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访谈 > 正文

专访阿里云技术战略总监陈绪:45 岁开源老兵“中年花开”阿里云

2020-01-13 15:35:31  来源:CSDN

摘要:1974年,陈绪出生于湖北省洪湖市的一个医生家庭。
关键词: 开源,阿里云
采访陈绪是在一个周六的上午,10:00整,笔者拨通了他的电话。
今年45岁的陈绪,属虎,他的微信头像就是一只老虎。平时聊天喜欢用微笑表情,温暖大叔的形象,在微信对话框中呼之欲出。
 
出生医药世家,长大后志在计算机
1974年,陈绪出生于湖北省洪湖市的一个医生家庭。
洪湖,就是歌曲《洪湖水浪打浪》中的洪湖。那句歌词“洪湖水呀浪呀嘛浪打浪啊”,曾让一代又一代人领略到湖北民歌的风情。
不过,在北京求学和生活多年的陈绪,早已听不出湖北乡音。
小时候,陈绪一直生活在医院,父母都是医生,爷爷和外公也是医生。这也让他立定心志,希望自己人生可以和祖辈有些不同。
上大学之前,有次父母去北京旅游,这次旅游,坚定了父母让陈绪考到北京的想法。
整个高中,陈绪忙于学习,不同于很多技术大牛,在少年时都曾和电脑有过亲密接触,他在上大学前,只摸过几次老式的苹果电脑。
高中的勤勉,让陈绪考上了北京科技大学。选专业时,陈绪听从父母的安排,选择了外语系科技英语专业。
本科毕业后,一个意外的机会,让陈绪转学计算机。
1994年,中科院院士、中国计算机界的元老高庆狮院士,要发展自然语言理解的新方向。
巧的是,他正好被保送读研,于是就跟随高院士学计算机,其后又顺利保送读博。
高院士是福建省漳州市第一位中科院院士,对于恩师的耿直,陈绪至今记忆深刻。
1994年,就有人出数万元请高院士讲一次课,但是高院士始终不为所动。
读博结束,陈绪踏入社会工作,第一份工作是在Sun中国工程研究院做程序员。
做了将近两年半,一家叫泰宇科技的公司,把陈绪挖走。
在泰宇科技工作的两年半期间,他曾在位于北京上地的科实大厦工作,2003年的科实大厦锃亮崭新,陈绪正是第一批在其中办公的人员之一。
后来,经友人戴志康(康盛创想创始人、人称“四大80后创业者”之一)推荐,他进入英特尔。

英特尔十一载,开源可能是自己一辈子的方向
回头看当时本科选了英语,似乎只是学了个工具,但这是老天埋的一个梗,如果没有本科学英语,可能就不会在英特尔工作11年之久。
进入英特尔的契机,是2007年英特尔在北京建立一个名为开源技术中心的组织。
从1995年开始,陈绪就开始接触开源产业中大量的标志人物和领军人物。那时,他觉得开源可能是自己一辈子的方向。
在英特尔十一年多,用陈绪的话说,最后做到“受到广泛尊重”。
挥别英特尔时,他是以云计算战略总监的身份离开的。
事情要从2018年4月1日说起,那天,他像往常一样,帮朋友发了一个阿里云的招聘信息。
结果很多人都以为他离职去阿里云了,甚至有人开始恭喜他。
愚人节的这个朋友圈,让陈绪陷入沉思。
是新的浪潮开始了吗?
他不想年老时回忆往事给自己留遗憾,于是决定辞职去面试阿里云。
这场面试,是他人生中第三次面试,第一次是刚毕业时去Sun中国工程研究院,第二次是去英特尔。
这个决定,对陈绪的亲人同事圈来讲,不啻于一场小小地震。
英特尔领导苦劝多次,可他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面对妻子孩子,他则努力赢得支持。
2018年7月,陈绪独自来到杭州,妻子孩子则留在北京,“双城记”生活就此展开。

在阿里的欢乐与“烦恼”
来阿里之后,他欢乐并“烦恼”着。
欢乐的是,很多阿里云的人都认识他;烦恼的是,身边的同事都很年轻,这让他怀疑自己是不是来迟了。
甚至有人也惋惜道:“你到阿里云来,至少晚了五年!”
虽然抓趋势抓得有点晚,好在迟到总比不做强......
现在,他到阿里云刚好一年,目前他在基础产品事业部担任技术战略负责人,工作内容颇为广泛。
用一句话来描述他的核心职责,就是从战略规划的角度,确保飞天系统的技术研发从效率、稳定性、安全性、前瞻性等角度持续保持世界第一梯队的水准。
同时,陈绪的团队也会作为云计算的布道师,结合云技术和产品的演进趋势,在产业树立“云即未来”的心智,通过阿里云智能的最佳实践,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升级。

业余爱好是读历史书
业余的陈绪,喜欢读书和交流。他喜欢读《资治通鉴》,并认为只有基于足够的信息,才能做出相对公正或合理的判断。
喜欢交流的他,颇有知心大叔的感觉,年轻的同事们遇到工作抉择问题,都会来请教陈绪。
如果说第一代程序员鲍岳桥,当年从杭州北上北京创业,是90年代的潮流的话;陈绪从北京南下杭州求职,则是当下的潮流。
2018年,杭州是全国流入人口最多的城市。潮流代表着趋势,而陈绪正是勇敢抓住趋势的弄潮儿之一。熟读《资治通鉴》的陈绪,带着老祖宗的智慧,开启着识时务的云之路......
总而言之,这位湖北汉子,人到中年调转舵头的勇气,实属难得。
 
附采访实录:
CSDN:离开英特尔时面对挽留,您作何感想?
陈绪:英特尔留过我很多轮,不过看到我去意已决、就只好做罢。离开也很不舍,因为和同事相处十几年,关系都很好。
而且,我去读清华大学EMBA,就是英特尔拿出部分学费送我去的。但是,从我个人角度出发,云浪潮已来,不抓住的话,恐怕对我会是一个遗憾。
CSDN:很多人认识您,更多是因为开源,什么原因接触到开源?
陈绪:最开始接触到的其实是Red Hat发行版。我们要装操作系统,那装哪种呢?我了解到Linux是比较先进的。因为当时其他的操作系统,在网络连接方面都没有特别关注,而Linux操作系统内置了网络连接功能。
尽管安装起来有各种各样的硬件适配性困难,但我还是坚决地装上了这个系统。对Red Hat系统的使用,让我第一次进入了开源这个领域。这是1994年的事情,之后,我就觉得这个方向可能是我一辈子的方向。
CSDN:您认为阿里云还有哪些待提升的?
陈绪:一方面,阿里云的规模还可以更大。目前,阿里云物理机数量超过百万台,至少可以看到十倍的增长空间,才可以继续保持阿里云的领先地位。
另一方面,则是阿里云应该形成更强的生态,目前,阿里云的合作伙伴虽然超过8000家,但是合作的高度和深度还可以进一步增强。
CSDN:曾经您作为开源云的主要推手,如今去阿里云工作,在这衔接中,您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陈绪:之前在英特尔,我负责中国云计算的战略工作。当时云计算主要有AWS、Azure和阿里云等几家。有些没有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想上云,必须借助公共云平台。
当时,我做的很多工作,就是上下游公司整合在一起。而英特尔因为是做CPU硬件的一个底层公共平台,所以帮助其他公司来共同打造系统的事情比较多。
CSDN:您如何看待上云趋势?
陈绪:2006年就有上云的启蒙。到今天,趋势已经非常明显。从全世界而言,美国是以公共云为主,主要是为大众提供基础设施。中国公共云发展态势也非常喜人,增长非常迅猛。
对于上云趋势,其实没有太多争议。以前我们讨论上不上,现在讨论什么时候上、怎么上。也有一部分人在观望,他们在等别人上好之后再上,所以上云趋势不是一个上不上的问题,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CSDN:但是您在做开源的时候,更像一个不拿收入的义工,您是怎么坚持下来的?
陈绪:人生最快乐的事之一,无非是把工作和兴趣结合起来。从我正式进入英特尔到现在,从未感到工作是痛苦的。
在加入英特尔之后,我大部分工作就是把开源项目汇报给领导。那时我一直在开源社区活动,不仅从公司本身出发,也从社区成长和社区开发者的职业生涯出发,结合各方面的生态,从而让产业健康发展。对我来说,因为做开源结识了很多朋友,对之后个人发展还是很有帮助的。
CSDN:今年是CSDN二十周年,聊聊和CSDN的渊源吧?
陈绪:我和蒋涛总是老朋友了,他不仅是CSDN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开源业界的深度参与者和资深领袖。我从1994年开始学习编程,后来一直在购买《程序员》杂志,也一直关注CSDN的发展,后来在杂志上发过不少文章。直接开始与蒋涛总的个人交流可以追述到2007年,CSDN的几个办公室,包括福码大厦、酒仙桥等,我也都拜访过。从2008年,我就试图推动英特尔对CSDN的投资,后来很高兴看到另外一个部门完成了这笔投资。
我一直坚信蒋涛总会成功,因为他的个人社区领袖气质和对IT产业的洞察力,是绝无仅有的吧。祝福CSDN越走越好,继续引领中国的程序员社区发展潮流。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liuka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