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医疗、政务…高交会分享“AI+智慧城市”的最新玩法
商业、医疗、政务…高交会分享“AI+智慧城市”的最新玩法
2018-11-16 17:16:56 来源:亿欧网抢沙发
2018-11-16 17:16:56 来源:亿欧网
摘要:11月15日下午,“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分论坛在深圳举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杜平、挪威创新署高级商务官员高鹏、华为EBG中国智慧城市总工姚健奎、商汤科技副总裁柳钢、文思海辉战略发展部副总裁李森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申恒涛分享了他们对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的感悟。
关键词:
商业、医疗、政务
AI+智慧城市
11月15日下午,“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分论坛在深圳举行。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杜平、挪威创新署高级商务官员高鹏、华为EBG中国智慧城市总工姚健奎、商汤科技副总裁柳钢、文思海辉战略发展部副总裁李森与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科学家申恒涛分享了他们对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的感悟。
人工智能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是人工智能的基础,双十一飞速的快递、人工智能摄像头下交通的畅通……这背后都是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的结合,人工智能技术为人们生活的便利添砖加瓦。大会主要探讨了各企业人工智能的最新技术的应用创景,并关注他们的商业化和可持续化。
便民服务数据指导政务提高效率
政务的整合与流程完善是引用场景之一。“政府在全国推进的一网一窗一个平台,这就是政府率先在应用人工智能,打通政府的外网和互联网之间的关系。”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长杜平在大会上分享到。
高交会“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分论坛
杜平还表示,通过提供便民、惠民的服务积累大量的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包括人工智能的加工,最后形成不同的应用场景,再反过来指导政府的部门上水平,提高效率。
华为也打造出在上海正实践中的“政务智能体”。通过语音识别和智能问答引擎、刷脸等人工智能技术,让系统西东识别出不同的政务办理,替代了90%以上的身份认证重复性工作。此外,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建立面向服务过程当中的自然人和法人的电子画像,使政务智能体能根据人民不同需求,推送主动服务,实现随身办理85%的一些高频次政务。
“华为要打造出面向不同场景一系列所谓行业城市智能体,通过这些城市智能体反向对原有的行业做智能化的改造,产生新的智能。”华为EBG中国智慧城市总工姚健奎在大会上分享到。
“‘互联网+方式’发动了广大人民群众把我们城市关注的问题发现出来报告给我们政府相关的部门。”商汤科技智能视觉产品总经理饶学贵表示。商汤科技希望利用人工智能的方式,通过提高对视频数据的获取和解读能力,以提高城市管理运营的水平。“我们可以建立城市级的机器视觉系统,真正利用丰富的视频资源,对城市方方面面做深度的了解和解读。”饶学贵称。让城市市民、城市一线管理人员和城市管理运营者,都有获得感。
城市级数据助力多样化落地场景
“我们认为城市级的数据隐含了大量的信息,最终能够帮助智慧城市一个终极阶段为城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和有效的手段。” 中兴通讯安防产品总经理丁坤称。他认为,人工智能为视频识别带来了视觉语义上的革命,并让识别准确度更高了。
丁坤表示,智慧城市视频数据应用场景十分多样。从行业来分,在医疗行业可以分析药物,做病理检测;在国防安全和自动驾驶等领域也会有很重要的应用;在交通领域,通过对视频或者图片上人脸的分析追踪,可以分析出城市交通管理策略。
商汤科技智能视觉产品总经理饶学贵亦表示,智能视频和视觉可以用在自动驾驶和手机的美图app上。
文思海辉战略发展部副总裁李森则关注用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用技术赋能,解决行业问题。“从前端销售到终端的生产,最后到售后,技术能用来解决问题的,帮助我们提升我的这种运行效率和体验,最后是创新的效率。”李森说。
高交会“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分论坛
地平线有限公司和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则分享了对人工智能技术下一步发展的理解。 地平线智慧城市事业部总经理刘俊华称:“我们认为AI处理器才是产业变革发展的核心,我们以AICPU,AI处理作为核心,一圈一圈扩大,最后包括整个生态,来做嵌入式人工智能一个技术的引导者。”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成都考拉悠然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申恒涛则表示:“基于机器深度学习突破性的进展,第三次AI热潮即将出现。下一波是人类脑还是量子我们不知道,但它一定是在创新的基础上的。”
此外,挪威创新署高级商务官员高鹏关注了下一步可持续发展城市。他认为在这方面,深圳有很强的后发优势。不像大部分西方国家已经达到85-95%的城市发达率,城市化过程已无多少发展空间。中国仍有非常大的潜力,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保持可持续发展。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