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推荐 > 正文

北大开通网上用印审批 抗疫情科研用印更便捷

2020-02-18 10:34:16  来源:北京大学计算中心

摘要:2月14日,经过紧张的设计开发,“北京大学网上用印审批系统”在门户办事大厅正式启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率先开通科研用印的线上申请和审批,通过“零接触”式网上审批服务,极大地简化了科研用印的申请和审批手续,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的建设目标,对于疫情期间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人员聚集、保障科研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关键词: 北大 抗疫 科研
  2月14日,经过紧张的设计开发,“北京大学网上用印审批系统”在门户办事大厅正式启用。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率先开通科研用印的线上申请和审批,通过“零接触”式网上审批服务,极大地简化了科研用印的申请和审批手续,实现了“最多跑一次”的建设目标,对于疫情期间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人员聚集、保障科研工作安全有序进行具有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科研用印在学校用印工作中占有很大比例,需求贯穿科研管理整个生命周期。从项目的招标投标、协定协议、任务书、立项论证,到科研结题、成果报奖、项目推广应用等各个环节,科研人员往往需要抱着材料在本单位、科研管理、法律咨询、印章管理等部门来回奔波,反复审批,十分不便。开通网上用印审批后,申请人仅需在校内门户网上办事大厅的“用印审批”中提交申请,系统会按预定流程自动将相关材料提交到各个审批部门,审批进度与办理情况在系统中清晰可查、一目了然。审批手续一旦完成,系统即刻就会以短信和微信方式通知申请人前往学校督查室办理用印,不仅极大方便了师生科研办事,为研究人员节省了大量宝贵时间,更为全校范围的用印审批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是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又一突出成果。
 
  \
网上办事大厅中用印审批系统入口
\
科研用印申请及审批流程
 
  北京大学高度重视通过信息化解决师生关切的民生问题,推进学校各项事业快速发展。校党委书记邱水平在2019年寒假战略研讨会上明确提出“加强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为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让大家‘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跑’”。疫情爆发以来,保障教学科研工作的连续、有序和安全开展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网上用印审批系统的紧急建设,是解难题、促发展、保障疫情时期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举措。2月5日,在学校两办和督查室的积极组织下,计算中心与科研部、社会科学部、科技开发部、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学部两办、医学部科研处以及法律事务办公室等多部门密切协作,率先启动了科研用印审批系统的建设工作。大家齐心协力,团结奋战,仅用10天时间,就完成了业务梳理、流程设计、程序开发、数据准备、联调测试等一系列工作,迅速在网上办事大厅推出了覆盖校本部、医学部的网上用印审批系统,及时保障了疫情期间科研工作的平稳开展。
 
  整个项目建设虽然全程通过网络远程组织协调,但项目组讨论的热烈程度丝毫不亚于面对面沟通交流。大家通过语音、视频、微信积极互动,甚至不分昼夜加班加点,随时消化解决各种问题,大家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精湛的业务、严谨的作风全力推进,迅速完成了流程梳理和系统搭建,并首次在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了校本部、医学部业务管理的统一融合,增进了两校区间的深度协作和规范化管理。
 
  当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北京大学的远程访问、线上办理、视频会议等多项在线服务受到广大师生广泛关注,使用人数激增,服务需求也更加趋于多样化、个性化,这对于学校进一步提升现代化水平,全面强化网上服务能力建设,创新行政管理模式,构建系统化、智慧化的治理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面对这一情况,计算中心积极应对,借助学生疫情每日填报系统、在线电子成绩单上线等一系列针对性的信息化举措,助力北京大学有效实现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方位支持疫情防控。这些措施的背后不仅体现出信息化对于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的重要支撑作用,同时也展示了北大信息化队伍关键时刻勇于担当、能打硬仗的风采以及高超先进的技术水平。
 
  自2019年6月网上办事大厅启用以来,干部离京请假、微信公众号申请等20余项线上审批业务已经有效改善学校办公办事能力,计算中心将与学校各部门紧密协作,加速推出更多审批事项“网上办、掌上办”,进一步便利师生办事,减少人员聚集,同时努力探索提供包括线上申报、在线预约、即时结算等在内的多项“一站式”管理服务,辅助应对疫情挑战,不断改善师生体验,以更多信息化举措助力防控战“疫”。长远来看,智慧管理的深入探索运用也将在战胜疫情之后为北大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治理能力方面提供有益理念和思路依据。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baiyl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