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教育 > 正文

互联网改造教育行业,但这三件事在伤害行业长远发展

2017-11-20 10:00:02  来源:亿欧网

摘要:用销量来评价一门课程好不好?人人都可以是分销商制度;老师拿走50%以上收入。别奇怪,就是这三个看起来很创新,但其实是伤害教育行业长远发展的事情。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
  在线教育领域领军者、新媒体运营达人秋叶老师在《会是哪三件事情慢慢毁了知识付费学习市场?》中提到,“互联网能改造很多行业,但得尊重这个行业的规律,比如教育”。
 
  教育首先是基于人和人的服务业,不是制造业,服务业最大的麻烦是很难追求规模效应,服务规模越大,管理成本越高。但是很多人不懂,带着互联网思维杀进来,就会伤害这个行业的正常发展。比如说今天的在线学习,我认为有三个看起来很创新,但其实是伤害教育行业长远发展的事情。”
 
  用销量来评价一门课程好不好
 
  一门课程,很短时间内能卖了上万人,当然是好事,起码市场是成功的,很多人也羡慕。
 
  但是用很多人买了这门课来证明一门课好不好,并不是评估教育质量的方式。
 
  传统教育评估教学质量,有升学率,有就业率,有动手率,就是没有单比人数规模的。
 
  至于说老师专业水平很牛逼来证明教学水平高,这也不合理,这就好比大学不会用学校有多少院士来衡量自己的教学质量,那是科研水平。
 
  现在在线教育发展周期太短,产品口碑都在做,还没有足够的沉淀,所以大家搞不清如何判断哪门课好,哪个平台好,所以一切都是野蛮生长,好文案比好课程还重要。
 
  这显然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人人都可以是分销商制度
 
  教育行业需要解决招生问题,招生单靠机构自己力量肯定有不足,需要与渠道合作,不管这渠道是网络还是线下还是有本事的团队,这都没有问题,传统教育也一直是这样干的。
 
  但是传统教育很少干一件事——让你的同学推荐你来报名,然后给你的同学发“奖学金”,其实就是佣金。
 
  传统教育会给招生代理佣金,会鼓励同学基于对教育认同的口碑带来转介绍报名,但是让大家为了获得高达30%的分销佣金,通过社交关系鼓动身边人来报名学习,这是很忌讳的。
 
  这会导致大量的非真实学习需求的人报名了,而没有学习需求的人报了在线网课,不是没有看,就是很难坚持,最终学习体验并不好。
 
  通过这样的方式拉来的人越多,其实会造成产品的口碑变差。因为人一旦因为一时冲动花钱买了课程,自己没有看,不会怪自己,会怪当初忽悠自己剁手的老师或推荐人。
 
  更何况如果你有一天知道,给你推荐课程的同学,可能因为给你发的报名链接赚到了30%的佣金,你会怎么想?
 
  人人都是分销商是破坏教育里的“同伴环境”的。
 
  关键是这种制度会养成课程销量过于依赖分销渠道,而缺乏内生性口碑流量。而互联网上的流量成本越来越高,很多大流量渠道动辄希望拿到50%的分成,对此我们完全理解,流量很贵,又不是只能推学习产品,还可以推很多更有回报率的产品。
 
  学习型产品如果拿出50%给渠道,万一学员还是苹果购买的,再扣30%,只剩下20%的收入,给老师发工资都不一定够,必然是牺牲课程持续开发的投入,还有后续教学运营的质量,这些最终会带来产品体验的下降,导致教育产品变成了短线产品。
 
  这是非常奇怪的一件事,按道理说,教育是个慢行业,一个教育产品需要长期教学实践进行打磨才能完善,等产品完善了,针对目标人群的教学方法和体系成熟了,也应该能管用很长一段时间才对。
 
  就好像你小学时优秀的语文老师,今天教语文应该也还是优秀的才对,不可能在短期内就改得面目全非。
 
  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我看到很多课程运营精力更多集中在如何约渠道互推,如何写出一篇好文案,而不是如何激发学员去学习课程,去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做好前者也不容易,但后者更是累死人。
 
  老师拿走50%以上收入
 
  一门课程,老师分走50%以上收入,合理不?
 
  现在在线教育好多都是这样分的,平台一半,老师一半。问题是老师做的视频课程也好,音频课程也好,都是一次性投入,后期运营是持续性投入,为什么老师就能凭借一次性收入,永远分50%的收入呢?
 
  作为激励课程早点上线和做好内容的措施,应该约定在多少人内老师可以拿高提成,或者限定老师拿高提成的时限,这才是合理的。
 
  在传统教育里,老师成本不应该超过整个体系的20%,这样才能让市场推广、教务运营等其他环节有合理的成本空间。
 
  否则老师拿得多了,就没有钱分给运营团队,所以很多所谓的网课都不是课,是音频出版物,视频出版物,并没有给大家教育体系需要的服务。
 
  只能说,如果你是一个特别红的老师IP,自带流量,你分50%是合理的,因为你的50%里面有30%是你的流量价值,只有20%是你的课程费用,你还得为拿这20%承担必要的教学服务的。
 
  至于剩下的50%,是谁做教学服务谁拿,还得支付场地租金(给技术平台),依法纳税呢。
 
  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老师发现网课如果投入大量的精力做答疑,改作业,养专职团队,简直是无底洞,所以在有50%分红诱惑下,他们更倾向于到处找有流量的平台,自己做视频课,用一次性投入尽量多变现。
 
  这是符合人性的,但这是短期行为,对教育行业发展是不利的。
 
  我们认认真真做教育的,得让从业者明白,教育产品的研发和教学工作量,在整个体系里面,不能超过20%,要留下公司运营的利润,要留下纳税的成本,要留下市场推广的成本,要留下教学服务的成本,这样整个教学体系才能运转起来。
 
  只是这样做的话,个人就赚不到钱,团队能否顺利活下来,也是一个风险。赌不赌,其实就是看你是否真心想坚持做教育。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ul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