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兴起。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的深化发展,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发展为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内部各企业相互依存、利益共赢。然而,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往往处于强势地位,能要求上游企业“先货后款”、下游企业“先款后货”,一定程度上挤占了中小企业的资金。这些上下游中小企业资产实力弱、信用评级低,单独来看往往难以满足银行授信评审的标准。然而,资金短缺容易导致后续生产难以为继,甚至可能造成企业资金链以及整个供应链的断裂。为了维护供应链的正常运作,供应链融资的“1+N”模式应运而生,即商业银行基于核心企业的信用和支付能力,以真实贸易为基础,为其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供应链金融改变了商业银行传统的获客和授信方式,从专注于单个企业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产业链的开发与风险把控,在扩大客源的同时也加强了对风险的控制。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随着IT行业软硬件应用的逐步推广,线下供应链金融业务逐步迁移到线上,实现了供应链金融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同时,通过银行与供应链企业之间的系统和数据对接,商业银行能够掌握相关业务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关键数据,据此及时为需要融资的企业客户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提高融资效率,提升客户体验,顺利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在这个时期,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已经开始萌生“数据增信”的想法,但主要还是采集结构化的、财务类的企业经营数据,再参考这些数据来为中小企业制定金融服务方案。
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瓶颈。当前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给出了一个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路,但在实际业务中仍存在一些障碍。一是对核心企业的识别与开发主要依靠人工识别和“点对点”的客户开发模式,效率低且成本高。二是当前在赊销、应收账款、订单类融资模式上虽逐渐成熟,但对动产、存货、仓单类融资模式仍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存在“盯不住”“难处置”等问题。三是为了有效控制业务风险,即便开展动产、存货、仓单类业务,也往往会对行业有特殊限制,一般都是商品能够长时间保值且容易处理的传统行业,如汽车、家电等行业,而少有问津生鲜冷链类业务。四是核心企业的信用无法层层传递,供应链上仍有许多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的问题。五是由于信息不对称,生产、流转、销售等信息割裂,出现问题难以及时解决;当供应链内部企业间出现争议纠葛时,难以举证和追究责任;大数据潜在价值未能得到有效的挖掘和共享。
FinTech新兴科技发展
FinTech发展概况
近年来,FinTech引起了金融行业和科技行业的广泛关注,其本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推动传统金融服务的改革与发展,从而实现服务效率的提升、经营成本的降低。继商业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之后,当前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正领跑FinTech发展。“金融科技”行业发展欣欣向荣,早已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据统计,2015年全球金融科技产业投资达到233亿美元,而我国金融科技产业投资接近20亿美元,占比约为8.6%,这表明我国具有庞大的金融科技市场。在我国巨大的经济体量下,FinTech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若能充分有效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大幅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这对我国金融业以及实体经济的发展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在FinTech时代,商业银行面临着科技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挑战和发展机遇,银行应积极布局FinTech战略,探索变革传统的盈利模式和服务模式。
FinTech技术发展与应用
物联网。物联网技术是互联网技术的拓展,通过信息传感设备将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万物互联”,从而对物品进行实时追踪、定位、状态自动触发等操作,能够对物品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管理。从当前发展来看,物联网的应用主要涉及传感器、RFID标签和嵌入式系统等关键技术。传感器用来感受被测量的信息,并将所感受到的信息转换为电信号(或其他信息输出形式),满足对相关信息的传输、处理、控制等需要。RFID标签,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也是一种传感器技术,可在物品物流管理方面有效应用。嵌入式系统技术将传感器、集成电路、计算机软硬件等技术融为一体。若将物联网比作人体,传感器相当于人的五官,网络是神经系统,而嵌入式系统是大脑,对于所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分类处理。
大数据。随着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所积累的数据呈爆炸式增长趋势,时代对于信息的加工和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解决了对海量数据收集、整合、存储、调用、分析、挖掘、智能化应用等问题。由于行业性质以及数据的相对高质量,银行业是大数据技术应用较为广泛的行业之一。目前,国内许多银行已经布局了大数据战略,在营销管理、风险管理、运营管理和决策支持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面对文本、图、图像、音频、视频等数据类型,大数据的价值还存有巨大的挖掘空间。
人工智能。数据挖掘、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增强学习等技术发展驱动了人工智能向应用领域的迅速拓展。近年来,人工智能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面临着空前的发展机遇。到目前为止,相关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不少成果,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自动驾驶等智能技术正逐渐发展成熟并投入实际使用。商业服务型机器人已经出现,不少银行网点推出了厅堂智能机器人,能够实现业务咨询、业务导流等功能。但现阶段的人工智能仍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能够处理完成某类特定的任务,离实现真正的“强人工智能”还有距离。
区块链。区块链的本质是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具有去中心化、信息抗抵赖、数据不可篡改等特点。区块链利用分布式节点和共识机制完成对数据的生成和更新,以有效的数据结构来验证和存储数据,运用密码学技术保障数据访问与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并将触发执行的规则编入程序以支持自动化、智能化操作。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区块链实现业务在线互联、数据信息共享,解决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一系列问题,重塑相互之间的信任机制。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的一个应用,此外区块链在跨境支付、数字票据、积分发行、银团业务、资产托管、资产转让等方面均具有应用价值。当前,区块链技术已经开始在供应链金融业务场景上探索应用。
FinTech时代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
从“1+N”模式的提出至今,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在多个行业落地开花。近年来,FinTech领域的蓬勃发展为供应链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FinTech时代下,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可能经历以下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运用大数据图挖掘技术描绘企业间的交易链、刻画产业链、识别供应链。对于传统供应链金融中核心企业需依赖人工识别,图挖掘技术支持对交易网络中“核心”企业的批量化自动识别,不仅效率高、成本低,而且能够发现一些“名不见经传”的重要企业,避免对潜在目标客户的遗漏。经过多年的数据积累,银行存有大量客户之间的交易转账数据。基于这些数据,银行应用大数据图挖掘技术有助于发现企业所处产业链、供应链中的上下游相关企业,并可以建立图模型来量化分析各企业在其交易网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从而识别产业链、供应链中那些并非“龙头”但颇具实力的重要企业,并通过这些重要企业“以点带链”“以点带面”的批量开发上下游企业客户。
第二阶段:针对动产、存货、仓单类融资业务,有效运用物联网技术,对仓储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实现对抵质押物的7×24全天候、全方位、自动化、智能化监管,实时报告物品的体积、轮廓、重量、位置、移动等信息,突破原本“盯不住”抵质押品的困局。通过有效的物品信息管理,银行能够追踪掌握物品当前状态,及时触发风险预警,并防范重复抵押、多头借贷等风险。此外,基于图挖掘技术还能够快速识别出在供应链中与当前企业形成“业务替代性”的企业,便于定向推送来解决抵质押品“难处置”的困局。
第三阶段:在动产、存货、仓单类融资业务中,供应链金融所支持的行业一般限于商品物理性质稳定、易于监管的行业,而对于诸如生鲜冷链类业务涉及较少,若商品发生变质或损毁,其抵质押价值将荡然无存,这无疑提高了原本解决“盯不住”和“难处置”困局的难度。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除对仓储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外,还需对物流交通工具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做到全流程“无盲区、无死角”;不仅需要实时报告物品的基本信息,还需要报告温度、湿度、光感、烟感、震感等环境物理信息,并对所采集的物联网数据动态开展大数据分析,及时、智能、有效地识别和评估物品状态。2017年京东金融全球数据探索者大赛以“猪脸识别”出了一道赛题,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将为更加有效地“盯住”相关抵质押品提供有益方案。在抵质押品的处置方面,由于需要快速处置,还应考虑对互联网电商平台及相关数据的有效利用,向以往采购过同类商品的客户进行定向营销。这一阶段注重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充分组合运用,同时还应充分考虑打通企业间ERP、财务等信息系统,有效采集各类结构性与非结构性数据,为全面供应链、产业链风控与营销做准备。
第四阶段:引入区块链技术,拓展商业银行传统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服务范围。通常银行愿意向与核心企业有直接交易行为的一级供经销商提供融资服务,而二级及以上的供经销商没有与核心企业的交易合约,较难获得银行资金。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将核心企业的应付账款承诺在区块链网络中共享传递,将核心企业的信用传递给需要融资的“边缘”中小企业,核心企业付款后,资金将按照智能合约的规则逐层自动化清算,银行具有良好的回款保障,降低了相关业务风险。此外,供应链金融往往涉及多个主体,业务形态复杂,很可能在业务环节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导致参与各方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业务中的问题,当发生纠纷时也难以追究责任,这些因素增加了供应链的运作成本。在区块链上,数据更加安全可靠,使信息在供应链各主体之间透明可控,在问题定位和解决上具有天然优势。
第五阶段:打通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并全面接入内外部、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的供应链、产业链生态圈信息数据。传统的物联网依靠一个中心化的数据库收集所连接的设备信息,维护成本高;此外,所有设备都要与物联网中心的数据库对接,一旦压力过大、数据库崩溃,将造成物联网瘫痪。区块链分布式结构,能够为物联网提供点对点直接互联的方式传输数据,不需要经过中心化处理,降低了数据存储和计算的成本,且区块链保证了物联网数据的真实性和安全性。此外,区块链能将分散的数据库连成网络,打破信息孤岛,提高数据存储量,保障数据质量。将区块链看作可信数据源,构架起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挖掘与信息共享,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布局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将为未来供应链金融业务发展带来无限广阔空间。
在FinTech时代背景下,新兴技术发展为商业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在简要回顾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的业务发展瓶颈,并结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探索了基于FinTech的供应链金融发展方向,以期为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的长远发展和金融普惠提供有益借鉴。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