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科技 > 正文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分析

2020-02-07 19:37:29  来源:民银智库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对银行业的冲击以间接影响为主,整体可控。根据“非典”经验,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内将对银行信贷需求产生暂时性冲击,对疫情严重地区影响偏大;疫情将加大部分银行潜在资产质量压力,中小微企业贷款、湖北省内农商农信资产质量压力或明显增加;疫情将对银行一般存款增长带来一定冲击,并带来中间业务收入短期减少。
关键词: 金融
新冠肺炎疫情对银行业的冲击以间接影响为主,整体可控。根据“非典”经验,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内将对银行信贷需求产生暂时性冲击,对疫情严重地区影响偏大;疫情将加大部分银行潜在资产质量压力,中小微企业贷款、湖北省内农商农信资产质量压力或明显增加;疫情将对银行一般存款增长带来一定冲击,并带来中间业务收入短期减少。

疫情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影响:对与疫情关联更为密切的保险业务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对证券业而言,疫情对券商板块全年行情的影响或不显著。

疫情将对金融市场产生短期冲击,中长期主要取决于基本面。在经历节后开盘的价格大幅调整后,绝大多数悲观预期可能将一次性在价格当中得到充分反应。对股市来说,短期冲击不可避免,中长期市场将迎来修复上扬行情。对债市来说,疫情已成为当前债市的主线,并对债市产生短期冲击,疫情恐慌情绪缓解之后将回归基本面,疫情发展节奏成为债市拐点的主要影响因素。

货币政策大概率将延续宽松,并辅以定向支持、降成本与结构调整。预计央行将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增加定向结构性支持力度,缓解疫情造成的冲击;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融资成本下行;政策也将密切关注经济金融发展态势,加强对货币信贷的跟踪监测。

2020年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呈现局部爆发态势,武汉等湖北地区封城、多地封村,全国已有31 个省市区启动一级响应,湖北、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多个省份延长春节假期或要求企业推迟开工时间,经济活动大量减少、经营主体受损严重,叠加中国被定义为PHEIC国家、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等影响,将对实体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冲击。与2003 年“非典”时期相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且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周期、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国际环境等均已发生较大变化,根据多家机构预测,此次疫情预计冲击集中在一季度,对于本年后3个季度的预期主要取决于疫情持续时间和政策托底的力度,年度GDP增速预计将影响0.3-0.5个百分点,降至5.6%-5.8%左右。作为现代经济命脉的金融业,包括银行业必然受到关联性影响,需要政策层面、金融机构和企业个体“共克时艰”,渡过难关,维护全年经济金融运行的总体稳定。

一、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金融业的影响分析


1.新冠肺炎疫情对银行业的冲击以间接影响为主,整体可控
根据“非典”经验,经济基本面和疫情持续时间是影响银行经营的重要变量。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经济增长大概率承压,将间接影响银行信贷需求和资产质量。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将对零售信贷需求、湖北等疫情严重区域信贷需求产生冲击,同时将加大部分受影响严重行业、中小微企业贷款以及湖北省域内中小银行业机构的资产质量压力。整体来看,银行业经营总体稳健,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仅疫情严重地区银行经营受影响可能偏大。若疫情能够得到快速控制,对银行业经营的影响将总体可控。

(1)2003年SARS对银行业经营的整体影响相对有限
2003年“非典”时期对银行业务的影响,仅为短暂性冲击。与其他自然灾害不同,SARS并没有破坏整体社会的物质基础,也没有扭转经济长期增长动能,更多的是心理层面的影响。同时,由于“非典”持续时间较短,影响最严重的月份只有4-5两个月,并没有大规模损害和改变投资需求,仅阶段性抑制了消费需求,因此对银行业整体冲击较小。从上市银行的数据看也印证了这一点,2003年中期,招行、民生、深发展A(后更名为平安银行)营收增速分别达到34%、66%和17%,并未受到“非典”疫情的明显影响。从贷款方面来看,2003年一季度,银行体系本外币贷款累计增加8513亿元,同比多增5022亿元,占2002年全年信贷投放量的80%;二季度“非典”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因贷款过快增长所产生的压力,但并没有抑制信贷的供给积极性,6月末信贷增速仍有23%,直到下半年央行采取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信贷增量才有所控制。从存款方面来看,“非典”对银行体系存款增长影响不显著,仅在4-5月出现阶段性的企业和居民存款少增迹象。主要是由于各地的隔离举措所引起的市场流动性不畅,居民外出到银行存储次数减少,持有现金备付增加所致。2003年二季度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增速23%,这一数字相对全年来说也处于较高水平。

部分“非典”疫情严重地区受到阶段性冲击。虽然“非典”并未造成全局性影响,但在局部上对金融活动形成了冲击。根据当时上市银行财报表述,2003年二季度,“非典”活跃地区(如北京市、广东省)银行业务受到一定影响,在“非典”疫情之后有所恢复。招商银行2003年中报对此表述为:“疫情的突发蔓延,对公司业务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特别是一些地处疫情重灾区的行部,受到的影响更大。例如,4月份本是北京分行对公业务的黄金时期,但受突发疫情影响,对公存款的增长态势受到遏制。6月份,非典疫情已经受到控制,全行各项业务很快呈现出恢复增长势头,预计下半年仍将保持良好态势”。民生银行同年中报则披露:“疫情对国民经济各方面产生影响,也对社会的金融需求产生影响。本公司主要分行所在城市都受到‘非典’疫情的严重冲击,二季度在业务推动、市场拓展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

“非典”促进电子银行业务驶入快车道。在“非典”防治期间,具有非接触型、离柜式交易的电子银行业务成为客户首选的交易渠道。“非典”促进了电子商务和网上银行的超常规发展,信息技术的潜力被发掘,更好推动了IT技术与金融服务相融合,并对未来银行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电话银行、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等交易方式被更多消费者认可和选择,相关支付业务飞速发展。2003年1~5月间,工商银行电子银行累计交易额同比增长2.9倍,建设银行个人网银交易金额同比增长5.6倍;2003年上半年,招商银行个人网银交易量同比增长66%。

(2)新冠肺炎疫情将对银行业信贷需求产生阶段性、局部性影响
根据“非典”经验,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在短期内将对银行信贷需求产生暂时性冲击,对疫情严重地区影响偏大。
对公信贷方面:2019年四季度以来,银行业新增对公贷款主要集中于与基础设施投资相关的交通运输、水利、公用基础设施等领域,以及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等。新增贷款的增长点与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部分相关,其中批发零售(占贷款存量的9.1%)、住宿餐饮(0.7%)、物流运输(8.6%)、文化旅游(0.4%)等行业受疫情影响偏大。从大中型企业贷款需求看,前期信贷投放较大的领域多为政府和准政府项目,1月份对公信贷“开门红”也主要投向这些领域。此类贷款政府具有很强的主导性,在当前全力对抗疫情期间可能会有所放缓,尤其是在民航、铁路等大中型交通运输行业,贷款需求可能受到抑制。但是随着疫情的逐步解除,预计传统“铁公基”领域的投资将再度启动,同时在公共医疗卫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信贷需求也有望启动较快增长。从工业企业信贷需求来看,工业增长的长期动力不会受疫情影响而改变,但疫情可能影响企业订单的签订和交付,增加库存或减少产量,区域人员隔离的政策亦可能造成产业链供应的不稳定,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短期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如果疫情持续时间较短,企业投资决策不会因为短期冲击而改变基本趋势,以计算机与通信产品制造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投资需求较为稳定,仍是下一阶段的中长期信贷投放的重点领域。

零售信贷方面:短期内,零售信贷需求可能因疫情而阶段性转弱,但拉长时间轴看,零售信贷仍然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回顾2003年“非典”时期,“五一”前后购房旺季的活动被迫中止,住房租赁行为被严格限制,新增个人住房贷款需求被延迟;但在另一领域,“非典”促进了个人出行方式改变,乘用车销售快速增长。“非典”之后,各类居民消费贷款快速增长。2003年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占金融机构新增贷款的40%左右,远大于当时存量房地产贷款占比的18%,2003年全年按揭贷款同比多增达到30%。“非典”并未改变居民购房和汽车消费快速增长的趋势。

从“非典”的经验看新冠肺炎疫情对零售信贷需求的影响,短期来看,预计新冠肺炎疫情快速扩散一方面将拖累房地产购买需求,加上中房协和各地政府要求房企暂停售楼处销售,由此可能造成2月份住房按揭信贷的增长压力。另一方面,新冠肺炎疫情引发居民对文旅、餐饮、教育、休闲娱乐等支出大幅度减少,推迟了耐用消费品购买,隔离措施减少了居民在外吃饭和出门购物休闲等活动,以信用卡为代表的消费信贷需求可能因此减弱。中长期来看,零售信贷仍然具有广阔的增长空间。

截至2019年末,金融机构个人消费性贷款规模达到45万亿元,其中按揭贷款30万亿元,其他消费类贷款15万亿元,消费信贷增速显著快于行业平均。进入2020年,1月份零售信贷增长良好,预计2月份阶段性偏弱,但全年增速预计仍高于行业整体。消费信贷由于“低风险、高收益”特征仍将受到金融机构青睐,按揭贷款和场景化特征突出的线上消费类贷款仍是投放重点,其贷款定价体系也有下行空间。但各银行也需及时做好信用卡等零售客户的摸底和合理延期还款安排,避免违约率短期内爆发式上升,影响整体资产质量。

新冠肺炎疫情将导致区域信贷和金融活动出现分化。借鉴2003年“非典”时期经验,在“非典”持续阶段,部分疫情严重地区金融活动将受到明显冲击,金融企业在业务推动、市场拓展、存贷款增长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受到影响。从区域信贷的形势看,2019年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同比增速10.9%,其中湖北省增速11.9%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从全国不同省份信贷增长和当前疫情病例分布情况看,经济活动、信贷投放与人口移动、疫情变化具有较强相关性。初步判断,湖北等疫情严重地区在疫情持续期间,金融机构金融活动也会因此受到较大影响,其经营行为、信贷收支和业务拓展会受到相应冲击。预计2~3月份,湖北地区存贷款增长可能出现明显落后。

(3)新冠肺炎疫情将加大部分银行的潜在资产质量压力
与2003年“非典”时期相比,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第三产业在我国经济增加值中的占比已经大大提高,而疫情着重冲击第三产业;二是2003年处于强复苏周期,当前处于弱企稳状态。因此,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对相关行业和地区的现金流构成较大挑战,进而增大部分银行潜在的资产质量压力。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小微企业影响较大,将加大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资产质量压力。目前,我国经济结构第三产业占比远高于2003年“非典”时期,占GDP比重从2003年的42%提升至2019年的53.9%。其中,第三产业中民营企业是主力,聚集了大量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本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旅游、交通、娱乐、零售、餐饮等第三产业受到最直接影响。当前,企业和商户正常的经营生产计划被打破,但工资、房租、利息、税收等刚性支出却并未停止。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受到较大冲击且相关影响已有所显现。其中,餐饮、娱乐、酒店等春节期间营收占全年比例较高的行业受冲击最为明显;全国因封路封村、交通大面积瘫痪、延迟开工等造成产业链断裂、原材料供给和消费需求不足的问题也比较突出,部分种植、饲养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损失严重;湖北等疫情较为严重地区的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流动性困难增加。中期看,若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随着企业复工及需求反弹,对小微企业的负面冲击将会逐步缩小。但如果企业复工节奏进一步受到疫情牵制,小微企业现金流枯竭压力将大大增加。中小微企业经营压力将逐步向银行资产质量传导。

湖北省内农商农信资产质量压力或将明显增加。目前,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湖北省占全国GDP比重为4.4%,其中旅游、餐饮、零售、交通、文化、教育、娱乐等行业受到直接冲击影响较大。湖北省内地方法人商业银行共有4家,分别是湖北银行、汉口银行、武汉农商和湖北省农信联社,财报数据显示,前三家银行的不良率分别为1.93%(2019Q3),1.99%(2019Q1),3.59%(2018N),湖北农信未披露相应数据。湖北本地法人银行机构总体不良率好于全国平均水平,位列全国前1/3,但中小企业信贷相对较多的农商农信机构可能因疫情因素而导致资产质量压力加大,抗风险能力相对偏弱。

新冠肺炎疫情对银行业资产质量影响预计总体有限。除湖北省外,从当前疫情蔓延的态势看,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流入量相对更大,新发确诊病例更多,但这些地区自身经济基础较好,企业自身活力也较强,预计疫情对这些地区内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构成较大幅度影响。整体来看,无论是“非典”还是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由于其不构成物质灭失,对经济的影响更多作用于恢复力强的第三产业上,待疫情得到控制后,这些行业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甚至还会因为补偿性效应而出现更好的增长,因此风险相对可控。但短期内,需要重视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小微企业和个人经营性贷款,需要金融机构与企业“共克时艰”。

(4)新冠肺炎疫情或将对银行一般存款增长带来一定冲击
对企业存款而言,由于旅游、交通等第三产业受损严重和各地的隔离措施所引起的市场流动不畅,企业将出现营收下降;而同期,人工、租金、税费、水电等固定支出以及企业用于采购医疗器材、药品的开支增加,造成利润减少和存款少增,这也将导致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幅回落。对居民储蓄而言,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应该是双向的。一方面,因部分企业和个人损失增大、收入减少,如受影响严重的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导致居民储蓄能力下降,对储蓄增长起到“拉下作用”。另一方面,消费需求减缓和证券分流势力较弱等,对储蓄增长起到了“推上作用”。如除一般日用消费品外,新冠肺炎疫情引起居民对消毒和保健用品的需求量增加,而对教育、旅游、休闲、娱乐、餐饮等开支大量减少,对许多大件耐用消费品购买推迟,从而导致消费减少储蓄增加。总体来看,疫情期内或对银行一般存款增长带来一定冲击。

(5)新冠肺炎疫情带来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短期明显减少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影院、餐饮、酒店、商场、旅游景点、各类交通客流减少,同此相关的支付结算业务将呈现几何级数的减少,银行从日常支付结算中获得的收入将实现锐减。正常情况下,“春节经济”会达成巨额的零售销售总额和旅游收入,背后是银行的支付结算收入,而今,这些都将划整为零。随着短期内消费力度的减弱,银行卡服务手续费收入等也将减少。

2.新冠肺炎疫情对非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影响
与疫情对国内实体经济带来的冲击类似,保险、证券、资管等行业经营环境也出现边际恶化态势,如保险、证券等行业线下营销、展业等活动短期受到抑制。随着国内实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中小企业经营形势有所恶化,非银行业资产端可能面临较大的资产减值压力。但辩证的看,股票市场短期大幅波动也为保险、券商、资管等非银机构布局优质股权、逐步加仓提供良好时机。据悉主流保险机构近期已投入约百亿元保险资金抄底入市。同时,一些行业在疫情危机中也催生出长期业务机遇,为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对与疫情关联更为密切的保险业务而言,便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方面:一是疫情虽在短期内增加保险公司的赔付支出,但将在长期内刺激健康险的发展。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自我防范意识,而且增强了对健康风险的保障意识,其直接表现便是寿险业务特别是健康险业务的迅速增长。以“非典”时期的深圳为例,1-4月份,寿险业务增幅为42.38%,而健康险同期增长126.06%,高出寿险整体增幅83个百分点。1-4月份,健康险同比增长率呈逐月上升态势,依次为:84.73%、96.33%、103.32%、126.09%。而且此次疫情由医保和国家财政政策兜底,保险业理赔支出虽然增加,但疫情带来的一次性理赔支出金额有限。根据财政部门最新数据,国内各级财政累计下达疫情防控补助资金470亿元,主要用于患者救治等支出。二是将推动新险种的开发。当年“非典”疫情发生后,各保险公司根据监管指示精神,既从市场需求出发,又从稳定社会、造福人民考虑,积极开发与“非典”相关的保险产品。据不完全统计,短短几个月共推出“非典”相关的产品20多种,产品开发速度之快、审批效率之高前所未有。此次疫情爆发后,或将推动新一批保险产品的开发,活跃丰富保险产品市场。此外,保险业在人们心目中的认知和形象也将得以提升,保险资金有望进一步扩充,这一优质机构投资者的成长壮大也将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稳健发展。挑战方面:一是因线下营销受限,寿险新单业务或下降。“非典”时期,从2003年2月开始,深圳市个人寿险新契约业务环比和同比增长率均出现逐月下降趋势,尤其以4月份最为明显。2-4月份深圳个险新单业务环比增长率依次为29.04%、15.05%、-50.25%。二是疫情对其他一些行业的冲击将间接影响到相关保险业务的发展,如航空意外险和运输险。总体来看,此次疫情将对保险业上半年业务推动产生短期负面影响;疫情过后,保障意识的提升将会对保险产品销售产生强烈需求进而带来保费展业出现改善;长期来看,疫情等突发事件的爆发,将为保险业带来更广阔的展业空间,并进一步催生大众健康保障和多元化资产配置意识。

对证券业而言,疫情对券商板块全年行情的影响或不显著。目前,本轮疫情应对措施已基本到位,通知、休市、检查悉数落地,较非典期间的通知更加具体,有助于各项防疫和市场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是预计经纪、两融业务的影响局限于休市当月,非现场交易走向优化。截至目前,国内绝大多数证券交易已通过线上进行,多家券商借助本轮疫情事件,推出线上服务指南,面向投资者宣传非线下交易及办理业务,因而营业部延长关闭时间不会对股票交易额产生显著影响;结合“非典”经验,预计本轮疫情对券商经纪、两融业务的影响将局限于2020年2月之内。同时,本轮疫情实质上也是各家券商展示自身线上交易产品的契机,预计证券公司非现场交易将由普及走向优化,系统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新型服务业态及高效率、精细化流量运营;证券公司或加大金融科技投入,更加重视投资者的线上体验。二是当前疫情影响400多家 A股上市公司股东大会正常开展,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短期受阻对券商开展投行、并购重组等活动也带来较大挑战。预计投行业务短期受到较大冲击,剩余影响在年内缓慢兑现。三是参照“非典”经验,预计本轮疫情前后,证监会的各项工作仍将按照“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十二条”的部署有序地推进,证券业尤其是龙头券商,仍将从鼓励宽松创新的监管政策中受益。

二、疫情将对金融市场产生短期冲击,中长期主要取决于基本面


从2003年SARS的经验来看,疫情对金融市场更多是中短期冲击,尤其是本次疫情升级及最恐慌阶段大概率在春节期间,因此经历节后开盘的价格大幅调整后,绝大多数悲观预期可能将一次性在价格当中得到充分反应。长期来看,金融市场走势仍主要取决于基本面。

1.对股市影响:短期冲击不可避免,中长期迎来修复上扬
资本市场短期冲击不可避免。此次疫情快速扩散通过影响市场参与者预期、经济基本面等多种方式对市场运行带来负面冲击。国民经济暂时处于冷冻状态势必在资本市场领域有所反映,预期与现实的负向反馈机制带来市场恐慌情绪的放大和扩散,进而对资本市场发行、交易、运营等各环节都带来重大挑战。短期来讲,疫情发酵扩散对资本市场冲击较大。经历春节假期休市后,A股以大幅低开的方式迎来“开门黑”行情,主要指数继续大幅下挫,恐慌情绪弥漫市场;截至2月3日收盘,28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全部下跌。多数个股以跌停报收,涨幅中位数是下跌10%。全市场跌停股票家数约为3164只,在全部3775家上市公司中,占比约为83.8%。近五个交易日,万得全A、上证50、中小板指、创业板指、中证500、中证1000、上证综指、深证成指、沪深300等主要指数分别较前期下跌11.09%、10.68%、9.52%、7.08%、10.87%、11.55%、10.69%、10.72%、11.23%。

中长期市场将迎来修复上扬行情。此次疫情对股市的影响仍取决于疫情的发展演变以及对经济的实质性影响。后续如果疫情得到扭转,则会回到本来的运行轨道;如果继续恶化,则会放大市场波动。春节前,股市已经处于日线级别的调整态势,疫情的扩大则放大了市场波动。政策变热和市场变冷是判断疫情对市场运行最终影响的两大考量维度。伴随市场内在调整结束和疫情得到控制,市场将出现反弹走势,但中长期仍取决于经济基本面变化和政策偏好等方面的走势。逆周期调节力度加大和资管新规执行等监管政策边际宽松变化将对市场运行带来积极力量。

2.对债市影响:短期冲击为主,中长期将回归基本面
1月中旬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市场避险情绪持续发酵。受恐慌情绪、疫情对经济有所冲击的预期以及货币政策宽松等因素影响,节后首个交易日利率债收益率快速下行。但疫情对债市的影响以短期冲击为主,中长期债市将回归基本面。

新冠肺炎疫情已成为当前债市的主线。一般而言,传染病等疫情对债市的影响有两个途径:一方面消费和生产活动受到抑制,从而弱化经济增长,利好债市;另一方面,恐慌情绪将对股市产生冲击,降低市场风险偏好,从而利好债市。1月21日,新型肺炎疫情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此后3个交易日内,10年期国债和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加速下行,分别下行8BP和11BP,其中十年国债收益率在春节前已经突破3%的关口。2月3日为节后开盘首个交易日,受疫情恐慌情绪、央行调低OMO利率10BP等因素影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继续快速下行约16BP,目前在2.8%-2.85%之间。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7天期OMO利率2.4%的利差仅为40BP,预计国债收益率的短期调整已经到位。

新冠肺炎疫情将对债市产生短期冲击,但并非影响债市的长期因素。短期来看,疫情通过弱化经济增长、加重恐慌情绪等两个途径对债市产生影响,成为债市的短期主导因素。从SARS的经验来看,2003年二季度宏观经济增长格局完全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所打断,生产和消费活动都受到抑制,前期经济良性恢复的预期弱化,经济出现了阶段性较为明显的回落。4月中旬直至5月底,债券市场基本被疫情负面冲击经济的预期所主导,利率呈现下行态势,十年期国债利率从4月上旬约2.90%回落到5月底的2.70%附近。中长期来看,一个经济体系的生产取决于资本、劳动、自然资源、技术进步等基本的经济要素,疫情不是经济内在的生产要素,一般情况下也不改变生产要素的存量,因此中长期对经济和债市的影响较小。从2003年SARS的经验来看,伴随着2003年5月底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中国疫情解禁令的发出,市场对SARS冲击国内经济的担忧也随之终结,最终经济继续按照原有路径演绎,债市也回归经济基本面、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影响因素,债市收益率三季度开始大幅上行。

疫情发展节奏将成为债市拐点的主要影响因素。疫情发展所处的阶段对债市的影响大为不同。首先,疫情的恐慌阶段最有利于利率债。在疫情发展的恐慌阶段,投资者对于宏观经济悲观预期、避险情绪等集中发酵,风险资产承压,利率债等无风险资产最为受益。例如,在2003年SARS期间,恐慌情绪直到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SARS的致病原为一种新的冠状病毒才开始蔓延,利率随即出现快速下行,随后到5月初开始,疫情出现小幅回落,恐慌情绪缓解,利率结束下行。本次春节期间,新冠疫情恐慌情绪明显发酵,美国、欧洲、香港等国家股市大跌,利率也出现了明显下行,预计春节后国债利率也将出现下行。其次,一旦新增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出现拐点,市场情绪将快速恢复,此后将回归基本面等其他因素,正月十五前后和2月底是两个重要观察窗口。按照2003年SARS的经验,一旦新增确诊病例大幅放缓,甚至低于治愈病例,意味着发病人数减少,疫情开始边际弱化,此后债市回归基本面等其他因素。就当前新冠疫情而言,部分专家学者认为,本轮疫情将在正月十五左右出现“拐点”,该判断能否被验证将决定疫情走势和损失程度。若正月十五左右“拐点”如期出现,则恐慌情绪有望明显缓解,叠加彼时集中开工的影响,利率在快速下行之后将面临一定的上行压力。若正月十五左右“拐点”并未出现,叠加之后的返工潮,则恐慌情绪可能进一步加剧,2月底可能成为另一个关注点。同时,需要关注宏观政策的对冲,尤其是3月初两会政策的调整,诸如赤字率提高、专项债额度提升等。因此,短期冲击后债市走势需关注“两个时点、三个指标、一个政策权衡”。两个时点分别是:第一个时点是正月十五左右,春运疫情扩散效应充分体现,需观测疫情能否如期见顶回落。第二时点是2月底时点,需观测返工潮会否引发第二波扩散,尤其是一线大城市防控成效。顺利度过这两个时点之后,疫情行情可能将结束。需要观测的三个指标分别是新增确诊病例何时快速下行、疑似病例作为确诊病例的领先指标何时出现拐点、治愈病例何时超过确诊病例。一个政策权衡:疫情冲击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码应无悬念,但财政加码力度如果超预期,会一定程度制约利率下行空间。

整体来看,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近期利率债收益率快速下行,绝大多数悲观预期已经迅速在价格当中得到相对充分的反应,此后利率走势将跟随疫情的变化节奏起伏,需关注“两个时点、三个指标、一个政策权衡”。中长期来看,传染病疫情本身的生命周期决定了其对债市影响的持续时间并不长,疫情恐慌情绪缓解之后,债市将回归基本面等因素。对信用债而言,宏观弱复苏遭遇疫情强干扰,企业经营压力增大,信用风险有所提升,信用利差或将走阔。

三、货币政策研判:宽松延续、定向支持、降成本与结构调整

1.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此次疫情的爆发必然冲击到一季度经济运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或将遭遇规模、时滞、效力的瓶颈,因此货币政策难以缺席,央行将在延续货币政策宽松态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一方面,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常备借贷便利、再贷款、再贴现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提供充足流动性,保持金融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另一方面,将降准和定向降准等总量性工具部分前移,释放市场流动性,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此外,提升对于银行超储率透支的容忍度,以应对疫情对流动性的冲击,确保银行能够有效满足各项支付需求。

2.增加定向结构性支持力度,缓解疫情造成的冲击
政策定向结构性的支持主要表现为:其一,通过专项再贷款形式向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医用、生活物资生产等与疫情防控相关的行业;其二,对于疫情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完善续贷政策安排、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其三,对于受疫情影响较大而出现还款困难的中小微企业适当予以展期或续贷,并在信贷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向疫情防控一线相关单位和工作者、接受治疗或隔离人员以及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人群,灵活调整住房按揭、信用卡等个人信贷还款安排,合理延后还款期限;其四,将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等方式加大对城商行、农商行等中小银行支持力度,引导其提升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

3.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引导融资成本下行
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是利率市场化的实质,在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政策红利呵护之下,LPR大概率会下调,但在疫情局部爆发引发巨大的负面影响下,为企业降成本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提升。需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在保持流动性平稳基础上,推动贷款利率下行。另外,LPR改革后,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提高,存款基准利率还将长期保留,继续发挥存款基准利率作为我国利率体系压舱石的作用。但若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或会考虑适当下调存款基准利率,改善银行负债成本,带动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下行。

4.密切关注经济金融发展态势,加强对货币信贷的跟踪监测
此次疫情的局部爆发引发实体企业停工停产,生产、销售及物流运输等活动受到较大影响,为防范疫情对银行信贷需求产生的冲击,避免因出现大量企业资金链断裂进而引发的信用收缩风险产生连锁反应,监管层必将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维护经济中长期稳定。下一阶段,政策层或将继续通过定向降准或MPA考核等工具加大对小微、民营企业及新型基建、智慧城市、医疗保健、数字经济、高端智能制造、批发零售等领域的支持力度,促进经济新动能的增长,维护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但同时,也将密切关注经济金融发展态势,加强对货币信贷的跟踪监测,警惕因部分行业、部分地区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可能加剧的结构性失衡。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