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科技 > 正文

金融科技赋能现代经济的路径与方式

2018-07-06 14:12:24  来源:财新网

摘要: 互联网金融这个词已经被“金融科技”替代,金融科技是否又出现了很大的危机?未来向何处去?新金融到底“新”在哪里?未来趋势我们怎样顺应其发展?
关键词: 金融科技
       
  为什么要推动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发展?为什么要用P2P技术、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因为需要打造经济新动能,这种动能正在传导,从科技的实验室传导到金融市场,进而传导到整个现代经济体系。这是科技赋能金融,金融赋能产业,赋能面正在延展,这才是我们要做的事。
  新金融的根本使命是什么?如果只是换一种工具做金融,这种金融依然是侵吞实体经济血液、杀鸡取卵,那我们还需要吗?现在很多产业说就是被金融搞垮了。该怎么办?如果用技术加速这种抽贷、抽血的方法,这种金融可以不要,必须用全新金融理念来引入技术才有意义。
  新一轮科技革命大家都很熟悉,更要了解每一轮科技革命都需要相应的金融革命才可以促使其变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力量,否则科技革命只能停留于实验室。每一次科技革命带来金融革命、金融革命推动科技革命,相互影响。在第一次科技革命结束以后,有一位学者提出来,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因为科技革命成果出现以后要变成工业革命还需要金融,尤其是支持大规模生产的大金融、银行。
  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电气化革命,需要的是快速的集合资金,所以股份制这种金融革命方式推动了结合。第三次工业革命是银行,第四次工业革命可以称之为互联网金融,我更愿意称其为“赋能金融”,使科技可以更好的推动金融、给金融赋予新的能量,同时金融反作用于科技,推动科技创新。
  受到传统经济社会瓦解、碎片化过程的影响,传统在一点一点瓦解,互联网+就是让这些颗粒、碎片重新重构起来,这里有几个重构工具:一个是P2P网络,主要工作是连接;第二个是区块链,区块链进行整合,让每个节点和其他节点信息全部对应。
  未来区块链是“互联网+”的发展,区块链不是颠覆互联网,而是在互联网发展到新阶段的整合工具。科技赋能金融最重要的是把数据能源,存储、集合形成一种高位势能,再开放出去形成赋能的过程。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一些代表性企业已经不仅在实验室里,而实实在在进入金融领域,从金融领域进一步要释放出他们的能量。我们需要有更大的底层技术和技术生态。如果互联网止于移动网没有物联网,很多不能上网上链的场景就不能够赋能,所以必须让万物互联,数据就能传导,物联网很重要。
  生物识别,对于生命体的识别机制,比传统的用密码高级得多,活体的生物识别已经越来越成为替代传统金融身份识别的工具。有了身份识别,可以精准的提供有关的数据,精准服务、精准营销、精准的风控、精准的后续服务等。
  最关键的其实是整合技术,将很多互联网时代以来的创新技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一个节点可以看到其他所有信息的机制,形成共识算法。
  金融作为最容易传导的领域,因为有钱,技术需要资金支持、技术需要变现,与金融结合是高科技发展的非常重要的方向。有了这些赋能,不断传导和反复相互影响,这一轮科技革命和金融革命的范围将会前所未有、空前广泛,今天全球的联动使它比以往会更持久、更深入、更广泛。
  科技赋能金融到产业,有重要的四种资源。第一种资源是传统科技到互联网时代,互联网碎片化、颗粒化,把人变成互联网的一部分,每一个节点以单个个人为基础,网络用户是非常重要的资源和能源。每个人的行为产生数据,人变成数据能源的起点,每个人的行为、产生的轨迹、数据不断被数据控制者归集、汇总、加工。以往数据可能都是静态的,只有活动的移动用户才制造了动能。一切的势能借助移动互联网变成动能,使数据能源有了传播的力量。
  在此基础上数据产生更高的价值,以前数据不能叫做大数据,就是因为它不是活性、动态、在线、实时更新的数据,不是多维度能够产业化、变成商品的数据。此时,关键在于数据真的变成可以加工成为各种产品,并且可以有价值变现的资源,变成了所谓新能源。这场新经济革命的新动能逐渐来源于数据。
  通过数据还可以看到信用评价机制改变了。以前对于信用主要借助于第三方信用媒介,要靠中介、担保人、保证人来提供别人可以信赖的信用担保。现在则可以通过P2P的直接信用,通过区块链的自信任,主要的就是在数据方面加以识别判断,形成一种信任的机制。有人说区块链是信任的机器或者制造信任的机器,就是因为有了这些数据和这种新的机制,所以它能够制造出巨大的价值。
  最后是所谓资金,今天我们已经不再讲纸币,更不是讲实物经营,更重要是数字货币,各种重要的数字资产、数字货币在全世界范围内日新月异、如火如荼发展。它的一个伟大的发明就是不再融法定货币为目标,而是先融数字货币再通过数字货币交易变成各国的各种法币,所以它本质上还是融资。
  监管机构提出ICO是非法金融活动,按照穿透原则还是融资活动,由于我国立法对于金融活动要求是必须持牌纳入监管才能够开展,现在ICO没有得到监管许可、没有牌照管理。希望今后监管也能不断优化改进,让创新金融将来也有机会变成持牌的和合法的金融活动,为创业者提供更多的融资,赋能创新创业活动。
  这些年通过科技赋能金融已经产生很多逆袭、跨界打劫。蚂蚁金服、微粒贷、京东金融、百度、小米等等都在开展自己的金融,试图将自己获得的技术、数据等能力能转化成为金融改造的能力,通过这些能力为金融机构推动产业革命、推动产业变革发挥更大的作用。
  这些新型互联网企业通过自己掌握的科技,特别是获取的数据积累的能量,传递、赋能是中国金融发展的新方式。
  过去持牌机构经常说不公平,做创新处处受到制衡,民间金融不守规矩,对其很不公平,那么现在他们觉得他们有牌照是极大优势。这些科技企业想做金融需要找他们合作,要把自己技术能力、数据服务和他结合才能变成金融。否则就是非法金融活动。现在持牌金融机构是金融科技的非常重要的主体。互联网金融创新主体,已经从民间金融、准金融、类金融转移到正规金融机构,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现实。
  当前,金融已经独立于实体经济膨胀发展,变成了一种自我复制、自我膨胀、自我异化,全球金融都已经异化,变成了资金通胀,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空转,不能流向实体经济。所以金融科技要重构金融,让金融回归本质。最重要的是要让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打通金融与实体经济连接与赋能渠道。
  科技革命,不是简单的任何一个科技公司都可以做金融。我到美国拜访微软、谷歌,他们说金融有严格边界,自身最多是提供一些技术服务、数据服务,并不能做金融。这是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蓬勃兴起而美国不温不火的原因,因为他们知道持牌经营是金融作为特许经营的要求。中国经过过去五年试错得出结论——金融还是要严格监管,民间金融、类金融发展没有牌照、没有监管导致更多骗子介入变成鱼龙混杂,今天要通过风险整治来打扫战场,付出巨大代价。我希望区块链领域不要再重演这个“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
  金融科技给现代经济的赋能意味着金融生态重构。可以看到,技术、市场和监管越来越一体化,而真正造成割裂是人为割裂。每个人的认知能力有限,会划分这个领域是民间金融、那个领域是准金融、那个领域是正规金融,其实这些金融内在流动的都是资金和数据,他们应该相互联通相互流转。在科技、金融、产业中,应该让赋能面延展。像资金,在所有产业领域中应该是融通的。但是,上世纪二十年代末的时候发生了一场金融危机,为了截断危机、隔断危机,采取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这样隔离了风险也导致了资金不能流通。今天“赋能”是希望资金融通,与之相伴,数据也是融通的。通过赋能,打通科技到金融环节,下一步要帮助实现的是金融到产业的渠道进一步打通。幸好科技本来就没有边界,没有隔离、封闭,大家可以看到科技相互联通在一起,借着已经联通在一起的技术基础设施,有望把这些数据在里面进行流动,打通,进而在此基础上推动持牌金融机构介入,让资金在各个部门打通,实现金融赋能产业。
  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研究所所长、中国互联网金融创新研究院院长。本文系作者在新金融新趋势暨2018年金融科技峰会上的的演讲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