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纪敏:数字微贷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央行纪敏:数字微贷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2018-11-01 16:04:32 来源: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抢沙发
2018-11-01 16:04:32 来源: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
摘要:2018年10月17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参事室主任纪敏博士,在2018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 “数字微贷:创新与规范”主题讨论会上,肯定了数字技术对于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作用,也对当今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金融
数字微贷一定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
技术的进步是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的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尤其中国这几年数字技术在微贷领域已经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任何技术的创新从运用到成为一种主流方式,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里要强调“过程”的概念,因为技术的应用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与制约,不是技术成熟了就能够得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并产生很好的成效。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比如蒸汽机从发明到应用于火车,这个过程就有将近200年的时间。数字技术推动微贷的发展也是一样,因为面临着很多因素的影响或制约。
看待数字技术和数字普惠金融中出现的问题,与其指责监管,不如把它视为发展的必然阶段
监管确实应该因时因势,因技术创新而变。同时,从风险角度讲,如果监管资源、监管能力跟不上,可能就会引发很多问题,把“普惠”变成“普害”。比如可能因为监管资源或监管能力的不足,导致现在的一些规定违反了G20强调的“技术中性”原则。技术中性的要点,就是监管制度对所有技术的运用要保持中性,让它们公平竞争并发挥作用,不能偏向某一种技术而歧视另一种技术。因此也不能为了新技术而抛弃旧原则。监管能力提高和监管制度建设是逐步的过程,是伴随着金融创新逐渐完善的。
开发和利用信用数据,有助于降低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控成本
数字技术的运用,还可能因为信用体系和很多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而受到制约。比如大数据技术,要将所有的数据进行数字化、专业化处理,最基本的需求就是获取这些数据。可是现实中的情况,可能大多还是大数据资源本身的缺乏,光有数据技术却没有数据来源的话,技术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转而通过一些相对成功的实践,在各种场景下获得非传统意义上的信用数据,并且开发利用它。这样反而可能降低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风控成本,使得数字化金融向可负担、可持续的道路踏出坚实的一步。所以我们需要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和数据部门分割,做更多的基础性工作。而这些基础性工作受到人力物力乃至体制机制的制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培育也需要一个过程,其中包括他们对P2P融资方式的认识
广大社会公众成为投资者后,在面对数字技术的变化时也需要逐步适应。这不仅仅是数字鸿沟的问题,投资者风险意识的培育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其中包括他们对P2P融资方式的认识。P2P融资方式本质上是直接融资,而直接融资本身就对投资人的金融素养有客观的要求。对投资人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逐步的培育,也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研究;通过培育合格的投资人来逐步形成并扩大数字普惠金融和数字微贷的优势,更是需要时间。
监管部门的容忍是有底线的,监管全覆盖是普惠金融可持续的关键之一
当今,在完善监管、建设基础设施、实现数据共享以及提升投资人和消费者的能力的过程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些监管套利或影响其健康发展的东西,监管部门实际上也采取了容忍的态度,但不能有明显的越线行为。这是我们作为金融监管部门的一个最基本要求。无论是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还是技术金融,本质上都是在做金融,它就应该接受相应的监管。在发展过程中,监管全覆盖是大势所趋,也是防范和化解风险、真正做到普惠金融可持续的一个关键。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