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转型 > 正文

好未来张邦鑫:三大“融合”促进教育创新和产业变革

2017-12-11 10:05:27  来源:亿欧网

摘要:在新时代经济下,“融合”或将成为数字经济下教育产业的全新拐点。未来“科技推动教育进步”将成为教育发展趋势。
关键词: 教育创新 产业变革
\
  在新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为特征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并持续推动着教育产业的进步与革新。时至今日,教育产业不仅肩负着为各个产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的重要职责,而且已经逐渐成为促进新经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
 
  在未来,教育产业从业者需要打造更高效的教育模式、联动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激发全球教育生态潜力。对此,好未来创始人兼CEO张邦鑫指出,在新时代经济下,“融合”或将成为数字经济下教育产业的全新拐点。未来“科技推动教育进步”将成为教育发展趋势,通过“线上+线下”、“公办”与“民办”、“国内”和“国外”这三大“融合”,不断促进教育创新及产业变革。这也是继GES未来教育大会后,张邦鑫再度深化这一观点,“融合”或将成为教育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线上+线下”融合发掘教育新模式
 
  国务院颁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到,“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这标志着教育信息化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当下,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行业正迎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人工智能、在线教育、早期教育等正在成为行业热词。融合不是目的,而是为了达到有效教育的手段。一直以来,好未来坚持用科技推动教育进步,其自主研发的“魔镜系统”,便应用了表情识别技术,可借助摄像头动态实时捕捉学生举手、练习、听课、喜怒哀乐等课堂状态和情绪数据,再配合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的智能练习系统,通过精准分析学生的薄弱知识点,为每一个学生生成定制化的学习规划。
 
  而随着网络直播技术的成熟,好未来“双师课堂”正在以“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升级,并结合人工智能等教育科技,逐步放大优质师资的价值,释放个性化培养的能量,让更多学生感受到个性化学习的乐趣,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我、提升能力。
 
  公办、民办融合,助力教育信息化发展
 
  去年6月,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鼓励企业根据国家规定与学校需求建设资源平台,构建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公、民办教育正迎来融合互促的新契机。民办教育作为公办教育的有益补充,通过合理运用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教学效能,正在不断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健康发展。
 
  自成立以来,好未来一直重视与公立学校的互惠合作,用“AI+教育”等先进教育科技理念和手段,支持公立学校加快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前行与发展。近年来,好未来已面向公立学校市场陆续推出英语分级阅读、教学云平台、双师直播课堂、智慧家长课堂等产品和服务,并已覆盖北京、广东、河南、青海、江苏、上海、浙江、山东等省区的上百所公立学校。这一系列以教育信息化参与中小学教学改革的举措收效良好,受到了广大中小学师生的好评。
 
  同时,好未来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中国更广阔的区域积极推行教育公益,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2016年,好未来“同一课堂”项目将“双师课堂”产品引进四川、甘肃的8所乡村小学;2017年,好未来“希望在线教育公益平台”上线,开放直播及学习平台,为资源匮乏地区提供优质教学产品。最近,好未来与新东方宣布联合成立“情系远山公益基金会”,让优质教育资源遍及中国的每一个角落。
 
  国内外融合联动全球优质教育资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英国、美国等国外高校都曾号召学习中国的基础教育。与此同时,国外高等教育的先进理念,也正源源不断地输入到国内,中国与国际优质教育资源的融合发展,激发了全球教育生态的活力与多样性。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好未来积极引入大量国际优质教学资源,与国际权威学术研究机构、高校共同开发适合中国孩子的教学产品,在跨学科教学展开大量探索。同时,好未来通过建立“未来之星教育CEO创业营”等行业平台,不断投资、并购创新教育科技企业,孵化、搭建教育创新平台,积极促进国际化教育资源的开放引进,努力培养国际化的、面向未来的多元人才。
 
  教育的进步应该走在产业变革的前面,技术的进步是解决教育普惠更好的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的融合创新、“公办+民办”教育的携手合作,“国内+国外”优质资源的开放交流,如好未来这样的教育企业,正在努力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教育发展之间的矛盾,真正做到用教育推动科技进步,切实促进中国教育资源均衡化和教育信息化蓬勃发展。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ul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