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让传统文化教育成为教育"这样的话题是因为本质上传统文化教育本来是一个教育的事情是一个教育的活动。但是现在有些不适当的做法,使它偏离了这样一个航向。今天的讲座主要从下面几方面来开展:一、"非教育化"的现状;二、解决问题的对策;三、学术界在做的工作。
一.传统文化教育非教育化的现状
现在对于传统文化有个几个不同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不同的学科,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它有不一样的划分。从教育教学的角度来说,传统文化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国学经典;二是文化常识;三是技能技艺。
所谓的文化常识小到一个概念,比如说为什么我们叫中国,为什么我们自称炎黄子孙,为什么我们的幅员称九州,大到一种制度,比如说家族制度、科举制度、历代的兵制官制等等,这都是属于文化常识的范畴。
技能技艺不难理解,比如说你会下围棋,我也会下围棋,但是我是个刚懂围棋规则的人,你是一个九段的高手,我们之间的距离是很大的,比如说书法,都能够写字,但是一个书法家,和一个刚能够写字的孩子之间的差异,也非常大,要通过长时间反复练习才能获得的技能,称之为技能技艺。小孩的游艺游戏,大人的技能技艺,我们把它统称为技艺。
国学不过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无论是国学教育还是传统文化教育,本质上来说它是一个教育的活动,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既然是一个教育的活动,是一个教育的问题,那么就必须按照教育的规律办事,必须遵守教育的逻辑。
传统文化教育中非教育化的问题,是指不遵从教育的基本逻辑,违背教育的基本规律。比如,不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孩子从童年开始,就读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四书五经,大力倡导幼儿阶段就开始读经,而且是狭义的儒家经典。自己研究《周易》,就让孩子读《周易》,自己研究《尚书》,就让孩子也读《尚书》,自己认为《论语》重要,就让幼儿园甚至襁褓中的孩子也学《论语》。如同一些批评者所说,自己认为牛排有营养,就让刚出生的婴儿也吃牛排。
把传统文化教育非教育化,这个做法之所以错,第一把教育的关键期绝对化;第二把有价值的学习内容绝对化;第三把背诵这种学习方式绝对化。
第一把教育的关键期绝对化
认为十三岁之前是吸收的年龄,是储存的最好时机,所以要多背诵,不管懂不懂,也不管是否有兴趣,而且越早越好,甚至要从胎教开始。提倡儿童读经的意义,正在于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这种典型的成人本位的教育观念,粗暴地侵略了儿童世界和儿童生活,以成人社会的价值观念来评判和规划儿童的生活,这实质上是不尊重儿童,把儿童期狭隘化和工具化,否定童年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把有价值的学习内容绝对化
认为有深度意义的教材,并不一定能培养出有深度的人才,但是不用有深度意义的教材,一定培养不出有深度的人才。不理解教育的内容是否有价值,怎样的内容是最有价值的教育,从来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一个人认为最好的内容,在另一个人那里可能一文不值;成人认为最有价值的内容,儿童完全有可能根本不买账。教育的内容与其强调要有深度、有价值,还不如首先要强调适切性,即要提供和学习对象认知能力相适应、有具有一定引领性和提升性的内容。
第三把背诵这种学习方式绝对化
我们不否认,记忆和背诵是被历史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中的记诵对知识的积累十分必要。说蒙学教育就是背诵教育,一定程度上也是事实;认为记忆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唯有趁现在死背多了,将来才能活用也没有错;主张儿童最擅长的就是记忆,而最不擅长的就是理解,儿童背诵经典,恰恰是对儿童这一特质的尊重,也似乎有道理;甚至说该死背的时候,就必须死背,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背诵,这样的观点也可以接受。但是,单纯地死记硬背而全然忽视理解,那就应验了批评者所说的食古不化,只是用古代的经典来占据儿童的大脑,堵塞儿童的想象力,湮没儿童的灵性。更重要的是,记忆和背诵要有适合记诵的材料。像四书五经之类,读起来尚且困难,是不适合背诵的。 从声音上说,和谐顺畅,读来上口,听来悦耳;从内容上说,或者连类而及,或者同类相比,或者义反相衬,给人的映象特别鲜明突出,容易联想,容易记忆,才是合适的背诵材料。
传统文化教育中这种非教育化,它的恶果也很明显,第一,背离了循序渐进的优良传统;第二,违背了儿童的认知规律;第三,会造成儿童对经典的畏惧和远离。
背离了循序渐进的优良传统
循序渐进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优秀传统,历代教育家把这个传统的意蕴和意义诠释得透亮,孔子强调"无欲速",认为"欲速则不达",《孟子》所谓的盈科而进,《学记》所说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都是强调读书要由易到难,学习要遵循既有的序列,不能越级而进,不要急于求成。循序渐进是传统教育中一个悠远而值得我们珍视的传统,甚至比经典本身还要早地产生,也如同经典本身一样值得我们珍视。
传统社会是读经的社会,但明智的人们也没有让孩子一开始就读经。学生的学习,分为蒙馆和经馆两个不同的时期。学习的内容更是众人皆知的蒙馆读蒙书,经馆学习经书;并把从事启蒙教育的老师被称为蒙师,教授儒家经典的老师则被称之为经师。可见,古人把启蒙教育和读经教育的界限分得很清楚,他们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总结出的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不要过早读经。
违背了儿童的认知规律
现代倡导读经的人士主张,要利用儿童期的记忆力,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无论这些东西与儿童的生活是否有关联,无论这些东西孩子是否理解,更不论这些东西儿童是否喜欢。他们要求儿童熟读背诵,并相信现在所学的内容,能为将来进入社会后所用;虽然与现实的生活没有关系,将来总有一天用得着。
儿童的生活和学习需要引导,需要家长和全社会去设计,而不能完全放任让毫无自主能力的儿童去选择。但那也是在尊重儿童天性前提下的引导和设计,绝不是扭曲孩子的天性强使就范。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尊重儿童,尊重儿童的兴趣和爱好,否则只会禁锢儿童的世界,戕害儿童的灵性,使儿童失去自身成长的根基。
作为中国人,当然要读民族的经典,了解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也只有通过国学经典的学习,才能使我们走进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亲近认同这个家园,特别是要有能力参与到这个家园的建设过程当中。也只有学习民族的经典,学习民族的历史文化,才能把生命的根须,扎根于传统文化的丰厚土壤,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所以要不遗余力地提倡学习经典,提倡学习传统文化。但应该要有足够的耐心,孩子有能力阅读之后再去阅读,耐心地等待蝉蛹化茧成蝶的那一刻。要保卫童心、保卫童趣、保卫童真、保卫童梦,就要反对过早读经。
会造成儿童对经典的畏惧和远离
经典中的很多内容,特别是古代的礼俗,是后来的人尤其是儿童难以理解的。尤其是这些经典的文字古奥,儿童认识和理解都有很大的困难。最令人头疼的是,它没有韵语,没有偶句,诘屈聱牙的语句,不谐唇吻,不符合儿童的阅读习惯,引不起儿童的阅读兴趣。
古人在经书之外,另为儿童编写了蒙书。通俗地说,蒙书就是为接受启蒙教育的孩子编写的教科书,它不是知识面窄小,而是表现形式浅近。它最大的特点是句子短小、形式整齐、押韵便读,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儿童喜闻乐道。
大家都知道王国维,但是王国维在很多场合说,对于《诗经》,我只懂得50%,很多经典的诗,我们成人都不了解,让一个孩子去读,孩子不是机器,不是容器,今天可以在家长的要求下背诵诘屈聱牙的四书,明天可以在教师的督促下背诵晦涩难懂的五经,但是大家想一想,一个有生命有感情的人,他不可能永远去读,他既不懂也不感兴趣的东西,除非他是一个录音机。
过早地读经,单纯的背诵,不仅会导致当下把经典没有学好,不能够入脑入心,最可怕的,会造成孩子对经典的恐惧和误会,在他们今后需要经典的时候,他们依然保持对经典的畏惧和距离,不到国学经典当中,去寻求启发和智慧,这才是最可怕的恶果
汤因比说"古典教育是无价的恩惠"。但不适当的做法,也会把结果引向灾难。对传统文化教育中非教育化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只有按教育的逻辑、原则和规律的指引,传统文化教育才能健康、持久和有效地开展。
问题之所以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功利的目的和狡猾的自私之外,还有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门全新的学科,它起点低,基础差。语文、数学、外语、历史等学科,都有近百年的积累,有相对成熟的做法,教什么、怎么教都有较为固定的模式,而传统文化则很少可供借鉴之处,可以说是一穷二白。
再就是无论是一些学校,还是不少地县市,都没有相关的教研人员,甚至没有最基本的师资,不具备开发这门课程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往往对为什么教、教什么和怎么样教没有明确和正确的认识。有些学校之所以开展传统文化教学,是出于"别人有、我也有"的攀比,而有些是出于"别人这么做、我也这么做"的跟风。
这些问题的解决,有人曾寄希望于实践的检验,时间的磨洗,认为经过大浪淘沙,人们一时看不明白的问题,终究会有水落石出之日,通过比较和鉴别,会逐渐过滤掉一些沉渣。然而,不仅一些倡导者、探索者面对严酷的现实依然坚执己见,不思更张,而且有众多的牟利者故意颠倒是非,把水搅浑。所以,20多年过去了,情形依然故我,问题还是得不到解决。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接受的依然是弊端昭彰的传统文化教育,而且这一问题依然还会持续下去……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ul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