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正文

5G带来新商机是真的还是假的?

2019-07-24 14:47:33  来源:inside

摘要:有了5G之后,所有东西都能连上网 (IoT),带来更好的智能生活,并且 VR、AR、4K、8K 等新技术有了 5G 的带宽加持,能够替人类带来更美好的影音体验。真的吗?
关键词: 5G
  5G 是近来相当红的 Buzzword,根据厂商描写的美好愿景:
 
  有了 5G 之后,所有东西都能连上网 (IoT),带来更好的智能生活,并且 VR、AR、4K、8K 等新技术有了 5G 的带宽加持,能够替人类带来更美好的影音体验。真的吗?
 
  简单来说,假的。
 
\
 
  厂商把 5G 讲成这么多应用的救世主,说词是因为带宽变高了,可以实时快速的传递这些大流量的内容,那么这些应用就会大受欢迎。但眼前这些美好愿景还办不到,是因为 4G 带宽不够用吗?明明就不是啊!
 
  物联网 不普及的主要原因是,万物上网的产生的新价值低于成本。
 
  VR、AR 不普及的主要原因是,设备太贵又没有杀手级应用。
 
  4K、8K 不普及的主要原因是,设备太贵、没有内容,而且用户感受不到 FHD 以上分辨率的画质差异。
 
  如果之后以上的关键因素都解决了,确实这些应用会用到更高的网络带宽,但还不见得是移动网络带宽。目前很多人家里的网络已经到达 100Mbps,先让这些人愿意在沙发上看 VR、8K,再去想他们为何要走在路上用 5G 来做这些事吧。
 
  那么眼前的 5G,到底有什么意义?我们以移动性的观点,来看两种网络分类:
 
  移动网络:就是现在大家普遍使用的 4G,以及备受期待的 5G,它的特色是无线、并且使用者会作长距离(数公里以上)的移动,可通用在室内及室外,手机是代表性应用。大致上可以说,4G 的速率是 100Mbps 等级的,而 5G 的速率是 1Gbps 等级。但那是在理想的环境下,由于移动的环境很容易受遮蔽或距离影响,一般的情况下有 50% 的速度就已经非常理想。
 
  定点网络:简化来说就是 Wi-Fi 与有线网络的结合,在定点(通常是建筑物内)形成一个稳定而高速的网络。在台湾地区,一般人可以申请 1Gbps 的光纤到家,日本、韩国、香港地区甚至有 10Gbps 的服务。而 1Gbps 等级的 Wi-Fi 5 已经很普及,10Gbps 等级的 Wi-Fi 6 也刚开始进入市场。也就是说一般人要拥有 1Gbps 等级的定点网络是不难的。
 
  5G的意义在于,把移动网络的速率,提升到跟定点网络一样快,一样可以同时间服务超大量的联机。
 
  所以 5G 可以取代定点网络,只是稳定性会比较差。
 
  当所在地不方便架设定点网络,对于网络稳定性不这么讲究,且 4G 网速不够用的时候,就适合用 5G。譬如你在一个地方办短期活动,有 1000 人参加,没有现成的定点网络,那就用 5G 分享器衔接 Wi-Fi 提供给使用者。
 
  听起来好像很弱,而且跟一般人无关?对,所以厂商才扯出了 VR、AR、4K、8K 这种应用,听起来比较威。
 
  所以 5G 对一般人没用?也不对。根据 Open Signal 的网络体验报告,台湾地区的 4G 平均网速约是 30Mbps,这样的速度是非常够用的,但在极端的状况下会不够用,譬如在上下班时间挤公交的时候,由于网络是共享的,在一小块地方挤了一大堆人,每个人分到的带宽就会小到不够用,甚至连不上。
 
  也就是目前 5G 的意义只有两个:
 
  在不方便架设定点网络又需要高速网络的地方,可以用 5G。
 
  在极端拥挤的情况,可以提供足够好的移动网络质量。
 
  未来一年内,5G 就这样而已。再之后呢?
 
  我们就来看一下,厂商宣称的(物联网) IoT、VR、AR、4K、8K 吧。
 
  首先,在移动环境下看 4K、8K 是不合理的,因为以手机的尺寸来说,1080P 以上的分辨率,人眼根本无法分辨,4K、8K 应该在室内用大尺寸的电视看才是合理的情境。
 
  而 VR 应该在室内使用,因为戴上 VR 眼镜之后,无法看到外部环境,没有必要在室外用 VR。
 
  以上两大类都必须在室内使用,也就是使用定点网络而非 5G 才是合理的。
 
  剩下 物联网跟 AR 了。
 
  物联网是很大一种类别,设备的变化性很大。冰箱、电灯、电表、汽车、工业设备…无一不可称为 IoT。但如同前面说的,5G 不是第一个 1Gbps 等级的高速网络,而是高速移动网络,在室内本来就应该用如光纤+Wi-Fi 这样的定点网络,其稳定性远大于 5G。简而言之,所有长期的室内 IoT 都不应该用到 5G。
 
  户外的 IoT 有哪些呢?车子、交通信号、监控相机等等的。但车子不太适合使用 5G,主要是因为 5G 讯号穿透性差,当车子在不同地点穿梭时,讯号必然会时好时坏,稳定度不理想,还不如使用 4G。
 
  有一些网络文章提到,5G 的网络 latency(延迟)很小,正适合车联网这种需要快速反应的应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4G 的 latency 是 0.05 秒,其实已经足够快,移动网络最大的问题并非 latency 而是稳定性,一个讯号不稳就是好几秒的卡顿,而且由于物理特性的关系,5G 的讯号会比 4G 的穿透性差很多,更容易不稳。
 
  户外定点的 IoT 则是 5G 的适当场景,如户外监控相机就很适合 5G,因为其流量大,且是定点,如果已确认该点的讯号良好,讯号的稳定度是比较不会变化的。但如果要做监控相机的厂商也不用等 5G,一般 1080P 的串流影片流量约 3Mbps,现在的 4G 就够用了,可用4 G 开始做,等到之后 4G 被越用越满,分到的带宽不够,再升级到 5G。
 
  那 AR 呢?长期来说,我认为这是最有可能高度使用 5G 的新世代应用,或者该说,「智能眼镜」可能是最需要用到 5G 的革命性应用。这个议题比较复杂,我之后再写一篇专文来探讨。
 
  那么两、三年内,到底 5G 能带给我们带来什么新应用?
 
  我们来看一下,网络速率跟应用的对照,了解一下普通人对带宽的需求。
 
  观看 1080p 的串流影片,约需 3Mbps。这个现在的 4G 就做的很好。
 
  观看 8K 的串流影片,约需 100Mbps。
 
  本地端硬盘的访问速度,约是 1Gbps。也就是当网络速度达到 1Gbps 的时候,就使用者的体验上,存取云端硬盘或本地端硬盘是感受不到差别的。
 
  模糊掉云端硬盘与本地端硬盘的体验差距,就是 5G 带来的一个质变。以下简称为「无感云端硬盘」。
 
  这有几个好处:
 
  本地端设备可以做的更轻薄省电,且可以储存等同无限量的数据
 
  100% 的资料,都到云端上了
 
  在实际应用场景上,产生的效应是:
 
  同一个使用者的不同的设备,不管手机或计算机等,都共享 100% 相同的数据。不像大部分人现在使用云端硬盘,多是把挑选过的部份内容放云端。当设备一多,挑选的准则没想好,就会产生数据乱丢,不同步的问题。
 
  再进一步可能性是,软件也不再需要安装。反正实时下载安装的速度,跟本地已安装好的一样快。
 
  又进一步的话,既然云端硬盘跟本地端硬盘一样快,那干脆把操作系统 (OS) 搬到云端吧!意思是说,不管你使用家里、图书馆、饭店等不同地方提供的计算机硬件,都是从云端下载同一份 OS 给你用,都可以得到一模一样的使用体验。
 
  不同的用户的数据,100% 都可以被相同的老大哥 (Google、Microsoft、Dropbox…)利用,老大哥拿到更多 Big Data,那就有更多潜在的 AI 应用可能出现。
 
  虽然有人会质疑,这样会不会有隐私权的问题,但如同现在大部分人的 email 都被Google看光光,大家却觉得很习惯。历史事实告诉我们,只要产生的利益够大,消费者并没有这么在乎隐私权。
 
  5G 带来的第二个质变是,本地端计算机不再是计算机,只要扮演影像拨放器的角色。以下简称为“全时云端计算”。
 
  意思是说,使用者手上的本地端计算机(广义的说,包含手机、计算机、智能电视等),并不需要负担计算的工作,而是把用户的操作讯号,传递给云端的超级计算机,云端再把计算过的画面传回给用户手上的计算机播出,因此本地端计算机可以做的非常阳春,只要负责显示跟输入就好,减少成本跟体积,却有高级计算机/手机的效能体验。
 
  类似的应用十几年前就有了,但一直都未到普及的地步,像是 windows 的「远程桌面」,目前还是专业的工程师用在专业用途。「云端游戏」则是一个热门的领域,早在 2010 年就有 OnLive 提供这样的服务,之后包括 Yahoo、Sony、NVIDIA,以及 Google 即将推出的 Stadia,都想抢食这块大饼但也还没有人成功。
 
  以「全时云端计算」来说,4G 网速已经能够提供很好的体验。(来源:物联之家网)但 5G 可以确保,即使之后更多人使用这些新应用,也不会有塞车问题,提高市场机会,让厂商更有动机去投入更多资源推动,更有机会形成一个普及的生态系。
 
  最后来到结论:
 
  5G 不会带来什么立即性的突破,而是成为稳定性差一点的定点网络。使用在户外定点的场景会更合理,包括户外定点办活动、户外监控摄影机等。
 
  5G 在未来两、三年之内的影响,主要是让现在技术已经成熟、但市场还不成熟的产品,更有机会成功,包括无感云端硬盘、全时云端计算等。
 
  更长远来说,未来的 AR 眼镜或智能眼镜,结合 5G 以及 AI,将会有媲美当年智能手机的革命性突破。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