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信息时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未来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实现知识与信息的共享,培养符合信息时代特征和需求的人力资源。基于“互联网+”思维,教育信息化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过程、教育环境的变化而被誉为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三次教育革命”。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模式与机制,教育部于2012年初启动了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华中师范大学获批为教育部首批本科院校信息化试点单位。在此背景下,华中师范大学主动因应国家需求和形势发展新变化,贯彻 “一体两翼,建设高水平大学”发展战略,整体规划,重组机构,创新机制,汇聚资源,形成共识,以“高校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建设与教育教学模式创新探索”为主题,全面开展互联网背景下以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试点探索工作。
一、传统人才培养体系不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变化的主要困难和关键问题。
针对传统人才培养体系相较于互联网+背景下的诸多不适应,教育信息化战略推进的基本策略应该是:不只是利用信息技术改变某些教育教学环节或内容,更是致力于通过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从整体上系统重构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符合21世纪人才质量观的全面、个性化、自主发展的学生。
1.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与信息化社会需求适应度不高
信息化时代需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沿袭“专业对口”的思路,在培养理念上重学业发展轻人格塑造,重专业教育轻通识教育;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取在工业化时代“一刀切、齐步走、批量生产、标准化制造”的“教育生产线”培养模式。传统培养体系与“数字原生代”学生的学习习惯、心理行为、认知规律大相径庭,压制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导致毕业生能力不强、综合素质不高、创新创业精神不足。
2.既有理论研究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指导性不够
以前,教育学科、信息技术学科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理论研究均较为匮乏,对“融合”内涵、特征研究不足,对于如何推进融合、如何实现融合,缺乏深入的规律研究,对学校实践活动难以起到指导作用。教师教学信息化应用能力不高,在教育教学中简单、机械运用信息技术,使教学过程进一步固化甚至僵化的情况屡见不鲜,课堂教学由“人灌”变成了“电灌”。尽管开发了不少数字化课程,但水平不高,难以共享。
3.现有教学条件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支撑度不强
首先,教学环境支撑不足。“排排座”的固定教室不利于便捷组织研讨活动。其次,教学资源配置不齐。随着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传统上以纸质教材、教辅资料为主的学习内容难以适应快速、离散和碎片化的学习方式。
4.管理体制和机制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保障不力
首先,高校传统的层级式管理体系在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过程中存在先天性不足。其次,传统上以单一评价、结果评价和标准化评价为主,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考核重视不够,对学生自主探究、创新思维能力考核更加缺乏,评价模式的多元化、过程化、差异化均不足。最后,对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重视不够,高校信息化条件下激励教师踊跃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的良性生态还没有建立。
二、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八维度”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
华中师范大学从2012年起将“信息化”列为学校发展战略,针对信息化时代人才需求的变化,从八个维度推进改革,实现了互联网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重构了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融合信息技术的八维度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模式
1.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有利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顶层
思想设计
在办学理念上,确立了“一体两翼”发展战略思路;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突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发展的意识等信息化时代需要的素养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上,确立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促进从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向知识能力价值观培养并重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从以课堂教学为主向课内外结合转变;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结果和过程评价结合转变的“四转变”。
2.重构教学环境,实现了三空间融合
学校以自主研发的“云+端”一体化教学支持平台为依托,推进物理空间、资源空间、社交空间的深度融合,实现了线上线下打通、实体课堂虚拟课堂一体化的混合式教学支持环境。
高校三空间融合的教育教学环境
3.重修培养方案,注重学生全面、个性化和自主性地发展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将应修读课程总学分调整为130分,其中通识教育课55学分,专业主干课50学分,个性发展方向25学分,以便于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更多地开展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华中师范大学)
4.变革教学过程,形成了以数字化、研究性和学习中心为特征
的新型课堂教学形态
以学生问题为导向的交互式、体验式、探究式、沉浸式的教学方
式得到广泛使用,课堂的形态从单一的传统实体课堂转向与网络课堂、混合课堂的多元并存。
5.创新教学评价,形成了基于大数据的以过程评价为主的新的
评价体系
基于大数据进行学习分析和学习干预,学生学业平时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比例从20%调整上升到60%,最高可到80%,强化过程评价;以“互联网+”支撑在线教学评价,实施新的教师课堂教学测评指标体系。
评价模式改革前后平时成绩占比情况对比
6.发展教师能力,加快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角色转型
率先提出教师角色的六个转变,对不同类型教师开展针对性培训,构建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体系。
信息化条件下的教师角色转型
7.营造教学文化,形成重视信息技术融合的整体氛围
2015年起,学校举办以普及和应用信息技术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节”活动,包括教学创新公开课、教育教学国际研讨会、学生学习能力竞赛等,营造了重视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文化氛围。
8.构建育人生态,形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育人环境
根据信息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将信息技术融入政治思想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管理服务育人的全过程和各环节,构建了信息化支撑的“五位一体”育人新生态。
高校“五位一体”育人新生态
三、互联网+教育的思考与展望
面对全球互联网大变革、大发展、大融合的历史潮流,实现教育发展的新跨越,是我们不容错失的共同机遇,通过教育信息化传播知识与技能,不仅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也可以使人类更有能力应对全球性挑战。
1.推动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任重道远
“互联网+”正推动着数字校园加速向智慧校园升级,很多高校充分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多层次的智能化服务。但与此同时,信息时代教育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新理论还处在探索阶段,需要我们深刻把握信息技术和教育理论新特征趋势,进行深度理论和实践反思,需要发展和创新教育科学理论与实践。
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的教育发生根本性变革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教育革命是从原始的个别教育走向个性化的农耕教育,第二次教育革命是从个性化的农耕教育走向班级授课式的规模化教育,第三次教育革命是从规模化教育走向生态化、分散化、网络化、生命化的个性化教育。因此当前信息时代教育亟需深度变革,教育学科面临重大挑战,也面临难得发展机遇。因此,下一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育生态,即包括四个问题域:
(1)教--精准教学
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在保障规模化教学的前提下,实现差异化教学、精准化教学,已经成为可能。新生态需要建立更加精准、更加差异化的教学系统、工具、资源和平台。
(2)学--自主学习
传统学习方式面临前所未有挑战,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界限日益模糊,在线学习、移动学习、智能导学等。新生态需要为学习者提供能为自主学习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的工具、资源。
(3)环境--智能环境
学与教环境正在发生深刻改变,更加智能化、更加有利于促进教与学绩效的智能化教学环境成为教育系统关注的焦点。新生态需要构建信息化支撑下更能适应新型教学模式的高度智能的教与学环境。
(4)管--智慧管理
教育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更具智慧,能够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使教育系统的运行效率、决策水平、服务能力大幅提高。新生态需要建立信息化环境下更灵巧、更具智慧的教育管理系统、工具和平台,形成 “UGSB”(高校、政府、中小学校、企业)协同育人新机制;构建有利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管、办、评、研、培、用”六位一体的管理服务新体系。
2. 推进教育大数据深度应用方兴未艾
如何解决“规模化教育中的个性化学习”和“以数据驱动学习决策”两大核心问题是未来教育重要研究方向,如何能从繁杂的教育数据中发现相关关系、诊断现存问题和预测发展趋势是需要着力解决的难点和热点问题。
针对教育大数据非结构化、分布式、异构性、来源分散等特点,高校着重解决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问题:1.大规模多源异构学习数据的采集与建模;2.数字化学习资源的整合、推送与评价;3.数字化课程绩效评估模型及方法;4.学生发展数字全模型;5.大规模在线教育适应新学习理论与系统研发。在此基础上,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才可能真正形成教与学过程中的决策支持、质量评价、教学优化、个性化推荐、学习干预、学习经历建档等六个方面的解决方案,更好地读懂千差万别的学生,让我们有机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优质、个性化的教育资源,为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提供高效、灵活、安全的教育大数据应用服务,不断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 建设基于智慧教育的规模化智能学习环境系当务之急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指出要“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作为智慧校园研究的重要范畴,如何搭建良好的智慧学习环境,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下一代高校智慧教室建设将在功能上提供包括环境、工具、交互、资源、学习支持等多维度的支持。主要体现在:
(1)智能学习空间的建设应用与具体学科充分结合。下一代智慧学习空间将针对高校各学科专业特色,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功能方案,坚持“教学第一、技术第二”的理念,让智慧学习空间更具灵活性、人性化,充分解放教师被教学技术的束缚,使得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活动的设计和教学过程本身。
(2)智能学习空间的建设将更注重打造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
未来智慧教室的空间环境设计要趋向于分布式布局,运用硬件技术进行物质上的支撑,借助于软件系统对硬件技术进行智能的集成控制,实现实体空间与虚拟空间之间的信息及群体间的互动。充分发挥云计算技术支持系统和各智能终端的功能,实现从单一智慧教室到多个智慧教室的连通,打造适应师生个别化应用需求的服务聚合和定制,实现学与教过程的资源共享和交流互动,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无缝连接。开放性则主要体现在教学组织形式的开放以及教学资源的开放,教学者和学习者可以很方便的获得课堂内外的资源,并与资源进行良好的交互;在物理环境方面,将具有灵活的空间布局、动态课桌椅组合、丰富的色彩变化、多显示屏空间等特点,并遵循教育生态学的最适度原则,发挥生态系统整体效应。
作者简介:华中师范大学信息化办公室主任,教授,博士;教育部实验室建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湖北省彩虹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