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看来,几乎在金融业的每个角落都能看到“金融科技”的身影。
科技赋能金融各个环节
金融科技是指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创造出新的业务模式、应用以及产品,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的服务方式造成重大影响。
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表示,金融科技是指技术进步驱动的金融创新,其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一是发展。技术足够成熟,落地应用促进了金融业的发展。
二是融合。多种不同的技术相融合,出现新的金融,包括新的商业模式、新产品、新服务等。
三是形成全新的金融基础,包括电子商务平台、机器人、人工智能等。
在目前看来,金融科技已经逐步渗透到了金融的各个环节。
以消费金融为例,目前金融科技已经在消费金融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如精准获客、贷前审核、贷中审批、贷后管理、催收等。
在贷前审核、贷中审批方面,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赋能摒弃了传统金融机构线下审核的繁琐环节,实现了纯线上审核、风险定价的机制,这不仅提高了审核效率也节省了人员成本。同时,用户通过提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邮箱等资料,实现了“分秒级”线上信贷,获得了更好的体验。
在贷后管理方面,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可以更加清晰的掌握消费者对产品的使用情况、满意度、适用人群等,从而令企业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对决策进行调整,减少了企业因决策失误而带来的损失,规避了许多决策误区和风险。
在智能催收方面,模型通过学习海量的真实语音,建立智能语音催收模式,通过流程和策略配置,训练智能催收机器人与客户开展实时、连续而良好的“人机对话”,从而达到接近人工语音催收的实践效果,极大的节省了人员成本。
随着获客、风控、催收等消费金融的各个流程被科技技术所替代,未来将会有更多的传统金融流程被金融科技所重塑。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金融科技的趋势日渐明显,企业也越来越重视金融科技,各路玩家开始入场金融科技意图率先抢占赛道。
金融科技由“实”转“虚”
近两年,随着互联网金融潜在风险的大规模积聚,行业泡沫不时“破裂”,网贷、校园贷、现金贷等细分领域的玩家开始寻找新的“外衣”,在他们看来“金融科技”不存在风险,同时也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因此金融科技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他们转型的方向。
此外,不少的数据服务商也开始宣称深耕“金融科技”,一时间“金融科技”成为企业竞相追逐的新标签。
目前看来,金融科技的监管尚属空白,平台入场的门槛较低,吸引了大规模玩家的涌入,金融科技也因此开始由“实”转“虚”。
以现金贷转型金融科技公司为例,2017年现金贷强势崛起,在上千家平台抢食蛋糕的同时,平台的风控形同虚设,有的甚至没有风控,因此引发了大量的风险事件,如超高利率、多头借贷、高坏账率、暴力催收等。
在现金贷监管政策下发后,不合规平台开始转型金融科技公司。可想而知这些平台所宣称的“金融科技”在自身业务都没能做好的情况下,如何赋能其他机构。
与此同时,第三方数据服务商转型的“金融科技”公司,在没有用户闭环的信贷数据迭代状态下的人工智能风控系统对外输出,实际上也是对客户的不负责。
“人工智能与金融结合的现状,就像两个人‘握手’一样。”中国精算研究院金融科技中心主任张宁表示,“在金融行业里面很多业务的一些环节开始使用人工智能提升效率,但人工智能在整个金融行业的核心部分没有立足之地”。
事实亦是如此,金融科技的迭代与赋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金融科技的发展尚属初期,平台过早或过度的将其运用在金融的核心部分将会引发潜在的金融风险。
金融科技风险不容忽视
自2014年京东金融提出“金融科技”以来,金融科技经过了四年的长足发展,其累积的风险已不容忽视。在目前看来,金融科技的风险具有传播速度快、监管难度大、渗透面积广、隐蔽性强等特点。
随着金融科技不断赋能传统金融业,平台逐渐依赖于业务数据化。与传统金融不同,金融科技具有数据高度集中的特点,一旦金融风险在短时间内突然爆发,进行化解的难度巨大。同时其扩散面积和补救成本也随着数据密集程度而增加。此外,数据的高度集中也增加了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可能性。
在监管方面,平台运用金融科技手段让资金的供求两端的交易支付线上化,导致金融业务失去了时间和地理限制,交易对象模糊、交易不透明,极大的增加了监管难度。
此外,在以第三方支付、网贷、消费金融等为主要模式互联网金融平台,其数据与信息安全风险的交叉和隐蔽性风险较强,数据使用和保护不当将带来极大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个人信息泄露、信息乱用、信息买卖等消息不绝于耳。用户在一家平台注册申请贷款后,多家平台的贷款推广电话接踵而至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常态”。
金融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提升质量、增加效率方面金融科技有着不可或缺的优势,与此同时金融科技所带来的创新型金融风险也不可忽视。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