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正文

智慧医疗为什么前景这么被看好

2019-08-08 15:25:31  来源:电子发烧友网

摘要:5G移动网络的出现为医疗健康行业提供了一张安全可靠、超低时延的移动基础网络,为智慧医疗注入了新的动能,医疗健康行业是5G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5G与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充分整合运用,5G医疗健康在实现过程中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及其影响力,5G技术在智慧医疗行业将大有可为。
关键词: 智慧医疗为
  5G移动网络的出现为医疗健康行业提供了一张安全可靠、超低时延的移动基础网络,为智慧医疗注入了新的动能,医疗健康行业是5G技术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5G与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前沿技术的充分整合运用,5G医疗健康在实现过程中呈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及其影响力,5G技术在智慧医疗行业将大有可为。
 
  5G医疗健康这一概念兴起时间并不长,其发展仍处于初始的摸索阶段,但5G医疗健康的前期探索已经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果,实现了AI辅助诊断、智慧院区管理、移动医护、远程监护、远程示教、应急救援、远程手术、远程超声、远程会诊等众多场景的广泛应用,未来还需要在5G医疗健康的系统设计、顶层架构及落地模式等不断完善。
 
  5G智慧医疗健康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国内大型医院已完成初步应用
 
  2019中国5G智慧医疗健康发展大会发布的《5G智慧医疗健康白皮书(2019年)》显示,5G医疗健康是指以第五代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医疗设备及人力资源,在病患监护、疾病诊断和疾病治疗等领域提供移动化、信息化和远程化等医疗服务,发挥出大医院医疗技术的最大优势范围。5G网络技术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可以创新智慧医疗业务,促进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医院的就诊效率和诊断水平,节省医院的运营成本,协助推进医疗资源稀缺地区的精准扶贫,缓解患者看病难等问题。如图1为5G医疗健康的框架。
 
  当前,国内一些大型医院和医疗机构已经在5G的应用上初具规模。如华西医院及其附二院为代表的领头医院,它们已经在VR病房探视、健康管理、医疗监管、应急救援、互联网医疗、远程医疗等方面开展5G技术智慧医疗的初步应用与创新研究,一方面是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效率,最大程度的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缩短就医流程,另一方面可以将医疗方面的数据进一步整合,产生新的移动医疗应用服务。
 
  智慧医疗助力传统服务转型,未来建设将得益于5G的发展
 
  2008年,IBM提出将物联网技术充分应用到医疗领域,建立以病患为中心的服务和信息管理新体系,旨在提升健康水平、降低医疗开销及提高医疗护理效率,并首次提出“智慧医疗的概念”。随着互联网和医疗行业的飞速发展,智慧医院的概念已应用到诊断科学、临床创新、共享协作、医疗信息互联。
 
  智慧医院的应用是基于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以病患为中心将医护人员、医疗设备及医疗机构连接起来,形成医疗信息沟通的信息化系统平台,通过丰富的智能医疗器械、智能医疗应用、智能医疗平台等,实现在支付、诊断、治疗及卫生管理等各个环节的高度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和移动化,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解决居民看病难、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
 
  未来智慧医疗的建设将得益于5GGbps的速率、5ms-30ms的低时延和移动性、大数据分析的平台能力等,让人们享受便利及时的医疗服务同时,满足未来医疗的新需求,如智慧导诊、智慧病房、智慧手术室、远程门诊、远程急救等。充分利用5GMEC的MEC能力,提供低时延、实时计算的医疗边缘云服务。
 
  5G医疗健康备受资本关注,智慧医疗大有可为
 
  2019年被称为5G医疗健康产业商业化的元年,资本市场对于5G医疗的投资充满热情,据火石创造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智慧医疗市场规模已经超过800亿元。单在6月份,我国智慧医疗领域便有11个融资项目,其中7个项目已经披露融资金额,合计融资金额为10.19亿元。
 
  今年,5G在医疗领域开创了多个第一次。如2019年3月,中国移动、北京解放军总医院和三亚解放军总医院联合操作完成第一次5G开颅手术;同月,中国移动、郑大一附院、华为、诺基亚联合推出第一个5G智慧医疗实验网;2019年4月浙大二院首次推出第一台5G急救车。除了开创多个第一次,我国医院对于5G智慧医疗的应用重视空前。2019年上半年,我国已有37家医院与三大网络运营商达成合作,共同探索5G技术在智慧医疗领域的应用。
 
  结语
 
  5G技术是社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智慧医疗万物互联的根本条件。5G智慧医疗的推广应用可以缓解我国医疗在资源配置中的矛盾,加快医疗升级。未来,网络运营商和医疗设备制造商将在智慧医疗领域建立更多的合作,将有更多的智慧医疗项目落地开花。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angjl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