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教育 > 正文

谈人工智能颠覆教育?为时尚早!

2016-11-11 10:33:43  来源:亿欧网

摘要:谈人工智能完全颠覆传统教育为时尚早,且有些不现实。寻求如何与人工智能更好地结合,利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才是目前教育行业利用人工智能的正确之道。人类拥有灵魂,人类的情感、细微变化还需要人类来捕捉。
关键词: 人工智能
\

  科技就是要更好地服务于人类,为什么一定要说颠覆?

  1956年,闵斯基与麦卡锡、香农等人在美国Dartmouth会议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60年来,人工智能受过关注也有过沉寂期。直到2016年3月围棋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击败李世石,人类的这次失败瞬时间把人工智能推向了风口浪尖。

  各种为人类未来担忧的声音也接踵而至:

  超级智能系统在未来的几十年内会强大到足以变成一个忧患。——比尔盖茨

  如果让我猜人类最大生存威胁,我认为可能是人工智能。因此我们需要对人工智能保持万分警惕,研究人工智能如同在召唤恶魔。——埃隆·马斯克

  人工智能将很快表现出黑暗的一面。随之而来的世界将“充满经济奇迹和技术繁荣,但没有人能从中受益”。这就像是“没有孩子的迪士尼乐园”。——尼克·博斯特罗姆


  同时也有一些持相反态度的人,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专家杰瑞·卡普兰认为“AlphaGo打败了李世石只能说明我们在人工智能领域有了一个突破。在1997年,IBM的深蓝计算机打败了当时世界第一的国际象棋棋手加里·卡斯帕罗夫,那时人们也有过类似的反应。人们说:‘我的天呐,机器要统治人类了。’但现在20年过去了,我们知道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上海机器人学会理事长钱晋武也曾预测200年内不可能做出跟人一样的机器人,机器人全面超越人类,在可预见的将来几乎不可能。

  一味悲观的言论会搞得人心惶惶,过于乐观的言论也容易让人懈怠没有危机感,人们总是惯于在一个新事物出现的时候过于追捧或是过于抵制,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幸好还有相对中肯的观点,路易斯维尔大学计算机科学家RomanYampolskiy认为人工智能最坏的结果是它们可以为所欲为,但是人类也并不会坐以待毙,在AI发展的过程中,应该预想各种最坏的打算,并做出合理的防御机制。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崇尚中庸,即天性与人性合一,科技与人是可以互相融合的,不一定非要谈颠覆,有了科技的手段,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不为科技所控制,如何善用人工智能,更好地为人类、为行业服务。

        人工智能+教育

  说到这,可能有人还不了解人工智能到底是什么。目前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大多使用十分专业化的术语,解释了半天更让人云里雾里,不如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人工智能就是利用人类的智慧仿造人类自身,创造让人类自身不论是从外表、思想还是语音上都不能分辨是人类还是人造物体的智能体,如机器人等。

  人工智能概念出现后,它和行业的结合十分受关注,其中教育算是人工智能应用较广泛的领域,因此也出现了不少人工智能会颠覆传统教育的声音。结局还未上演,远不能证明这种说法的正误,所以与其说是颠覆,不如说是人工智能可以对传统教育进行有益补充和优化,或是成为在线教育的突破口和未来更为恰当。

  人工智能目前在教育行业有哪些应用呢?

  教育机器人

  除了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之外,教育机器人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领域,《2016全球教育机器人发展白皮书》预测未来5年(2016-2021年)全球教育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达111亿美元。目前做教育机器人的典型的企业有智童时刻,旗下产品KeeKo机器人主打儿童教育,儿童可通过卡片、触摸、语音,外设等方式,对机器人进行可视化编程,从而训练孩子的逻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北京萝卜科技也是一家主打儿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科技公司,产品有小萝卜机器人,将互联网、儿童教育、智能机器人三者深度结合,为儿童打造一个超级伙伴机器人。但这类企业都还停留在早期融资阶段,还没有大量资本进入。人工智能的技术目前只是有所进展,仍然不够成熟,导致产品售价不低,且看不到解决实际痛点的标杆产品,用户购买意愿不足。我们看到的很多人工智能只是应用在儿童教育领域,这些公司核心普遍在于技术,不能兼顾生产优质的教育内容,如何将机器人的娱乐性和教育性良好地平衡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否则教育机器人极易沦为使用期不长久的儿童玩具。

  智能辅导系统(ITS)

  国内教育在这方面有试水者,但还未了解到有何成熟的产品。2014年4月,学大教育发布了手机App——e学大,是一个基于O2O的智能辅导平台,可以把线上的辅导平台和线下的辅导体系结合在一起。其核心是利用ASPG技术,即评测、自学、定位、辅导,实现学习数据的追踪和沉淀,但随后几个月时间便无疾而终。“老师们认为e学大当时并没有办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反而因为e学大的出现使得工作内容变得更多了。面对新事物,团队里面年纪较长的老教师学不会,电子产品还玩不溜,还要进行这么复杂的操作。我还是认为教学需要落到人与人之间去,教学是个性化的,不是一个系统能解决的。”有较年长的使用者曾这样表示。智能辅导系统不是完全自动化的,一定程度上还是需要老师、学生的人工干预,对于不太精通电子化产品的老师们来说,自如操控还是需要一定时间,这方面来讲,智能辅导系统在各年龄层老师中的普及还需要时日。

  VR/AR

  业界流传着“2016是虚拟现实元年”的说法。趁着风口,科技教育企业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教育领域,VR/AR教育也已经从概念开始走向落地。例如小熊尼奥是一家利用AR技术开发幼儿交互式教育产品的初创公司,今年10月完成B轮融资的同时也发布了新的硬件产品,一款专门为3-16岁的学龄期儿童开发的AR握持式圆屏电脑。VR/AR的出现无疑给在线教育带来了更多的美好想象,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例如VR/AR很有可能会将学习者的注意力从学习的内容转移到这套神奇的设备本身。还有单就VR来说,对于绝大多数小学、初中和高中来说,其教学内容对于视觉效果要求并不高,目前的教学模式就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需求,VR教学显得不太必要。

  自适应学习

  自适应学习即与在线教育结合,给学生提供符合其节奏和需求的个性化的学习内容,主要是ToC。今年7月初,英语流利说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智能AI技术的自适应智能英语课堂——“懂你英语”,除了标准版的人机课程外,还提供外教直播课、真人答疑等服务。国内的从业者们也在探索本土化的自适应学习产品,包括猿题库、图索教育、乂学教育、淘题吧等。自适应学习是靠海量数据支撑的,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分析和大量的教材和习题,并且要有迅捷高效的测评机制。因此巨额的资金投入、深入的市场推广是必然的,这对于初创企业来说是个难题。

  由此可见,人工智能+教育的优势不容置疑,但目前基本上还处于一个正在尝试、不断摸索的阶段,创新与困难并存。

  中国教育研究院院长吕森林认为“未来人们只需要一个机器人或者一款智能头盔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学习”。但人类是需要社交的群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更是需要和同龄人的思想碰撞和交流。如果把教育仅限制在通过网络、科技就可以独自完成,缺少必要的面对面交流,作为学生真的愿意接受这样的状态吗?况且中国教育资源已经严重分配不均,人工智能全面覆盖到所有教育场景需要的时间依然会很长。

  所以谈人工智能完全颠覆传统教育为时尚早,且有些不现实。寻求如何与人工智能更好地结合,利用人工智能造福人类才是目前教育行业利用人工智能的正确之道。人类拥有灵魂,人类的情感、细微变化还需要人类来捕捉。老师们能全方位地与学生互动,带给学生机器替代不了的关怀。当然老师们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居安思危,寻求改变,可以实现价值不断提升。

  总之,通常一个新事物如果火得太快,就会沉寂一段时间。人工智能+教育一定会有发展空间,但不能因为人工智能的出现就随便否认传统教育存在的可能性和意义,“做教育一定要有敬畏之心,人脑是个黑匣子,涉及到的环节很多。所谓大数据、人工智能、算法,解决的都是知识结构问题,只是其中很小的一环。我们离教育本质差得还远,要保持敬畏谦卑的心态,不要随便谈颠覆。”好未来张邦鑫如是说。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