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科技 > 正文

互联网金融咬住余额理财这块肥肉

2017-08-15 09:26:20  来源:亿欧网

摘要:银行们看到余额宝咬准了余额理财这块肥肉,全都慌了。但是先行占据用户认知和满足用户体验的余额宝,已经具备很高的行业壁垒。从各大银行的数据来看,想超越余额宝,难上加难。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
  银行联合公募发力余额理财业务
 
  余额宝2013年6月上线,半年时间从0到1853亿。余额宝成功唤起了中国网民的理财意识,导致个人储蓄存款大搬家,惊醒了沉睡中的银行。银行感受到互联网带来的剧烈冲击,寻求业务变革,据基金业内人士介绍,“尤其是中小型银行的意愿比较强烈。近两年一些万能险等业务被暂停之后,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压力大,对发展余额理财显得更为积极。”
 
  中国基金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发稿,资产规模排名前50的银行中有46家上线了余额理财业务,其中25家银行的余额理财业务均起名为“XX宝”。据上述业内人士介绍,“现在上线了余额理财业务(T+0)的银行大约有70家。有些银行看到自身的系统优势,积极升级系统优化体验,比如放开货币基金ATM机取款功能等。”
 
  记者统计发现,银行余额理财项目的合作方中,易方达、华夏、南方等老牌大基金公司是合作的主力,小型基金公司只见中加基金与德邦基金,易方达合作的银行最多。民生银行布局余额理财合作的基金公司最多,工银瑞信、嘉实、汇添富等8家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接入民生银行如意宝。其次为交通银行的快溢通,对接了易方达、华夏、鹏华等6家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第三为中信银行薪金宝,对接了国寿安保、南方等5家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由于货币基金在多个渠道销售,公开数据无法核实各个余额理财项目的存量规模。
 
  银行和余额理财功能不仅仅止于T+0、随存随取,记者体验部分银行的余额理财功能发现,银行的宝宝产品可以作为底层货币资金支付购买其它基金。比如民生银行的如意宝,用户签约购买如意宝后,购买基金通的产品可用如意宝支付并享受1折起的申购费率优惠。据公开资料显示,民生直销银行于2014年2月28日上线,是国内首家直销银行。经过三年的快速发展,目前民生直销银行客户数已突破580万,金融资产超过680亿元,余额理财产品“如意宝”申购金额逾1.5万亿元。
 
  城商行成余额理财主力
 
  民生直销银行的成功建立在银行余额理财业务的基础上创新,直销银行不以柜台为基础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有利于构建场景。一些电商人士表示,“在目前市场环境下,余额理财是各大基金公司重点布局的地方,而创新重点是垂直领域多场景化。”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一季度国内上线直销银行已达93家。华南一公募的电商经理告诉记者,直销银行将是他们重点发展余额理财项目的合作对象。
 
  从已上线的银行余额理财项目看,基金公司与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城商行合作较多。随着农商行理财规模的快速发展,基金公司也在充分发掘农商行合作伙伴。今年5月底,华安基金与成都农商银行上线T+0的余额理财服务。上述华南公募的电商经理向记者透露近期也在忙农商行的余额理财项目。据透露,今年以来,各地城商行对余额理财类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有不少银行主动寻求基金公司的合作。
 
  银行余额理财项目重在帮银行留住客户。“未来趋势是银行站在客户的需求想问题,帮客户设计产品,才会是最后的赢家。”据一位电商人士表示,未来这一趋势和空间很大,也有部分银行没有开始余额理财业务或者余额理财业务应用场景比较少。据他介绍,有一家大型银行受到互联网金融冲击较大,而在放开余额理财之后,保有量直接上升,客户数量也在上升。
 
  不少银行也在致力于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创新突围,江苏银行近期推出“智能运营”创新管理模式的直销银行;徽商银行直销银行“徽常有财”则上线天机智投,通过与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互联网创新技术相融合,借智能投顾创新直销银行;而更早布局智能投顾的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上线半年来规模已突破50亿。
 
  业内人士认为,现在银行理财还是刚性兑付,以后若刚性兑付打破的话,货基规模发展更为迅猛,银行则要失去一大批只买理财的客户,目前银行余额理财都是对接货币基金,布局得好,可以降低客户流失的速度,因此,预计未来几年,商业银行鏖战货币基金的趋势仍然难以改变,早作布局的银行和基金公司更能保持竞争的优势。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ul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