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可能没有哪个行业比P2P更曲折。一年前,他们迎来了P2P的最强监管,开始苦寻出路,谋求“小额分散”的转型。他们找到了现金贷的出口,并终于可以“赚点钱了”。但好景不长,今年12月1日,现金贷的监管也落地——P2P好不容易找的出口再次被封堵。就像一次轮回,行业兜兜转转,又回到起点,而这次的起点,甚至比上一次更艰难。
1、危机四伏
12月1日晚,现金贷监管通知出台。表面看起来,通知只针对现金贷,“但牵一发动全身,实际上对P2P的影响也极大”,P2P平台的负责人郭凯亮称。而这个影响,是后发性的。监管之后,现金贷逾期风暴全面爆发。“行业普遍的入催率达到50%,但也极为难催,能催回来的,20%都不到”,多位从业者表示,行业已如临深渊。
实际上,现金贷90%的钱来自于P2P,剩下的10%,来自银行、信托等传统金融机构。逾期爆发最直接影响的,无疑就是P2P。很多P2P平台开始“抽贷”,将已给现金贷平台的钱收回;但部分钱已经流入市场,来不及抽回。“我们给现金贷平台3个亿的资金,都已放出去了,我们只能监控现金贷平台账户,对方催回一些钱,我们就扣一些”,郭凯亮称。“资金流动性降低,整个市场风险将进一步爆发”,郭凯亮并不乐观,随着现金贷的钱越来越难收回,P2P的风险可能蔓延,投资人需要提现时,将出现“提现困难”。“一些P2P已放出去30、40个亿的资金,这是比较危险的,”郭凯亮称。
据网贷之家统计,目前约有68家P2P网贷平台有现金贷业务,包括一些头部公司,如玖富、洋钱罐、国美金融等。
部分P2P涉及现金贷业务(数据来源:网贷之家)
各家平台的资金撤回情况,暂时未知。而自建了现金贷的P2P公司,日子则更难过。“我知道很多平台已在卖盘了,价格低至2.5折或3折。”资深从业者老七,已开始做起买卖双方对接的撮合生意。接盘侠中,不乏大型国企或央企。老七分析,后者的目的,或是将其作为金融板块的补充,或是盘活资金。
但近一个月,老七促成的买卖不多。
“买方顾虑太多:标的是否匹配?坏账率是否达标?平台数据运营好还是坏?投资人的忠诚度怎么样?”现金贷这条路断了,而很多平台还深陷棋局中,不知能否平安过度。“实际上,P2P根本就没有挣到钱”,郭凯亮不无心酸地说,获客成本激增,运营风控成本不低,行业还刚性兑付,风险都由平台承担。
残酷的行业现实就是,之前涌入数千家的P2P行业,真心没有挣到钱,且挣扎在污名化的泥潭里。
好不容易找到“现金贷”这个出口,却一夕归零。“终于可以一改苦逼命运,可以挣点钱了,却再次遭遇监管”,郭凯亮连续3晚没有睡好了,黑眼圈很重,他开始发呆,且不知路在何处……
2、寻寻觅觅
郭凯亮回忆,这段煎熬的转型之旅,在一年前就已开始。2016年8月,P2P行业出了监管条例。原本大额、长期的企业贷款,难再继续;而小额、分散成了全行业转型的方向。一支支P2P大军调转马头,另寻战场。
新的资产在哪里?花式百变的消费金融,成了他们新标的。
2015年下半年,某头部平台CEO将眼光瞄准农村市场。但他很快发现,农村市场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波诡云谲。“一个月高峰可放一个多亿,但利润并不高。”该CEO称,因为农村太过闭塞,互联网极难进入,一切都只能用最传统的方法,依靠人力解决——比如去农户家里走访,来做风控。
这就决定了,农村金融的线下模式重,人员成本高,且员工培养周期长,规模化较难。
农村也并非大家想象中那么纯粹,骗贷、逾期同样猖狂。“曾有网贷平台到了某个县,两三个月便撤出市场,”某业内人士称,在“数据白纸”一样的农村,风控模型只能从零建设,前期要付出大量“学费”。“农村金融市场,就像是大闸蟹,辛辛苦苦忙活半天,就那么一点点肉。”多位从业者如此评论农村市场。因此,大部分曾高调宣布深耕农村金融的平台,后都悄然止步。
资产端的抢夺,在持续加剧,很多P2P刚突围到一个场景,就发现这里已是竞争红海,难有空间。
2016年开春,经过多次市场调研,银豆网CEO王鹏程把目光转向了农用电动车市场——彼时农用车正处在油转电的风口,“农民在意油钱,烧电比烧油便宜近一半”。他让团队下到河北的小镇。在乡村集市上,他们看到当地车商搭好擂台,里三层外三层围满了人,“一个小时就有二三十单的成交量”。王鹏程当即决定杀入战场,不料临到最后签约阶段,商家告知他,价格没谈拢,不合作了。他一打听,发现对手比自己开的价还低两个点。但此前开出的价格,已是王鹏程能妥协的底线,“P2P的资金成本很高,本身就很难赚到钱”。更让他惊讶的是,对手的速度比自己快得多,从敲定价格到签约仅用了一周。“晚了一步,这个不错的项目就没你什么事了。”好的资产,P2P都在抢,这里就如跑马场,冲得最快者,才可以赢。
王鹏程决定试试医美分期。
实际上,从2016年上半年开始,杀入场景分期的公司颇多,很多热门领域,譬如医美、教育分期,都打起了价格战,而新进入的P2P,几乎没有竞争优势。竞争之下,各方胃口还在不断变大。“我们预期一个月放贷十几个亿,你能达到这个目标么?”医院开口就问王鹏程要十几个亿,“嫌我们盘子太小,达不到他的目标”。
而车贷领域,更是厮杀惨烈。
一些急于转型的P2P,开始试水二手车抵押,并利用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到了后期,这是非常危险的。”网贷之家联合创始人朱明春称。“仅凭一张身份证,便可借到款。”某平台风控负责人发现了行业的“不对劲”。有加盟商联合骗贷者,将车辆抵押给平台拿到贷款后,却拆了GPS,把车又质押给另一平台换钱,这种被行业称为“二抵”的行为,成为车贷领域一直难解决的痛点。“这波P2P竞争,直接把车贷行业的利息,从3分左右降到1分5,甚至1分。一个蓝海行业就这样活活成了红海。”老七透露。
实际上,P2P难寻资产的深层次原因,是利率太高。
一些好的场景,早就是银行和巨头们的战场,他们利率极低,P2P毫无竞争优势。2016年的转型,让王鹏程极为痛苦。而整个P2P行业,都不太好受,他们苦寻资产,焦头烂额。
3、回到起点
突然间,前方出现了一扇略带微光的门——现金贷迅速崛起。
2016年下半年,现金贷之火,隐隐出现。郭凯亮开始并不看好现金贷,“看不懂,谁可能花这么高的利息去借1000元钱?”而2017年上半年,现金贷突然如燎原之火,一下出现了上千家平台。特别是4月银监会点名现金贷之后,银行和信托等机构不敢再给现金贷提供资金——现金贷来敲P2P的门了。
一般P2P提供给现金贷平台的利息是12%到20%。
“现金贷放款利息也高,对我们的资金成本,不太敏感。”郭凯亮称,双方就像看对了眼,开始了全方位的合作。双方合作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投”,双方系统对接,P2P的钱直接打给借款者;还有一种是债转,“这个方式就是擦边球了,不太合规”,郭凯亮直言。
此外,还有一些P2P公司,开始自建现金贷平台,打造闭环。
“终于开始挣钱了”,郭凯亮做了四年P2P,直到今年才开始挣钱,“我们给现金贷提供的成本是16%,给投资人的利息是10%,中间有了6个点的利差”。寻寻觅觅找了一年出口,各种碰壁、折戟,被竞争对手挤出场外,“心酸都尝遍了,终于找到了现金贷的出口。”郭凯亮称。可惜,双方的蜜月期,并没有持续太长。
趣店上市风波之后,舆论轰炸中,一些P2P就预感不妙,陆续终止了和现金贷的合作。果不其然,在11月底,监管就尾随而至。但大部分平台始料未及,钱来不及回撤,被卷入现金贷风波之中。兜兜转转一年,一切又回到了起点,甚至还不如起点。
4、何去何从
除了要从现金贷中安全抽身,P2P还面临最后时限。监管给P2P划出的整改时间,止于2018年的6月份。在速度服从质量的前提下,各地金融办会把各家平台分为合规、整改和取缔三类,完成对平台的处置。
时间还有半年。资产荒再次重新席卷行业。
“留给P2P的资产已不多了”,行业资深从业者张弛称,“头部平台吸走了大部分优质资产,而从现金贷逃生而出的平台,面临二次转型,更难找到新的、好的资产”。两年间,很多寻找出口的P2P,并没有加入现金贷的大军。
“我们很早就预见到,这个模式的舆论、监管风险”,某头部P2P公司的创始人称,他们选择了“小微企业主”的经营贷,这完全符合监管方向,而且“钱流向了实体经济”。确实有不少平台,选择了这个方向,如人人贷、开鑫贷、团贷网等。
“你要知道信贷的本质,是让有还款能力的人,适度提前消费,而监管是不太可能让你把钱贷给没有太稳定收入来源的人群”,某巨头公司的CEO称,他们曾深入讨论过,不会布局“现金贷”。这些守住本心的从业者,果然守得“云开雾散”。
还有一些深耕行业者,也杀出一条路径。
今年年初,兜了一圈,王鹏程决定重新回到传统民间生意上来,企业车贷成为他发现的又一蓝海,“将国外车进口到国内,主打高端人群,竞争相对没这么大”。王鹏程认准了这个方向,并深耕市场,到目前,单月成交量已可达千万。而专注车贷的微贷网、投哪网等平台,也趟出一条路来。
现金贷这条捷径被堵死了,哪些领域还有机会?
符合监管的供应链金融、深耕边缘地区的农村金融、新鲜有活力的汽车金融,会重新回到历史的舞台,取代现金贷的主角位置。金融的进程就如一条河流,它会分叉,会迸溅,但最终,都会汇聚到大海。
对于二次转型的平台,这些场景还有机会吗?
“当然有机会,都说场景难、线下难,其实并不是完全不能做,而是要耐得住寂寞,坚持住本心,并且做好深耕行业的准备”,张弛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坏事,暴利时代终归结束,只有精耕细作,才是长久之道。
两年间,遇到两次最强监管。兜兜转转,行业又重回起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之路,太过曲折。有些从业者,甚至丧失了信心,“行业不断被否定,又不断再出发”。实际上,保持“本心”和对金融规律的“敬畏”,就可不惧风雨,走到最后。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yulina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