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科技 > 正文

刘连舸:中国银行的金融科技创新与数字化战略

2020-02-07 19:42:28  来源:金融电子化

摘要:面向金融界科技人员、业务人员,在金融信息化建设中,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科技人员和业务人员提供交流的园地以及了解科技应用的窗口,为读者提供金融信息化发展最前沿的各类知识和信息。
关键词: 金融 创新 数字化
面向金融界科技人员、业务人员,在金融信息化建设中,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科技人员和业务人员提供交流的园地以及了解科技应用的窗口,为读者提供金融信息化发展最前沿的各类知识和信息。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快重塑世界,世界经济新旧动能加快转换,科技竞争日趋激烈。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浪潮席卷而来,以迅猛态势改变金融行业生态和服务模式。中国银行正在打造科技创新引领能力,全面推动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绝不单是银行的科技能力提升,而是核心业务的根本性转变。制定数字化发展战略需要明确关键能力要求,思考与自身匹配的战略模式,并持续推进战略的落地实施。

金融科技发展呈现三个趋势

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技术应用从原来技术作为支持手段转到引领创新,要求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这对于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服务品质和效率、加快金融数字化和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金融科技发展呈现三个趋势:

一是金融科技应用推动了金融服务的创新与重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在投资顾问、智能营销、风险防控等领域全面深化应用,使服务长尾客户成本大幅降低,智能风控手段实现了风险防控和客户体验的“双提升”。区块链技术引发广泛关注,中国数字货币研究应用也在提速。金融机构积极搭建安全可控的云服务平台,提供中小微“云化”综合金融服务方案。金融、科技之间的交叉结合催生出大量新金融业态,进一步推动了金融科技的发展。

二是行业格局从竞争竞合到融合共赢。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步伐加速,通过建立科技公司加强自身技术研发实力,并建设灵活的体制机制与外部科技企业加深合作。科技企业开始关注在创新、技术、数据等方面开展B端科技赋能,金融机构也在积极打造“开放银行”,与合作伙伴共建场景生态,积极开展多平台接入、全场景营销,拓展新的获客渠道,寻找新的发展引擎,助力实体经济数字化发展。

三是监管态度从密切关注到鼓励创新。金融科技具有跨行业、跨领域、跨地域等特征,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给金融业带来了一定风险,监管科技(Regtech)正在成为金融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经验看,各国监管部门都在积极探索,以合规为底线,力求在鼓励创新和防控风险之间寻求平衡。美国主要以功能性监管为原则,注重金融消费者保护;欧盟注重强化数据保护,充分挖掘数据价值;英国是探索金融科技监管的先锋,开创性地提出监管沙箱等措施。近年来,我国先后出台《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等政策文件,为金融科技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增强了行业发展信心。

金融科技对金融业的影响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金融科技蓬勃发展,全球范围内金融科技的投融资额迅速增长。在驱动全球金融格局演变的众多因素中,金融科技成为各国共同高度关注的新因素和新变量。

第一,金融科技有助于推动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所有金融机构共同关注、共同推动的行业趋势。拓展金融服务的边界,提高金融供给的效率,拓宽金融机构的发展空间,已成为金融机构的重要战略选择。金融科技简化供需双方的交易环节,降低资金融通边际成本,开辟融达客户的全新途径,推动金融机构实现服务模式创新、业务流程再造、运营管理变革,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为金融业转型升级持续赋能。例如各大银行都在加大企业手机银行建设用于服务企业,对于中小企业、初创企业来说,线上服务能更加便捷的满足企业需求。

第二,金融科技有助于推动普惠金融发展。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应用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的一把金钥匙。通过线上服务、生物识别等便利化服务,同时通过引进海关数据、工商数据、税务数据等第三方数据建立模型,提升风控能力,使业务能覆盖到更多的中小企业,促进普惠金融加快发展。应用线上模式促进中小企业、中小客户以及初创企业融资,是突破物理网点局限、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新途径。

第三,金融科技有助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通过内外部数据建立前置风险监测和预测系统,能更加有效地甄别风险交易、异常交易,将原有的事后监控转为实时的、事前的监测,可以极大地提升风险动态感知能力和管控水平。中国银行利用实时分析、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结合内外部数据,通过对客户、账户和渠道的综合分析,构建了覆盖实时反欺诈、智能反洗钱和全面风险管理等领域的全方位、立体化智能风控体系。其中,基于机器学习平台构建的“网御”实时反欺诈平台,已支持各渠道高风险交易的事中风险防范。

中国银行金融科技实践

目前,中国银行正通过数字化转型推进深层次、系统性的变革,用数字思维重塑业务和服务流程,将数字化基因注入百年中行的血脉,转化为场景、智能、开放、创新、敏捷的数字化银行。

一是场景化银行。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居全球第二,占当年GDP比重达34.8%。通过“场景+金融”模式,银行与数字化时代经济转型的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与服务实体经济、金融供给侧改革相呼应,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优质服务。中国银行将场景生态建设提升到全行战略高度,明确将跨境、教育、运动、银发作为战略级场景,引导全行服务逐步向场景化转变。

二是智能化银行。借助大数据、机器学习、生物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银行可以深入分析客户行为和风险偏好,打造差异化、智能化的金融服务产品,提升客户体验。中国银行研发了中银慧投、量化交易、中银企E贷等一系列智能化金融产品。中国银行的“网御”实时反欺诈平台,实时监测交易,拦截可疑交易累计金额118亿元。2019年5月,中国银行“5G智能+生活馆”全新亮相,这是业内首家以“5G智能+”为主打概念的新网点业态,可以提供线上线下相互协同的智能化服务。

三是开放型银行。金融服务作为一种基础服务,存在于“无形”又无处不在。目前,商业银行纷纷与互联网巨头及政府机构合作,借助金融科技云和特色金融服务的能力输出,嵌入场景生态,促进金融服务开放。在2013年,中国银行就投产上线了中银开放平台,通过接入第三方合作伙伴服务,向用户提供安全、稳定、简捷的接入服务,构建用户、开发者、银行互利共赢的“金融生态圈”,打破传统金融行业的服务边界。

四是创新型银行。银行要建立创新授权、试点容错、创新激励、量化考核、差异风险管控等创新体制机制,发现和培育创新人才,并通过市场化运作机制,引入金融科技创新力量。2018年11月,中国银行在新加坡成立首家总行级创新研发基地,目前正在抓紧推进雄安创新研发基地建设。2019年6月,中国银行在上海成立中银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这些都是中国银行加快金融科技创新、推进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目的就是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激发活力、敏捷反应、重点突破,加快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

五是敏捷型银行。客户的需求日渐呈现出个性化、特色化和定制化的趋势,银行对客户需求的响应时效、响应能力和服务水平等方面有了更高的标准。中行正在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敏捷反应水平,包括:以组织架构创新为基础,强化跨条线统筹协同,建立敏捷柔性的跨部门项目组,激发组织活力,促进高效沟通;以技术创新为手段,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应用,提升银行敏捷反应、捕捉机会、快速行动的能力。

未来展望

中国银行在加速推进金融科技发展,使金融科技这一最大变量成为金融业发展的最大增量,积极把握全球金融变革机遇,提升中行的金融科技水平。

第一,把握技术发展趋势,充分研究金融科技。信息技术从最初的萌芽到热炒,到最终实现大规模产业化运用,一般需要5—10年的发展周期,期间需要不断进化革新、逐步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目前广泛运用的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已是相对成熟的技术,银行的转型变革应始终坚持把握大势,对基础性、创新性技术进行前瞻性研究,才能真正掌握数字化转型中所需要的技术,构建自身可持续优化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跨界合作、建设融合型实验室等方式,持续跟进新技术发展,提前布局未来。

第二,守好金融安全底线,合理规范金融科技。新技术的应用创新本身就具有风险,其应用的范围越大,所承载的数据越多,产生的影响就会越大,需要合理选择稳定可控技术,并建立相应的风险隔离机制。在充分运用数据提升金融服务能力的同时,也必须关注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中国银行已组建专门的机构,将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纳入银行治理范围进行统筹管理。

第三,促进金融开放合作,推动金融科技共赢。在数字化时代,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及衍生新的商业模式,开放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属性。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已成为当前金融创新的重要方向。中国银行将秉持开放的心态,拥抱开放,拥抱合作共赢,拥抱已经有的、共同的、先进的技术应用和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服务。

第四,坚持金融变革转型,提高金融科技质量。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在此期间,金融服务供给侧输出能力至关重要。传统金融机构必须保持战略定力,快速迭代,直面挑战,把握机遇,坚定不移推动数字化转型和配套机制体制变革,不断适应数字化时代高质量发展要求。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