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科技 > 正文

微众银行马智涛:开放银行,让银行服务无处不在

2019-03-20 17:12:16  来源:金融科技研究

摘要:2019年3月16日,由中国信托业协会作为指导单位,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学术支持,金融科技50人论坛、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19信托科技第一期闭门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主题聚焦:信托消费金融迎来春天。微众银行副行长兼首席信息官马智涛参加本次会议并发言。
关键词: 金融 银行
马智涛表示,金融与产业之间的互相融合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他认为,金融科技的有效应用必须能够提升运行效率、改善客户体验以及能够有效支撑规模和放量,同时能够有效地降成本、降风险。在开放银行的视角下,开放协作和开放创新是金融机构的共同思路。
 
以下为马智涛发言实录:
 
目前,金融业务发展仍存在不均衡、不充分的现状,金融与产业之间的互相融合是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今天我将分享运用金融科技实现开放银行的一些实践与思考。
 
微众银行是国内首家开业的民营科技银行。微众银行聚焦于通过自身的金融科技能力为大众消费者和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微众是由腾讯牵头发起设立的银行,第一大股东腾讯占股比例为30%。微众银行具有较强的科技基因,公司IT人员占比超过50%,是由科技及创新驱动的银行。银行定位也是非常清晰的,希望能提供随时随地无间断的金融服务,即为轻资产、轻人力、重科技。经过这几年来的发展,微众银行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业务线条。针对B2C业务,我们推出了微粒贷和微众银行APP。微粒贷是认知度比较高的产品,它是在手机QQ、微信钱包里都能应用的小微贷款业务和消费贷款业务。在2018年,微粒贷服务的群体已经超过了5000万。同时,我们推出微众银行APP,定位为大众财富管理平台,目前已有1700万的客户。针对的B2B业务,是从2017年开始的,我们把过去在消费金融领域累计的经验投放在小微企业贷款方面,形成了微业贷。微业贷尽可能把业务放在线上,让客户足不出户或最多去一次网点就能成功申请贷款。数据显示,申请贷款的企业中有68%并无征信记录,这说明在过去金融服务并没有下沉到普罗大众和小微企业中,因此在这里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针对B2B2C业务,微众银行依托有流量的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寻找更多的流量入口,与二手车平台合作形成的微车贷和与零售商合作形成的智慧零售应运而生。这些都是将金融能力嵌套在合作的流量平台上进而开展业务的模式。上述模式的背后都离不开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正在推动业务模式的转变。
 
在金融科技领域,最核心的是ABCD。微众银行具有领先的金融科技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人工智能方面。微众实现了人工智能客户服务,可以回复98%的客户咨询,仅有2%的客户咨询需要转到人工服务,这大大降低了成本。通过人脸识别技术来完成远程身份认证,做到了不依赖网点线上化的服务。我们也可以通过机器人进行智能催收,这从根本上避免了人工催收可能会导致的暴力催收等舆论事件,智能催收也在保证催收质量的同时将成本下降到原来的十五分之一。第二,在区块链方面。可以通过区块链实现与合作机构之间的清算对账,也可以通过区块链做电子证据的存证,把原来45天的处理周期降到7天以内,大幅提高了成本运行效率。第三,在云计算方面。微众银行完全基于云计算能力来构建基于分布式架构的银行核心系统,这大幅降低了成本,实现了业务的可持续性。第四,在大数据方面。微众银行应用大数据实现智能风控,将坏账率控制在很低的水平。同时,也可以利用大数据进行差异化服务和精准营销。对于金融科技的运用来讲,微众银行一直遵循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则:“三升两降”。我们认为,金融科技的有效应用必须能够提升运行效率,改善客户的体验以及能够有效支撑放量和规模,同时应能够帮助降低成本和风险,这是金融科技最终的价值体现。
 
数据显示,微众银行支持业务的快速发展,具有领先的运营能力和高潜力的科技软实力。截止至2018年末,微众银行每天的交易笔数峰值大于3.2亿笔,笔数规模已经达到国内前列。虽然每笔的交易额不高,但每笔的处理能力要求是相同的。微众银行的产品可用率保持在99.99%以上,保证了金融运行的安全稳定。同时,微众在上海、深圳两地的数据中心能够实现同城和异地的灾备,保证数据不丢失、服务不中断。微众一直非常强调科研的能力,在去年全球银行的专利申请数量排行榜上,微众排在第五位。虽然微众团队小,但科技人员占比超过56%。以上数据都表明了微众银行的科技发展现状。
 
当前,银行业面临着一个重大机遇,即通过提供基于场景的金融服务,拥抱开放银行,服务长尾客群,助力普惠金融。过去,传统的银行业务偏重于覆盖高净值人群,单客贡献率较高,交易行为通常是基于网点,且低频、大额的;而在普惠金融场景中,很多客户属于长尾人群,单客贡献率较低,交易行为主要基于场景,交易高频、小额。以微粒贷消费金融的场景为例,服务的人群74%为非白领,绝大多数都是低学历且难以在银行网点取得贷款的。针对这一人群,微粒贷累计发放贷款1.7亿笔,在单客贡献方面,73%的贷款所承担的利息小于100元人民币。微粒贷为这些传统银行无法利用的长尾客群提供服务,实现了规模效应。通过流量和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业务的成本结构。
 
开放银行的能力包括:敏捷的产品投放能力、低IT运维成本和支持高并发交易量。在这些方面,新型金融科技技术比传统模式更加具有优势。微众银行可以在11天内完成从概念设计到产品投放的全过程,而传统的方式则需要数个月。在运维成本方面,微众银行已经下降到每账户每年3.6元人民币,而这对于传统模式而言可能是20-100元。微众支持每天亿级的并发交易量,对于沿用传统IOE架构的银行,则可能是每天几十万、几百万水平。
 
开放银行的普遍定义是银行把自身数据开放出来与第三方机构共享。从开放银行的视角来看,银行应具备3O体系,即:开放平台(Open Platform)、开放创新(Open Innovation)和开放协作(Open Collaboration)。开放银行是基于API、SDK、H5等方式对外提供银行服务,它支持场景金融创新。开放创新是基于开源软件、知识产权授权、参考实现(RI)等赋能合作伙伴,降低合作门槛,支持技术社区创新。开放协作是基于分布式技术形成开放商业联盟,它支持分布式商业生态创新。以上即为开放银行应该具备的3O体系。
 
走向开放的过程中会面临很多新型挑战,针对这些挑战我们有以下的应对思考:第一,信息安全面临木桶效应,导致安全风险蔓延,这时可以建立端到端的测评机制,考察金融机构及其合作伙伴是否达到安全标准。第二,开放银行的合作伙伴众多,连接效率面临挑战,这时可以通过创新技术提高合作伙伴连接效率,如建立联盟链等。第三,针对业务连续性风险,可以采取合作伙伴准入机制及业务连续性计划。第四,开放银行的业务中各方协作基于数据共享,因此隐私保护不容忽视,可以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身份认证和可信的数据交换。第五,传统机构的组织架构层级过多,缺乏足够的开放性,这在走向开放的过程中也面临挑战,需要摒弃中心化思维,提高组织敏捷性。在走向开放的过程中,我们面临着挑战,但同样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