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转型第一步:除了注重社交,还要自己生产手机
国美转型第一步:除了注重社交,还要自己生产手机
2016-12-21 16:31:48 来源:钛媒体抢沙发
2016-12-21 16:31:48 来源:钛媒体
摘要: 除了将原有线下在做的维修、保养、清洁家电等服务更多转化到线上外,国美也在尝试通过“美店”这种微店形式,吸引更多消费者分享感兴趣的产品、组建圈子以及出售产品。
关键词:
国美
转型
在互联网电商的冲击下,作为传统企业,国美正式来到了“而立”之年。
与热衷于互联网转型的老对手苏宁不同,这位国内家电零售业巨头反而对待互联网一直都是谨慎的观望态度。但现在,国美认为自己已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终于踏出转型的第一步。
近日,在国美控股集团30周年庆典上,创始人黄光裕的夫人杜鹃公布了未来国美发展的新战略:即建立以用户、产品、平台、服务、分享体验、线上线下融合为导向的“6+1”社交商务生态圈,打造新的零售格局。
融合线上线下的新零售转型
根据国美拟定的一系列新阶段的“计划书”显示,国美融合线上线下的新零售转型主要在于第三个方面:
一是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了调整
国美控股集团目前已有的线下零售、互联网生态、智能家居、智能手机、金融投资、房地产六大产业板块首次对外正式亮相。其中互联网生态引人注目。
国美集团将旗下国美在线、国美海外购、国美管家等公司进行了整合,成立了国美互联网生态(分享)科技公司。国美电器CFO方巍同时兼任此公司的CEO。方巍表示,整合的目的在于将原有国美各自分散的业务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强链接”体系,最终让国美打造一个“社交+商务+分享”的生态圈。
原国美旗下美信公司CEO宋永柱被任命为总裁,向方巍汇报。原国美在线CEO李俊涛担任国美集团高级副总裁。
二是推出了“国美Plus”
这是一款类似于微店的APP,杜鹃和方巍“社交+商务+分享”的生态圈梦想主要就靠这款APP来承载。
除了可以直接开店外,这个App增加了圈子、IM群聊等社交功能。按照国美的设想,希望通过社交的方式形成以国美Plus为主流的线上入口端,以门店作为线下入口,实现线上线下全渠道闭环。
三是推出国美自己的手机产品
国美智能手机总裁沙翔透露,国美将在明年第一季度发布自有品牌手机。他表示,国美手机将主打信息安全,配备指纹、虹膜双识别,在软件上将采用Android与自有TEE双系统。主要卖点是存储与系统分开,采用虹膜生物识别及低压快充技术。
这家公司认为,手机技术中最重要的芯片技术,为此已和国内最大自主芯片提供商紫光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同时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开发国美自主的安全系统。收购的德景可以在设计制造供应链方面提供支持,而国美门店及线上平台则负责渠道拓展。
手机是国美进行转型的一个尝试,但是从目前的市面上看,将安全性能作为王牌,前有金立,后有360。想在已经竞争成为红海的手机市场上取得一席之地,国美的手机路漫漫其修远。
正在搭建社群平台,来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
国美电器成立于1987年1月1日,在创始人黄光裕的带领下,国美从一家不足一百平米的小门店,逐步搭建了“直销式”家电营销模式,并最终成为首个在香港上市的内地家电连锁企业。
2004年至2010年,可以说是国美最辉煌的6年,期间合并了永乐、大中、三联商社,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区域性连锁企业,促使家电产品从传统的百货业态向专业连锁卖场转变。此后由于种种原因,国美没能抓住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机遇,从此前的激进开始变得低调、保守,甚至有些消沉。
其实,也不能说国美完全与互联网脱节。除了建立了国美网上商城之外,2010年11月又收购了库巴网,后来将两者整合为国美在线。
近两年来,面对互联网的冲击,国美也一直在探索能够适应并赶超市场的方式。在这次的转型战略中,除了上述“6+1”战略,国美更加认识到用户体验的重要性,开始搭建以用户为中心的各种圈子。
作为家电零售,售后服务一直是强调的重中之重。基于线下的1800多家门店,国美以最新推出的Plus平台为主要入口,在该平台上提供更多样性的服务。希望借助于平台的灵活性,增加用户黏度。
除了将原有线下在做的维修、保养、清洁家电等服务更多转化到线上外,国美也在尝试通过“美店”这种微店形式,吸引更多消费者分享感兴趣的产品、组建圈子以及出售产品。
“一方面是用户可以参与产品从诞生前、使用中到用完回收整个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可以提出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另一方面,围绕这些建议,国美会开放和整合自有生态圈资源。”
据杜鹃介绍,国美正在搭建社群平台,来挖掘用户潜在的需求以及相应数据,目的是希望提升供需对接的精准率,为低成本、高效率的定制奠定基础。
(文章来源:钛媒体)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