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金融科技经验与技术输出已经成为金融行业趋势之一。
在金融科技蓬勃发展之际,国内企业开始结合自身优势抢滩出海,借助经济全球化浪潮参与到世界金融领域的新一轮竞争。据公开资料统计,早在2013年便有金融科技企业布局海外财富管理业务。
瞄准国际金融科技市场
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科技市场迅猛发展,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快速走向国际化、全球化,引领全球行业发展成为趋势。以传统金融服务为主的发达国家也开始积极寻求优秀的金融科技公司为其经济、金融带来新的发展动力。
美国商务部发布的《2016顶尖金融科技市场报告》预测,中国将成为2017年全球支付产品和服务的最大出口市场。可以说,中国在这场“FinTech中心”争夺战中脱颖而出,超越伦敦、纽约、硅谷,成为金融科技创新应用的中心。
实际上,过去两年,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中国金融科技实现了换道超车,并形成了可借鉴的技术出海模式。如蚂蚁金服旗下支付宝进军日本与菲律宾等地,腾讯旗下微信支付也在日本宣布上线全新微信支付境外开放平台。
从金融到金融+互联网,到互联网金融,再到现在炙手可热的金融科技,中国金融科技企业已逐步步入金融与科技深度结合的阶段,也正在向国际环境渗透。一方面,银联二维码正式起步,6月开始拓展香港和新加坡市场,加快国际商业部署的步伐。另一方面,包括宜信、中国信贷科技与新联在线等也在早前新加坡等地出海,布局金融科技业务,中国平安集团也于日前宣布陆国际在新加坡开业,并于今年第三季度上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宣布布局或者正在发展海外市场的平台包括宜信、新联在线、点融网、积木盒子、夸客金融等近10家。
投资基本需求大
分析人士指出,金融科技在实际发展中仍面临诸多难点和痛点。一方面,对于金融机构而言,大多构建了以大企业、国企、高净值个人客户为中心的服务体系,难以落实完全普惠的金融。
另一方面,投资人理财方式单一,来自零售端的大量资金依然被滞留在银行存款项下。与此同时,从全球范围内而言,平均利率依然处于低位,难以满足投资基本需求。
据新联在线新加坡公司集团总裁EddieLee介绍,多数人依然依然将银行存款作为主要理财方式,即使平均年化依然很低。“对于新型理财方式,投资者相对陌生,其实投资者还是没有产生足够的信任感。”
7月18日,新加坡金融科技协会会长谢福来对互联网金融新闻中心表示,新加坡的金融科技发展,相对中国而言仍处于初级阶段。不过新加坡对金融企业设立了较高的门槛。
此前,新加坡政府采取了“监管沙盒”措施,它允许初创企业在没有完全许可下经营企业,并与英国建立了金融科技桥梁。最近,新加坡金管局又推出了一些新准则,以促进金融科技行业的分支智能投顾服务发展。
据了解,新加坡每项金融业务均需要独立的金融牌照。而对于资产管理而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设立了“资本市场服务牌照(Capital Market Securities License,简称CMS)”。
“CMS分很多种,但是基本上有两大层次。第一种,只能针对高净值客户做理财投资。第二种,除了高净值客户,也能接纳零售投资客户。”EddieLee称,资产管理公司需要相应的牌照,“新加坡现存法律还不允许P2P,还不允许个人借给个人,目前还是企业的借贷。”
环境未成熟
作为金融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互联网企业的三个主战场——支付、信贷与财富管理,极大地改变了金融生态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推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
不过,新加坡新金融环境尚未成熟,以移动支付为代表的金融科技仍是弱势。据了解,新加坡尚未有APP能够直接绑定银行卡进行支付,相对而言多数为信用卡消费。新型理财环境未成熟,转账也存在转账费率高等问题。“在新加坡转账大概是3.4%,两次转账接近7%,银行存款一年才不到2%”。
与此同时,多位布局海外资产管理的平台相关人士均表示,与国内相比,一些东南亚国家的个人征信状况较为薄弱。“整个亚洲最深最成熟的信贷记录国家是马来西亚”,中国信贷科技CEO彭耀杰认为。
Eddie Lee也称,新加坡国企业的借款信息上报主要由企业把控,银行与银行间的借款数据也未完全共享。“他们都会把贷款的资料会一部分放在里面,而这个对企业而言是自愿的。而金融科技的企业,会检查每一个人的信息。”
6月12日,美洲银行监管协会(ASBA)秘书长Rudy Araujo称公开表示,金融科技将逐步改变一个地区的金融生态环境。而这种变化只会在一个充分竞争、具有较高透明度、健全的风险管理和客户为中心的环境中发生。“因此,通过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团结努力,我们共同希望建立一个监管框架,能同时维护金融稳定,培育创新,提高市场的透明度,促进适当行为的发展”。
能走多远?
中国金融科技能走多远?近日,在央行印发的《中国金融业信息技术“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提到,“十三五”时期要加强金融科技研究与应用;稳步改进系统架构和云计算应用研究;深入开展大数据技术应用创新;规范与普及互联网金融相关技术应用;积极推进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研究。
有专家表示,对于中国来说,金融科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弯道超车机遇与切入点。中国科技金融企业应该更积极地参与国际金融科技标准的制定,更积极地走向海外,提升国际竞争力。
谈到进军海外市场,宜信公司创始人、CEO唐宁指出,随着全球资产配置时代的到来,帮助国内投资者分享全球财富,专业机构不仅需要有顶级的投顾能力,更要具备综合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海外解决方案。
金融互通建设不应忽视中国金融科技的力量,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称,特别是“一带一路”合作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而中国金融机构,在其中必须起到雪中送炭的底层支持作用。
也有分析认为,从布局到融合,再到快速发展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彭耀杰表示,从经验来看,必须要有明确的定位,“你在中国之外的发展到底是想要有机的发展,还是合作方式的发展?还是或者通过并购?我们不能低估本地文化的影响,必须要意识到人才的局限性。”
“国内互金企业若想在海外运营机构,面对海外发达国家已经相对成熟的资产管理机构和法规,本身应该具备在全球领域较强的技术实力或者资产管理经验”,新联在线COO陈智诚分析,这样才能够构成竞争壁垒,与传统的资产管理机构错位竞争。
(文章来源:亿欧网)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