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这个词近年来频繁出现于各大媒体报端,不管身居哪个行业,几乎都会有所耳闻,但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人却是不多。在我们LED显示屏企业,对智慧城市建设的关注度,也不算高,只有少数几家显示屏将之视为发展的契机,并进行了相应的布局。
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率先搭上“智慧城市”这艘大船的显示屏企业,已初步尝到了一些“甜头”。假如LED显示屏企业继续袖手旁观,那无疑将会错过这个巨大的市场。而LED显示屏企业若想顺利乘上“智慧城市”这艘巨轮,深入地了解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现状及未来趋势则势在必行。
本文从智慧城市的“起源”,囊括的内容及企业参与的情况等方面,全面对智慧城市做了一番梳理,以增进行业同仁加深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的了解,希望能够对LED显示屏企业带来一些裨益。
智慧城市概念的起源
要弄明白智慧城市,首先就得弄明白什么是“智慧城市”。现在我们常说的智慧城市,也就是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从而对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等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其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能化”管理和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创造美好的未来。
从智慧城市概念的诞生看,它并非我们首创。2008年11月IBM率先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2009年1月,美国奥巴马总统公开肯定了 IBM“智慧地球”思路,于当年8月,IBM又发布了《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从而正式揭开 IBM“智慧地球”中国战略的序幕。
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IBM的“智慧地球”发展之路,经历了从被质疑到相当程度被接受的历程。如今,从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布局看,IBM“智慧地球”战略已经得到了各国的普遍认可。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被公认为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而与“智慧地球”密切相关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更成为科技发达国家制定本国发展战略的重点。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等纷纷推出了本国的物联网、云计算相关发展战略。
在IBM《智慧地球赢在中国》计划书中,IBM为中国量身打造了六大智慧解决方案:“智慧电力”、“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供应链”和“智慧银行”。 2009年以来,IBM的这些智慧解决方案,已经陆续在我国各个层面得以推进。据不完全统计,仅智慧城市一项,我国就有数百个城市正在或即将与IBM开展合作。
我国智慧城市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发展物联网、云计算热潮的不断升温,智慧城市建设呈现出一片火热的迹象。智慧城市的建设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响应,并主导实施。目前我国已正建立跨部门的智慧城市协调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制定智慧城市的能力和成效评价体系,以加强智慧城市的指导和监督,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实效须经国家认可。
2013年1月2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2014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土部、住建部、交通部等八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进行了全面部署,意见表明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2015年4月7日,我国住建部和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公布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试点名单的通知》,确定北京市门头沟区等84个城市(区、县、镇)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新增试点,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等13个城市(区、县)为扩大范围试点,航天恒星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承建的41个项目为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度专项试点。
截至2015年底,我国智慧城市已经达到386个,其中省级和副省级智慧城市建设比例达到100%,地级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74%,县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比例达到32%。而且,在已增设的智慧城市试点中,西北五省份地级以上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数量同比增长最快,达到了44%,东北三个省份县级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数量同比增长最快,达到了63%。
目前,四个直辖市均已开始建设智慧城市,浙江、江西、陕西、四川、河南等五省地级及以上城市智慧城市建设数量位居前列。
现在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成为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转型、改变发展模式和做创新型国家的最重要的战略之一,也是扩大国民经济内需的最重要的拉动力量。
在投资规模上,我国各地政府均出台了相应规划,总计划投资规模超过万亿元。而从实际效果看,当前智慧城市在城市交通、医疗、政务管理等领域取得了广泛成果。据此推算,住建部制定的“十三五”规划对智慧城市的投资总规模将逾5000亿元。
在政策大力支持下,智慧城市需求规模将大幅增长。预计到2022年,我国智慧城市需求总体规模将超过30000亿元,达到32402亿元,潜力巨大。
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到智慧城市建设的序列之中,智慧城市的建设近两年也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从智慧城市发展的总体设计规划,企业的参与情况到面临的各种问题等,呈出现以下几种明显的趋势。
1、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入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其中涉及多个层面,需要生态系统中的各类厂商共同合作,通过建设模式的创新促进生态系统的衍变才能完成。当下物联网、无线通信、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正在以超过以往任何时代的力度、深度、广度改变着人们的认知,特别是全球信息技术呈现加速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信息资源也日益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智慧城市正是在充分整合、挖掘、利用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基础上,汇聚人类的智慧,赋予物以智能,从而实现对城市各领域的精确化管理,实现对城市资源的集约化利用。互联网企业在信息资源,大数据方面正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企业纷纷以行业应用和云计算为切入点,通过开放的合作模式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
眼下智慧城市的建设正在从单纯提供解决方案式的项目建设向提供附加值更高的后期运营转型,而这种转变恰恰开始于手握用户和流量的互联网企业进场之时。
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智慧城市IT投资规模达2,060亿元,较2013年同期增长17.0%;2015年,我国智慧城市IT投资规模达2,480亿元,较2014年同期增长20.4%。2016年我国智慧城市IT投资规模达到2746亿元,预计至2020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17.43%。
2016年,我国正式发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利化、社会治理精细化为重点,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建设一批新型示范性智慧城市。”乘着政策的“快车”,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加入到智慧城市的建设队伍中来。
2、智慧城市建设运作方式发生改变
我国智慧城市的建设,从开始的规划,建立试点,一开始都由政府独立完成。但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若既抓管理又管运营,极易导致城市发展财政不足、可持续发展能力低下、管理效率滞后等诸多问题。
在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偏紧以及粗放式智慧城建无法落地的大背景下,政企合作模式正逐渐兴起并带动企业参与政府资源与数据运营的智慧城市发展新阶段。借助民间资本的力量,通过将市场机制和经营理念引入城市管理,既可拓展城市管理的综合资源,又能提升城市管理的能力和质量。
2016年政府在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等公共产品建设,和产业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等信息繁荣发展两个方面采用了不同的投资建设模式和政企协同模式。事实证明,政企协同比政府投资为主的方式更有利于智慧城市建设实施。
3、智慧社区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主要着力点
随着智慧城市的推广以及新一代技术的普及,智慧社区的项目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发展。2016年智慧社区将成为企业业务落地的承载点,智慧社区行业实现快速拓展。
“智慧社区”作为智慧城市的重要入口,是离市民最近的智慧城市应用。随着“信息惠民”的逐步落实,一些城市对智慧社区提出了“惠民、慧治、汇生活”口号,说明只有让居民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便利生活和服务,这些智慧的手段才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过去不少智慧社区示范区建设投入巨大,难以推广复制,面对潜力无限的智慧社区,发展模式依然有待探索,但需避免过度信息化。
4、信息安全成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重点
随着云技术的逐步成熟,各地的智慧城市数据中心建设均加入了云计算的概念,通过数据中心的云化建设,更大化地提升数据中心海量数据的支撑能力。而随着政企合作模式在全国范围的推广应用,更带动了政府大数据资源的共享和利用。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大数据分析有助于城市运行体征的监测,助推城市管理和服务优化。但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保证信息安全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
信息安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城市运行数据的安全存储、容灾和恢复能力,也是确保城市可持续运行的能力;二是强化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采取前瞻性的防止数据入侵等安全防范措施;三是建立个人隐私保护公约,提升个人隐私保护的法律和道德约束意识。
而要解决信息安全问题,首先要提高全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其次要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立法;三要建立全方位的安全防御体系,先要对信息系统进行严格的安全域划分,对不同的安全域实施不同的安全策略,对智慧城市应用实施多级安全防护,实现智慧城市信息系统的深度防御;四要加强城市信息安全监管。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ul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