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科技 > 正文

招行对信息技术架构大调整 成立金融科技办公室

2019-12-26 10:30: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摘要:近日,招行在总行层面成立“金融科技办公室”,由总行战略规划与执行部更名改组而成,定位为全行金融科技的统筹管理与推动部门。招行首席信息官江朝阳目前兼任金融科技办公室主任。这是招行成立以来,在信息技术架构上的最大一次改革。而强化中台职能、将技术和业务最大化地衔接,成为此次改革的最大看点。
关键词: 金融科技 招商银行
继银行业首家将金融科技投入比例(每年投入金融科技的整体预算额度不低于上一年度集团营收的3.5%)写入公司章程后,招商银行从体制机制上再谋重举,确保将“护城河”优势延伸至金融科技赛道。

细化信息技术架构首设金科办公室

招行原来的信息技术架构为“一部三中心”。“一部”是指总行一级部门信息技术部,“三中心”是指三个二级部门,数据中心、研发中心和测试中心。

这次改革后,招行保留了测试中心和数据中心,撤销了原研发中心,新设零售应用研发中心、批发应用研发中心、基础设施研发中心、数据资产与平台研发中心。

也就是说,将“一部三中心”改为“一部六中心”,新设的四个中心分别针对零售业务、对公业务、硬件及软件基础设施以及数据化转型。

招行此番对于信息技术架构的调整,充分展示了按业务类型、服务客群将研发团队重新配置,确保研发资源能实时响应、并最大化贴合业务的逻辑。

此外,招行将总行战略规划与执行部更名改组为“金融科技办公室”,同样也遵循“最优化配置资源”的逻辑:将原战规部战略规划团队及相关职责调整至研究院;将机构管理职能调整至资债部和人力资源部;将数据及应用团队及相关职责,重大项目经理开发计划制定,项目立项与后评估等相关职责调整至信息技术部。

强化中台职能让技术与业务衔接

“我们此次调整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强化中台职能,同时将技术资源配置在业务条线里,让技术、业务、产品可以最大化地衔接。”招行信息技术部人士告诉上证报。

此外,他还强调说,数据资产的应用对整个银行金融科技转型极其重要,将数据及应用团队划拨至信息技术部,能够从体制机制上确保数据资产的有效发掘和应用。

上证报了解到,目前,国内大多数银行将数据存储职能划归至科技部或战略规划部管理,但“取数”渠道则混乱割裂。

“在我们行,如果要使用前端业务,得提出申请;风控要做引擎测试,得再提需求;后端运营做贷后管理,还得再提需求。这样一来,非常零散和重复,没有形成合力,前中后台是相对割裂的。”一家小型城商行高管直言。

另一家股份行的高管告诉上证报,该行此前的产品、制度、流程,包括对客户的话术,都分散在各部门,但这并不利于数据治理。如今,该行在保证合规的前提下,将数据汇集到“出口”——战略规划部,以支持各个部门随时调用数据,形成经营决策。

招行的做法,则更具有代表性,并具有样板意义。设置数据中心、数据资产与平台研发中心,两者名字虽然类似,但实际承担的职责完全不同:数据中心主要负责云计算中心的建设与运维;数据资产与平台研发中心,则定位于数据中台,推动并赋能全行大数据应用。这在银行业是首例,凸显出招行对大数据挖掘分析及应用的高度重视。

此外,“中台”概念目前正在很多互联网企业中渐渐盛行,招行强化中台的做法,被业内人士认为“嗅觉极其灵敏”。

“现在很多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在强调‘中台’概念,但其实大家对它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知。我的理解是,‘中台’是一个中间系统,不同子系统的公共服务都在这里。‘中台’有一套标准规则,这样可以避免各个子系统因为规则不一致而产生重复工作,减少冗余、提升效率。招行现在通过改革强化‘中台’概念,我觉得,他们的改革方向是对的。”一位大型互联网企业技术部门负责人如是评价。

能为招行储备哪些动能?

事实上,银行每一次的体制机制调整,都是为了前台能更有效地服务客户。

以“越长越像”的APP为例,趋同的功能和界面以及逐渐一致的客户经营认知背后,每家银行的文化基因、体制机制其实完全不同。而这也是为什么APP功能界面很快可以被复制、被搬运,但大多数银行的APP“月活”情况堪忧的主因。

去年,招行将原远程银行中心更名为网络经营服务中心。在传统的服务职能以外,赋予其经营客户的职责,通过线上直营的模式,直接触达客户,并为客户提供财富管理服务。

这件事情的意义在于,招行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分支行分散经营的做法,统一归口管理零售用户。这是业内首个线上经营体系,根据招行日前公布的数据来看,由网络经营服务中心经营和服务的客户总量已突破亿级。

而现在,招行的信息技术架构迎来巨变,业内首个金融科技办公室落地。这样的体制机制的变动,又能进一步为招行在新赛道里储备哪些动能?一切还有待更长时间的检验,但值得期待。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liuka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