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合资本创始合伙人郭如意在近日的媒体分享会上表示,这个时代可以定义为“理性时代”,不同于当年的“钱多、人傻、速来”,如今中后期融资更多是“钱多、人精、慢热”。
?中后期投资人其实没有那么傻,优质标的缺乏,让投资人更加焦虑,大钱开始越来越集中地涌入到优质项目中去。
市场的“狂热”只是假象,其实投资总量是持平的。观察发现,市场的风口和热点在各个不同的板块之间切换,寿命却越来越短。
以下为演讲内容,经过寻找中国创客编辑,有所删减。
募易投难,大钱扎堆头部项目
我们认为一级市场的狂热只是假象。?
我们看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2017年募资容易、投资反而变难,而且中后期投资,马太效应依然非常明显。?
2017年的1月份到9月份,市场上总体募集资金的规模是1804亿,比起2016年全年的募资规模已经有了明显的超越。?
但是在投资规模上来讲,2017年的1月到9月,同比2016年的1月到9月,反倒下降了17%左右,投资规模反而是下降的。
这说明资金在大量地涌到头部机构手里,但是机构投的规模并没有同比放大。
以前我们说天使机构化,VC PE化,现在已经是“天使PE化,大钱没处花”。
过去这几年,有明星光环的个人天使都在成立自己的班子、团队,借用自己当年的影响力,在市场上拿到更充裕的资金,开始参与到中后期的一些项目中。
这些曾经在天使投资领域赫赫有名的机构,也出现在很多中后期项目里,通过成长期基金或者合作基金一笔投出来1亿人民币甚至更多,这是他们曾经管理的整个天使基金的规模。
VC领域里,无论是传统还是新兴的品牌,都在成立自己的中后期基金,动辄就是50亿、上百亿的规模。
但这些基金投出的项目,几乎都没有出现在某个新兴领域的大投资里,反而更加倾向于中后期这些相对稳定的,或者“proven leader”(已证明的市场领先者)。
热点和风口的寿命越来越短
整个市场的投资总量其实是持平的,但是热点主要是在各个不同的板块之间切换。
举例讲,2017年前三季度,市场披露的融资案例数量与2016年同期是基本持平的,2016年是430例左右,2017年是429例。
比如说物流等领域,投资项目的数量都实现了接近百分之百的增长。但与此同时,比如说去年大热的企业服务,总体的投资比例反而有所下降。
这是一个市场投资总量持平,但是热点领域转换的一个过程。而投资热点或者主题切换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过去,大家关注一个投资热点的通常周期差不多是半年,但现在,基本上每个季度都有市场热点涌出来。
比如,2016年下半年,直播非常火热,2017年初到现在,市场已经开始收割、整合和退出了。宣亚国际收购映客,今日头条收购Musical.ly,都印证了我们当时的一些判断。?
2017年的二季度,4到6月最热的主题是共享充电宝,数据记载大概有25笔以上的融资,有50多家机构投资到这个领域里,总融资额超过15亿人民币。?
再就是7到10月,新零售,到目前为止公开的就已经有30多笔融资,30多家机构入局,总融资额也超过了30亿。
这个领域有创新,存在机会,但需要持续投入、慢慢培养。最近明显感觉到,早期融到资的很多新零售公司在后续轮次的时候已经感受到压力,一方面是竞争层面的压力,类似解决方案里有十几家甚至几十家公司在做;一方面是自身增长的压力,一旦走入线下,再好的解决方案都需要花时间和精力去复制。?
直观说,就是很多新零售创业项目符合天使和A、B轮机构的投资标准——看方向、看团队,但是尚未达到C、D轮机构的心理门槛——也就是看数据、看规模。
其实新零售不管是有人还是无人、架子还是盒子,插着互联网翅膀的零售本质上还是零售,互联网层面的打法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最终比拼的是供应链能力和运营效率。?
大家到最后看的还是商品选品与供应链、线下选址与复制等因素,与此对应的就是一些经济型的指标,比如说日商、增长、成熟期、盈亏平衡点等。如果是纯互联网的团队,对零售缺乏敬畏,希望纯粹靠烧钱的互联网打法去做,就可能导致这个领域的公司或者整个行业的持续性受到挑战。?
基本面为王,投资进入理性时代
我们分析了我们内部的一些真实数据,发现投资进入理性时代,也就是基本面为王。
?第一个重点数据是热点领域项目的融资周期。 ??
举例讲,最近比较热的两个大的领域,我们内部叫法一个叫智能(包括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一个叫大消费(比如新零售和教育等To C领域)。
比如智能领域,我们看到在我们内部偏AI的项目平均交割周期是六个半月,大数据项目是三个半月。 ? ?
AI项目很多时候都是技术和团队驱动的项目,他们可能离商业化或者应用场景有一些距离。
但大数据的项目一般有成熟的客户,有相对明确的实施场景,有明确的商业价值和商业合同。 ? ?
所以就算AI项目融资到中后期后金额会比较大,整个应用场景还没有那么成熟,即便商业化了,可复制性又没有得到验证,所以投资人去考量这样的项目会变得更加谨慎。反倒是大数据项目更容易融到资。?
大消费的项目中,新零售的项目,通常考察周期会变得非常长,我们预计总体大概6个月以上融资才会close。?
大家会仔细考察这个公司的数据,比如日商、坪效,单店的成长以及供应链的成熟程度、毛利等。梳理和准备这些数据都是一个相对长的周期,投资人会花更多时间去看项目的真实价值。?
而教育项目迎来了变现的高潮,商业价值凸显,这使得整个行业的融资都在加快,融资周期大概在3.5个月。
盈利成为机构判断中后期项目的重要标准
另外一个是亏损收窄或是否盈利,成为了中后期项目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
我们会用项目的周期和每个项目term sheet(投资意向书)的数量来判断。?
我们看到,持续亏损的项目,平均融资周期在七个半月,但是如果在投资人考察项目或者融资过程中能看到亏损的收窄,这个情况就会有所变化。 ?
持续亏损的项目平均也就能收到4个term sheet,但是亏损收窄或者有盈利的项目,会提升到10.5个。
其实我们所服务的持续亏损的项目,可能正处在一个相对持续的投入期,项目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
但即便是这样,投资人对这种亏损的考察,在一程度上是远超大家想象的。?
再分享两个我们内部的数据,一个叫飞单指数,我们把投资机构给公司出投资意向书之后没有投资称作飞单。在我们内部,持续亏损的项目被飞单率超过50%。
还有一个是我们自己定义的,叫超额指数。?
比如你想融一个亿美金,但是投资机构认购的总金额数加在一起可能超过了四亿美金,这个就叫超额认购。
我们内部盈利的项目的融资金额认购超过375%。
从这几个数据可以看出,盈利成为机构判断中后期项目的重要标准。
创业者应该真正敬畏市场?
那怎么做到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呢?我们有这样几个建议:?
第一、回归常识,回归价值。
举例讲我们前段时间内部复盘互联网金融过去两年的情况,在现金贷领域有很多项目,但我们最后一个项目都没有做。
因为我们发现,在某一个领域里面所有在创业的公司都在挣钱,都在盈利,每个人都挣到了大钱,为什么?
事出无常必有妖,回到常识来看这件事情,比如我们回顾美国,美国鼎盛时期企业出现过七个信贷公司,出现过两家百亿美金的上市公司,今天一家都不存在了,它的系统性风险,拆东墙补西墙的共债风险带来了很大的行业压力。
还有就是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我们主张创业者要有充分的用户视角,你要知道服务的用户长什么样子,他在哪里,他有没有这样的需求,通过挖掘他的需求,你是不是通过先提供一点产品和服务去满足他,再经过不断地迭代精进让它变得更加有价值。
第二、精益管理。
首先注重公司的内部管理和预算。 ?
比如了解自己的用户是谁,不断地获取用户的反馈,很有可能在小范围的测试内就找到了正确的方向,然后再去放大、快速地成长,可能很快就会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 ?
还有就是重视自己的预算和现金流。?
我们经常遇到新服务的项目,看到他们上一轮融资的财务报表,为了满足投资人的需求,把后面几年的财务预算调的非常高,甚至有些地方是有违常识的。
比如说前面一年亏损一个亿,后面一年就可以做到盈利两个亿。
这种违反常识的事情,其实只能更多害的是创业者自己,所以我们通常都会帮助我们的客户和创业者朋友,在预算的制定过程中,大家一起以业务作为出发点,去找到业务增长中的关键增长点是什么,以及怎么样去把控这些增长点,并且最终帮助公司实现成长。
在这个过程中大家要重视关键的运营指标,比如说单位经济模型、生命周期模型、消费者推荐指数等。 ? ?
第三、拥抱融合。?
很多传统产业的机构开始对新兴产业表示出一些拥抱的态度和兴趣。?
在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创业者应该去考虑自己的业务跟传统业务中间可能存在的协同,要抱着一种拥抱融合心态去跟他们积极的沟通和合作。
第四、敬畏市场。?
首先你的业务战略要切实可行,不能为了融资而定战略。
要充分尊重市场规律,要考虑自己的现金流、市场环境是怎么样的。还有就是要尊重投资人,要多花一点时间了解机构,但要以自己真实存在的业务状态为出发点,对外阐释自己的价值,而不应该去盲从投资人的建议。?
最后,我们有这么一个建议:“Dream? Big,Think? Small,Last? Long.”?
每个成功的创业者都有一个特别典型的特点:有非常强的使命感,要去改造自己所处的行业,至少是其中某一个环节,我们非常敬重他们。?
更希望创业者从最精细的一个点开始抓起,做好自己每一环节包括产品、运营、用人各个环节的设计,把各个单点的增长要素抓到。?
如果能从创业的第一天开始,就把自己当成一个精打细算的企业家,用这样的心态去创业,最终他会基业长青。?
因为真正持续的价值创造,都是来自于精益求精的管理。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ul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