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科技 > 正文

隐私计算首次纳入金融科技产业图谱

2022-01-25 15:12:31  来源:

摘要:当下,隐私计算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首次将隐私计算与金融IT、平台科技、助贷科技等列为金融科技关键应用技术。
关键词: 金融科技
  当下,隐私计算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要趋势。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科技发展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首次将隐私计算与金融IT、平台科技、助贷科技等列为金融科技关键应用技术。
 
  《报告》指出,当前金融数据融合趋势日盛,安全保护呼声渐涨。作为有效解决数据融合过程中数据隐私保护问题的技术手段之一,隐私计算日趋成为金融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石。
 
  据悉,该《报告》是金融科技领域极具行业影响力的专业著作之一,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项目标识”,由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中国金融电子化公司、金融信息化研究所、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联等机构参编,全面回顾了过去一年我国金融科技领域的政策、理论、技术、应用现状,为政策制定者与管理者、IT技术人员和对新技术有巨大需求的行业,特别是金融行业从业人员提供系统专业的参考。
 
  金融数字化转型中场战事,数据挑战涌现
 
  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行业处于数字化转型关键时期,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服务迎来新的挑战。
 
  金融创新发展始终离不开数据的有力支撑。当前,基于数据的应用正在从“单点应用”转“体系贯穿”,数据生态逐步转向“开放合作”。与此同时,金融机构也无时不面临着数据资产管理难度大、外部高质量可用数据短缺、数据价值挖掘不充分等新问题与新挑战。
 
  原因在于,金融机构数据资产管理工作多由单个部门负责,受限于部门权责边界,难以对行内数据资源进行全口径、全周期的有效管理,致使数据散落于不同系统、业务部门或法人机构,亟待破解生态内外“数据孤岛”问题。另外,数据资产开发者和金融机构间缺乏安全有效的数据协作和流通机制,使得数据资源使用率不高,数据价值难以充分体现。
 
  《报告》指出,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在不落地、不存储、不留痕、不出域的基础上进行整合,既可发挥数据生产力,实现数据对于金融科技创新的“倍增作用”,又能充分保护消费者数据隐私,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激活数据要素价值隐私计算被编入报告
 
  今年《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落地。日趋严格的数据合规监管以及日益旺盛的数据融合应用需求催化下,隐私计算技术因能够有效实现数据的共享流通和协同应用、激发数据生产要素价值而备受关注。
 
  因此,《报告》首次将隐私计算与平台科技、金融IT、助贷科技、网络安全、智能风控、监管科技、智能网点共同列为金融科技应用场景关键技术。微众银行、百度、京东科技、中科金财、星云Clustar等在隐私计算领域技术实践领先企业入选《报告》金融科技产业图谱。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多份权威行业报告将隐私计算列为金融机构应关注的重要技术趋势。当前,隐私计算在普惠金融、联合风控、反欺诈、银企对接等多个细分业务场景提供技术支撑。业内预计,随着隐私计算的普及和数据融合需求的进一步释放,该技术在金融定价分析、运营管理、业务流程优化等场景也会出现相关应用。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wangxu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