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转型 > 正文

人工智能时代,媒体如何创新转型

2017-07-28 16:20:29  来源:《中国记者》杂志

摘要:来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人民大学、微软、百度、奇虎360、新浪、拓尔思公司、EMC公司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就媒体怎样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创新、加快转型,展开了深入的交流。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新转型 媒体
\
  一、智能编辑部将成为媒体机构的核心引擎,推动媒体整体转型升级
 
  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副院长王武彬在会上发布了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传播战略研究中心与新华网融媒体未来研究院共同完成的《智能编辑部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以智能化技术为基石、以人机协作为特征、以提升内容生产传播效率为目标的智能编辑部形态,成为媒体面向未来前瞻而务实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方式。
 
  从全球实践看,智能技术已经渗透到媒体日常生产的全部环节,包括线索发现、内容采集、内容写作、内容分发、效果反馈、内部协同、自动处理等。同时,通过自主研发、开源软件、购买服务等方式,媒体拥有从内容管理系统到平台级应用等丰富的智能工具选择。
 
  报告认为,智能编辑部将成为媒体机构的核心引擎,推动媒体整体转型升级。报告还对智能编辑部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四点判断:第一,智能编辑部是进化不是革命,是升级不是颠覆。第二,智能编辑部是面向未来、应对困境的务实举措。第三,智能编辑部是有机的体系而不仅是工具的应用。第四,智能编辑部的普及和进化将进一步加快。媒体对于智能编辑部应持谨慎乐观和积极推动的态度,这有助于建设和创造更加适应时代的新型媒体。
 
  二、传统媒体如果不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潮流,将遭遇新技术发展的“降维打击”
 
  在2016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人工智能成为热议的关键词,被视作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EMC公司全球副总裁周西柱等人认为,人工智能经过几十年的技术发展,特别是随着大量资本的涌入,正处于质变井喷的前夜。
 
  技术是推动媒体进步的动力。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信息中心副司长刘成勇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在内容生产、产品形态、内容传播、内容监管等各个方面对媒体产生巨大影响。内容生产方面,机器人写稿已经不是新闻,但还不是常态,主要局限在重复性、数据性内容,高端、知识性综述和创新性内容生产还是有难度。产品形态方面,不少传统媒体在谋求转型,包括往智库方面发展,需要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内容传播方面,今日头条、一点资讯、天天快报等APP都在利用智能算法进行内容分发和推荐,但也有一些反思认为算法推荐把人固化在一个领域,未来的人工智能应该让人抓取更多知识。内容监管方面,图片图像识别等智能技术目前在新闻出版扫黄打非中有应用,但还有不少技术难点,面临很多挑战。新华社产品研究院副院长李俊认为,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狗”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进入全新阶段。如果传统媒体不紧紧抓住人工智能的发展潮流,将遭遇技术变革带来的“降维打击”。
 
  与会专家认为,面对技术变革,传统媒体必须用“升维”的方式迎战。一是把人工智能放在媒体创新战略的重要位置,在媒体融合中注入智能思维。用人工智能思维,而不仅是传统互联网思维,来重塑媒体的发展模式、采编流程,重新规划发展路径、重新构筑生态圈。二是积极运用人工智能,解放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为传统媒体的转型发展注入生机。在报道指挥系统、大宗新闻的写作系统、搜集创意系统、数据库的开发系统、智能纠错系统、用户体验系统、人机互动系统、内容分发系统、广告增值服务系统等领域,人工智能都将扮演重要角色。
 
  三、人工智能正与媒体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将对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产生深远影响
 
  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和危机重重的传媒业看似远隔重山,可实际上,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与媒体生产传播的各个环节产生愈发强烈的化学反应。
 
  新华社技术局总工程师朱年勇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华社的应用。除了OCR扫描、黑马校对、简繁体转换等简单应用,以及智能语义分析系统的综合应用,新华社近两年重点关注机器人写稿,推出了“快笔小新”,对体育、财经报道提供了较大帮助。新华社还在推进落地统计和影响力评估、UGC内容识别和归类、版权追踪、语义识别等智能技术应用。朱年勇认为,从发展趋势来看,人工智能与媒体的结合会有一个很好的前景,但是现实的困难和问题也不少。
 
  专家认为,在内容制作方面,传统媒体应用智能技术后,将进一步提升新闻报道的时效性、广度和深度。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周明认为,传统媒体要迎接挑战,需要在新闻内容制作上体现高、精、快、深、广,可以尝试提供新闻报道的“无级缩放”,提供给不同用户的内容,角度、深度、丰富程度可以不一样,后台可以是一个东西。要向今日头条学习,做好浏览行为记忆,兴趣爱好推荐,发挥对过去新闻的积累优势,体现搜索和问答功能,在浏览、聊天交互等方面创新发布方式。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文继荣指出,人工智能能够帮助解决新闻生产的时效性,实现快速整合发布,但如何提升新闻的真实性、权威性和深度,是媒体未来更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内容分发方面,专家普遍认为要做好基于用户偏好分析的个性化推荐及交互。新浪网副总编王薇认为,媒体的关注点正在变化,从以前纯粹的内容生产,变为更多考虑入口、用户、变现等问题。从精英媒体向精准媒体转变,需要运用智能技术追溯用户,为用户画像,最终实现内容变现。百度公司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部技术总监赵世奇认为,以前媒体分发信息的方式是一对众,现在传播机制变得网络化、结构化,甚至出现了新闻聊天机器人等交互传播形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媒体可以识别出怎样的信息触达更能黏住用户,对虚假信息和令人不适的内容进行标记、管理和引导,进而显著提升内容传播效率和质量。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研究院技术总监程斌介绍,奇虎360有海量数据库,涵盖用户年龄、性别、APP使用习惯等多个层面的信息,通过建立初级模型,从用户点击反馈做增强学习,可以优化内容推送效果。
 
  在用户管理方面,人工智能可以辅助用户资产的运营,改善用户体验。拓尔思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施水才认为,媒体的未来不再是新闻和传播,而是在于数据和服务,生产和传播必须高度融合。传统媒体的最大问题还是重建和用户的连接。“中央厨房”建得再好,也得有人来吃饭,不能忽略用户资产的运营。要将积累的大量用户信息,用结构化的数据汇集存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数据库进行挖掘,建立用户模型。要做好大数据和云服务的基础工作,因为人工智能目前取得突破的关键还是大数据的发展和计算能力。还要加强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的应用,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解放生产力,重构生产关系。
 
  四、传统媒体迈向智能时代的思考和建议
 
  不少与会专家指出,目前国内外媒体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还只是初步探索,一些智能化应用从技术设想到真正实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应当看到,人工智能对于媒体的创新转型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在解放生产力、重塑生产关系方面,这种加速可能是几何级的。
 
  首先,持续深化和拓展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用更开放的心态拥抱智能化变革。应当明确,人工智能正成为潮流,但人工智能不是万能的。人工智能技术目前还处于比较初级的水平,应该冷静客观看待,多角度思考和审视。人工智能会给新闻操作方式带来改变,但新闻人的理想和情怀永远是新闻业发展的根本。在相信人机协作能够为传媒业带来更广阔未来的同时,媒体应用人工智能切忌跟风一阵子,应做好“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准备,不断深化、持续迭代。
 
  第二,发挥技术对创新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储备和研发。应当针对传媒业生态的关键维度——用户平台、新闻生产系统、新闻分发平台及信息终端等,相应地加大智能技术,如语义识别和分析、VR/AR、机器算法、深度学习、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集群的研发和渗透,为媒体内容生产与呈现开拓想象空间。第三,重视智媒人才的培养,用创新和激励机制不断提升团队的综合能力。改变传统媒体招聘重采编轻技术的现状,加大智能技术人才的选聘力度。同时加强传统采编人员的智能技术培训,提升采编人员之间,以及人机之间的协同创新能力。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ul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