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致峰表示,2018年,微信支付完成了断直连的工作,公司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银联、网联进行。2019年微信支付落实银行85号文,打击金融的犯罪,保护用户的基金安全。公司团队加强了商户的巡检,不断的巡检商户真实性,加强了很多交易的风控,一起来落实保证用户的资金安全。
以下是李致峰的发言实录:(发言内容未经发言人审核)
马化腾讲过,腾讯的未来要做深耕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我们在产业互联网的大潮来临的时候,我们把我们的工具做了一些更好的升级和打造。我们微信支付发展的5年过程中间,前些年做连接,把我们的支付能力通过我们的服务商一步一步的向整个行业做渗透,做覆盖度。过去这几年,我们在很多实际的场景中间都有相应的布局。
在今年,在2019年,我们重新升级了,我们把之前做智慧支付的接入升级为智慧经营2.0,我们把所有的行业分成128个主要的行业,其中36个算是头部的行业。我们运营团队有专门的同事分行业,一个一个做垂直的解决方案,这是在过去相对比较粗放的经营过程中间的一个升级。
这些升级基于我们的几种能力的变化,第一个,我们是微信支付,所以它一定是建立在微信大的生态基础之上,所以一定先借微信的力。这里有微信的通信能力,还有小程序的能力,小程序出来的第一年并不是很火爆,两年之后,小程序逐渐的发酵,现在有大量的公司做小程序的开发和运营。还有公众号,很多公司通过公众号发出自己的声音,做自己的用户。还有企业微信,我们可以理解为微信的企业版,它是专门做2B经营的产品。这是微信大生态的能力。
微信支付还有自己的基础支付能力。除了连接金融和银行之外,还有商户的管理工具,还有商户的小助手,商户的营销工具,我们一直有一个理念,微信支付不只支付,它不仅是交易的一个瞬间给用户提供一个通道,更多可以帮助商户进行二次营销,可以把自己的CRM的能力都整合在一起。还有运营质量提升,现在这个行业,包括餐饮行业,每年35%的餐馆倒掉,每年有新的餐厅进入这个行业,大家对整体质量的提升细致入微,他们非常需要整合化的工具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运营质量。
我们还有微信支付的行业能力,智慧经营2.0升级,过去只是支付,现在有智慧经营2.0,会有专门的行业解决方案,有医院,手机品牌,母婴、零售、高速公路、生活缴费、食品饮料加工、停车场等等。
刚才李扬理事长介绍了,在未来移动支付在发展过程中的四个建议,其中提到了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以及提升用户的使用场景中的体验。这就是微信支付这几年实现用户体验和企业生产效率的平衡,这是我们发展的初心。我们做了五年的工作,其实都是为了这两点。
提升用户体验,微信支付是基于微信的基础能力,还有就是触达渠道。微信我们有10亿多的用户,我们有非常强的触达能力,公众号的能力,小程序的能力,搜索的能力,还有朋友圈、卡券营销等等非常多,每年还会开发出新的能力给到我们的合作伙伴,帮助我们商户好的触达用户,也可以做更好的体验优化,这是由海量的服务商完成的。微信支付在这里面是非常明确的走开放的路线。
前段时间在北京有一个信通院召开的就业影响力报告的颁布,在报告中指出,2018年通过微信带来的就业机会是2235万个,很多的事情其实是服务商是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共同完成的。
这里我举一个例子,从最开始的时候,我们在停车场解决用户停车困难,在收费口拥堵的时间,我们做了一个搜码支付,这只是第一步,但是会觉得搜码支付还是不太方便,我们两年前开始做了无感支付的第二步,无感支付很多公司在做,微信支付在其中优化了大量的细节体验。包括在线上在微信里做车主服务的开通,以及每一个流程的优化,用户先离场后付款,风控是我们和银行一起来做,大量的工作在背后由我们来做。
产业升级,这几年中国正在进入明确的互联网化,我们也在强调腾讯未来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是一家科技公司,未来就没有互联网公司这个概念,所有的公司都会是互联网公司,都会进行产业升级。我们希望基于商业逻辑,我们的生产关系,商业效率,行业变化,社会就业这五个大的方面的基础上做好细分。比如说线上线下的细分,我们有很多的从线上用户引流到线下的过程,包括智慧零售的营业厅,我们跟华为公司荣耀手机门店的营业厅合作,用户到了店里,依然可以扫码,我们叫第二层营业厅的概念,用户到营业厅浏览他的商品。现在有很多人还是希望能够看到不用找导购,希望看到在电商购物之中那种非常流畅的,属于我专有的服务体验,你到了店之后进行扫码,人到店里在物理的营业厅里,我们会给它变成二级的线上营业厅,他就在门店里进行线上和线下的联动。
用户中心,我们记录了很多用户的习惯还有消费趋势,这可以和我们的合作伙伴进行共享,对用户的行为进行二次的升级开发,给他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
物联网+互联网,华为介绍到2025年会有400亿台移动设备,包括汽车、智能家居,还有可穿戴设备,400亿台物联网的设备,它们都会产生数据,都可以辅助我们的生物识别,都会更加精准的定位到这个人。这些技术的创新,微信和微信支付都十分的关注。我们会把这些利用好,整合成工具包开放给我们的服务商。
在产品的服务方面,多样化和个性化并存,两块其实都有非常强的对用户的吸引力。腾讯努力向个性化方向进行深度的挖掘。
民生缴费类案例,在我们微信支付里可以做大量的民生缴费的服务,水、电、煤、通话费。两周以前,我们刚跟三大运营商合作上线了一个小功能,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有一个小功能的迭代,用户的手机欠费停机之后,已经过了缴费期,他想为手机充值怎么办?他已经没有流量了,全部都断了,三大运营商给微信支付开了一条小小的绿色通道,可以让用户在停机的情况下依然给自己充值,他真的有这个意愿续上的话,可以续费。我们跟很多的机构,包括像各个地方的电网合作,让用户的交电费的流程进一步的体验极致,用户体验的提升,一直是腾讯追求的方向。
微信收款助手的功能,很多中小微做自己经营的时候,每天做了哪些生意,希望知道自己经营的数据。过去他们有些人甚至拿一个小账本在记,我们开发的每天经营小助手的功能。我们做这个小模块的时候有很多的意见提出来,我们有各种复杂的办法,都不是很理想。他就是想我知道我收了哪些钱,这个技术上最后用了一句话解决这个问题,在他每天的经营助手里有一句话,你今天收入多少笔,你今天总共收了多少钱,当时从我们的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产品上做了很复杂的一句话,这是一个过程,我们做了很多类型的产品,都有类似的过程,就是化繁为简,做到极致的用户体验。
我们认为还取得了一定阶段性的成绩,我们非常关注的是如何在监管保证合规的情况下再往前走。做金融是看谁跑得远,马化腾告诉我们不要在意具体收了多少钱,在现在这个阶段做到什么水平,而是在意谁能做得更长久,这是一个长。
我们做了哪些事情?拥抱监管,合规先行。2018年我们完成了断直连的工作,我们所有的工作都是通过银联、网联进行。2019年我们落实银行85号文,打击金融的犯罪,保护用户的基金安全。我们团队加强了商户的巡检,不断的巡检他是不是真实的商户,他交易的类别是不是他申请当时的类别,有我们自己的巡检,还有我们请的第三方公司的巡检。我们加强了很多交易的风控,一起来落实保证用户的资金安全。
做了这些为什么?因为腾讯有一个新的愿景,马化腾先生介绍到腾讯未来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我们要做一家科技公司,我们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KPI吗?为了我们的业务收入吗?不是,能取得大家共识的是,马化腾今年把腾讯的远景提为科技向善,人就是目的。我们全公司非常的认可,大家在每天工作的时候,真的会问这个问题,我们做这些事情到底为了什么?我们研发的产品和技术到底是为什么?两年前由我们前CTO张志东提了这个概念,科技向善,马化腾把它升级为全公司的新愿景。有没有能力做,能不能做成,这是一个能力问题,但是往哪个方向做,一定是一个选择问题。我们希望选择科技向善。一块是你主动不去作恶,比如说腾讯上了最严格的儿童成长守护计划,我们和厂商合作,和合作方合作,甄别使用的用户,拿手机的到底是不是一个小孩,甄别出来之后马上对他进行限制,这是史上最严格的儿童成长守护计划。这是我们主动避规一些收入问题的时候,这是主动的一块。
还有我们主动做到向善的一部分。一个牵挂你平台,我们用人脸识别寻找走失的老人和儿童。年底就已经有500单成功的找出老人和孩子。5月份有一个央视一套有一个节目,叫等着你,其中有一个特别明显的案例,是一个四川的夫妻,他们的孩子是2009年丢的,他只有十年前孩子三岁半的几张照片,通过四川警方到处排查,不断的比对,找了很多年没有找到。后来他们看到的福建警方的平台,联系到后台提供技术腾讯的守护者计划的实验室,博士们接到这个任务之后,集中时间去做公关,在2019年十年之后,3岁到13岁是面貌最大的,他现在已经13岁了,后来经过大量的技术工作,最后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记得在央视的现场,那个家长在台上一直等着最后的结果,就是DNA比对的结果,说找到的这个人就是你的孩子,后来他们一下就跪在那里,全场都很感动。我们的工程师在后面真的在流泪,我们觉得我们做的这件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腾讯的未来,我们的科技水平应该做到这些,我们的金融亲属卡也是做到了,尽量的帮助家里人控制自己家人的金融的限额。我们希望我们的能力越大,我们的责任越大,我们希望我们的能力是可控的,是向善的。
最后我们想说的是合作、合规、合谐,是我们一直想传递给所有的合作方。微信支付做到今天,是离不开开放平台的监管部门、上级指导部门还有合作伙伴。我们希望我们成为水,融会贯通,希望能够在移动支付的产业大潮中间,跟各个合作伙伴汇聚成河,一起奔向汪洋大海。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