并不总是保证更高的质量,并且其分散的服务并不总是有效的。
接下来,就是企业可以选择一个规模较小的云计算专家,专注于企业所选云平台的核心服务。然而,这并不总是最好的选择。“诞生于云计算”的组织通常无法提供其他完整的堆栈服务,如应用程序开发、身份管理、数据库支持。云计算基础设施只是技术合作伙伴应能提供的服务范围的一小部分,还应包括集成、开发,以及与第三方联络的服务。
没有一个云平台可以满足企业的所有需求,多云环境的兴起证明了某些云平台更适合特定的工作负载。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企业无法预测未来需要使用哪个云平台。最终,将由决策者权衡各种选择,选择能够以最具竞争力的成本提供最广泛经验和能力的供应商。
为了确保企业能够利用云计算提供的机会,必须寻找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而不仅仅是外包供应商。这样做不仅可以让企业专注于最擅长的领域,还可以帮助其提供更快、更高效、更快速的客户体验。如果云计算是企业业务的核心,那么经验丰富的托管服务供应商会带来保持正常运营所需的专业技术和知识。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