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转型 > 正文

平台经济是过程而非原因,模式虽好,但不要贪杯

2016-12-05 09:52:52  来源:钛媒体

摘要:如果不审视产品的发展,不问市场需求,把经营全寄托于平台经济模式之上,这就不是什么数字化发展的契机,而成了对“平台经济”这四字鸡汤的心瘾。
关键词: 平台经济
\

  转型,尤其是向平台经济转型,在这几年,似乎成为了中小型企业向大型企业发展的惯常路径,且大有愈演愈烈的态势。传统业务的经营,转向平台经济的生意,似乎就能斩获数字化发展的契机;而遇见的艰难险阻,多被看成是转型路上的必经考验。然而,我们有必要在火热的平台经济概念中,停下来稍问两个问题。一是,向平台经济的转型是不是契合当下市场发展的时机?二是,企业的平台经济玩法,有没有其它特定的前提条件?

  和比喻象征的写作手法一样,我试图为抽象化简的平台经济概念,找到放大或缩小版的沙盘模型。

  如果说“平台经济”意味着一种虚拟或真实的交易场所的抽象,那么“城市经济”作为经营活动发生的来源地,因其有着对“非自营业务”的供求关系进行撮合的特征,便与“平台经济”有着轮廓上的神似。研习“城市"这个大平台的历史,也许就能从宏观层面给我们新的灵感。

  因此,在思考平台模式和企业发展的关系之时,我们不妨先将“平台模式”抽象为“城市经济”,如若此般,我们便将平台经济类比为了“城市化”的目标,而地方经济借城市化进程寻求增长,便可类比为对平台型经济的转型需求。

  那么,想要明晰城市经济这个平台的价值和方向,我们就有必要先回顾一下恩格斯在城市化问题上的经典论述:

  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面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村镇。他们都有一定的需要,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还须有其他的人。于是手工业者、裁缝、鞋匠、面包师、泥瓦匠、木匠都搬到这里来了……于是村镇就变成小城市,而小城市又变成大城市。城市愈大,搬到里面的就愈有利……这就决定了大工厂城市惊人迅速地成长。

  他形象化地说明了城市化进程之中,人口的增加是其至关重要的因素。

  在《世界的演变》一书中,作者也写道,19世纪时,各地超级城市数量凶猛增长,它得益于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工业革命释放了大量剩余劳动力,并将这些劳动力不断推向都市聚集。

  城市的发展得益于工业化产品和人口的发展,而不是相反。这或可表述为,“平台经济”(城市)源于“市场”(工业化)和“产品”(人)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为我们留下的最直接有力的参考。

  放眼当下互联网世界,容易看到的,是电子商务或共享经济在平台玩法中的叱咤风云,这也常被当作平台经济可以助推公司业务增长的直接证据;但是,如果有以上城市化历史作启示,再去探究平台自身发展的历程,我们仍会发现结论与之恰恰相反:和城市经济源于劳动力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一样,平台经济,只是产品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自然过程,而不能被当作原因。

  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中,搜索入口、社交入口相继完善,有产品脱颖而出,逐渐强大和丰盈,助推着自身向前继续迭代演变。于是用户流量在此聚集和沉淀,为背后的企业提供了在平台中纵横捭阖的思想启示。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流量的先行收集作准备,就来探寻平台经济的行业理念,将是何等的悲壮——

  关于此,互联网的世界里倒是已有先河。在这个大多数人都在对外宣扬“产品为王”的年代,太多产品的生与死,却分明在给我们上着一堂关于“流量为王”的教学课:

  国内第一个电子商务平台8848,所想创建的平台经济,并没有成就其征服互联网的美梦——为了上市需要,8848先后放弃B2C和B2B业务,转向系统集成和电子政务。

  不到两年,8848迅速走向死亡,其核心原因自然不是“平台经济”有问题,而是出在用户数量上:PC互联网时代的8848,没有去切受众更广的B、C端用户,而是选择了流量少难公关的政府业务,失败便多少有了些“在所难免”的意味。

  倘若产品发展完善,以C端、B端的用户流量和技术积累为基础,再打向其它领域,虽然仍不一定成功,但失败的概率却一定会减小。这正如王峻涛事后所言,8848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不做网络销售了”。

  站在这个意义上看,如果流量的汇集,是产品获取市场肯定和成功的标志;而又只有市场的需求和产品的发展才能带来必要的流量,那么,我们就推演得出了平台经济特殊的前提条件——产品和市场都必须发展到足够成熟。

  平台死去的思考

  “平台经济”字字闪耀,容易让人迷醉在商业模式的遐思中,而忽略了“自身产品是否处在合适的阶段”这个关键问题。没错,打造平台经济,首先要关注的就是当前产品的流量规模,是不是到了足以支撑平台玩法的量级。这既要包括自身用户的体量,也要把当下市场的流量水平考虑在内。

  市场的成熟,助推着产品的发展,这才是成就平台经济的充分条件。

  比如,当我们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感受着出行领域的便利时,不应该忘了无论Uber还是滴滴,都非市场的先入者。在滴滴掀起的“出行大战”开打的当年,国内至少有数十家以上的打车应用公司,所有人无不把平台经济奉若神明,却大都败在了滴滴的麾下:

  相信程维自己也承认,滴滴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感谢大数据的应用、云计算技术的成熟、移动互联网大规模的普及——即便平台型的市场策略有多么成功,产品打磨得有多么完美,都只能算作锦上添花;如果没有移动应用产品的发展,投出的钱就不会花得如此值当,也就不可能成就其平台经济的梦想。

  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来得早不如来得巧。把这句话放在互联网平台经济的逻辑里,一样是至上圭臬。

  在“共享经济”出现的早期,“短租平台”概念就已然出现。最早在中国市场提供短租房分销服务的,是PC时代的网站“爱日租”。但其在烧完千万美金之后便草草收场。失败的原因很简单,他们的服务在那时根本赚不到钱。

  有意思的是,爱日租的联合创始人在前几年还曾通过“优美家”卷土重来,打的还是短租房源平台的概念,试图让这个曾经的梦想再次起航。虽然“优美家”也远算不上成功,但相比于之前的惨败,它却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依赖自身盈利实现缓慢的增长。

  至那时开始,国内各类短租平台也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今,当酒店住宿都不断下沉布局之时,当短租服务也已成为中国国内房源平台竞争的参考标的之时,市场证明着这个点子并不坏,只是唯有恰当的时机,才能支撑机会之门的开启。

  与之相似的,是90年代末期的美国与2010年左右的中国所兴起的团购大战。大浪淘沙的市场,留下了“团购平台”的胜者加冕,但恐怕那些夭折的团购网站,最饮恨的并不是竞争对手的强大,而是过去的日子里,自身产品的发展始终无法拿下更多的未成熟市场——这意味着花掉的钱,大部分只是在做“市场教育”的工作。

  只有当移动互联网的春风渐起,互联网营销开始成为线下商户慢慢接受的概念,团购平台方才会露出它的真容。留下的团购平台,大可高谈产品策略论,但唯独不能不感谢自己——不管是出于偶然还是有意,对“时势造英雄”的市场,作为成功者的他们,有着堪称敏锐的嗅觉。

  产品的平台心瘾

  产品发展于平台模式,如顺水推舟,畅行自如。

  一如微信。这个如今已成为腾讯七大事业群之一的巨无霸,我们看得到它在打造社交平台、支付理财平台,内容创作平台上的赫赫战功。却不能忘了,当初这个1.0版本还无语音聊天的产品,每走一步都有着对产品平台化的克制。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微信的平台经济是被用户需求推着向前打造的——产品的夯实带来流量的沉积,内容分发成为用户在使用产品进行日常社交之外,获取信息的潜在需求,才创造了“微信公号”这一内容平台的模式。而这五年来,微信产品逐渐丰盈完备,产品旗下的各类平台经济玩法也已加持一身,却少听见异议的声音,就好像这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一步一步,才能实现我们心中平台经济的夙愿。反之如近来支付宝的社交化,仓促上线的“圈子”功能,将用户分级、内容变现、好友关系一齐整合其中,推向市场。苦功有了,却多收到调侃和批评。虽然社交平台是阿里押注未来的重要筹码,但从支付平台切入社交平台,产品不仅需要做好“圈子”的运营和管理,还需要整合社交关系功能,转变用户对支付宝的工具印象,这些都不是一步即可实现跨越的工作。

  但是,支付宝好歹有这么多年发展积累下来的用户量做支持,而那些传统企业,在缺乏互联网阵地的用户的情况下,动辄就要转型切入平台经济,这与创业场上还在以求杀入熟人社交平台的初创公司,又有多大区别?

  如果业务的萎靡能促使我们去思考转型升级,这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不审视产品的发展,不问市场的趋势需求,把经营的改善全寄托于平台经济模式之上,这就不是什么数字化发展的契机,而成了对“平台经济”这四字鸡汤的心瘾。

  平台经济虽好,可不要贪杯。

        原文链接:http://www.tmtpost.com/2539621.html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