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银行业的转型,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零售转型”,此外,还有“大投行”、“大资管”、“轻银行”甚至“金融科技”等诸多名词。那么,银行转型,究竟在转什么?怎么转?本文中,我来试着谈一谈银行业转型的真相,抛砖引玉,希望能与大家有更多的交流与碰撞。
亢龙有悔:巅峰时期现隐忧
银行的营收来源主要有三块,对公业务、个人业务和资金业务。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GDP高速增长期,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企业部门是经济的主角,就银行而言,对公业务也一直是营收的主要来源。即便是以个人业务著称的招商银行,从2010年的数据看,零售业务税前利润贡献也仅为19.19%,对公业务的贡献则高达76.15%。
那段时期,是银行业的黄金期,也是银行人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然而亢龙有悔,就在内部人士感慨赚钱赚得不好意思的时候,苦日子也在路上了。
2009年四万亿刺激之后,实体经济很快回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余波中。2011年前后,银行对公业务便遇到了瓶颈。一方面,优质企业融资意愿不足,且更倾向于发债融资,即所谓的融资脱媒;另一方面,存量授信的不良率开始冒头,从批发零售业开始,之后是制造业、采矿业,个别行业不良率高达两位数以上。
转型的信号来了。
既然对公业务遭遇了拐点,自然要向零售业务要效益,很多银行,都喊出了“大零售”、“强个金”、“以零售为核心”的转型口号。
2012年前后,政策层面开始放开资管业务的诸多限制,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保险资管等选手加速入场,使得有万能牌照之称的信托也黯然失色。资管通道开启后,银行表外理财业务迎来了春天,很多银行又喊出了“大资管”、“大投行”的转型口号。
2013年,继互联网相继“颠覆”零售、餐饮等传统行业之后,金融业也迎来了互联网的冲击,互联网金融强势崛起。看到宝宝类理财的逆袭,不少银行又发现了互联网金融的新大陆,喊出了“直销银行”、“e-bank”等转型口号。
……
从诸多转型方向上看,大资管转型膨大了影子银行体系,以资管新规为标志,已然此路不通,空欢喜一场。互联网金融的转型之路,则逐步与大零售转型合流,变成了以金融科技促进零售业务的发展。
所以,不妨重点看一看银行业的零售转型。整体上看,各家银行个人贷款的占比都是提升的,但具体到不同机构,差异却又很大。因为,转型从来都不一样。
三个案例:转型从来不一样
下面,分别拿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北京银行作为案例进行剖析。
工商银行:宇宙行的转型,随实体经济起舞
工商银行于2011年便提出了“强个金”战略,后来改为“大零售”战略,逐步与互联网金融的布局e-ICBC合流。从策略上看,深化公私联动、强化产品创新、建立数据驱动的智能营销体系、拓展支付场景等该有的都有;从数据上看,2012-2017年,个人业务的营收贡献从28.7%提升至39.4%,大零售战略有了明显的进步。
不过,与大家印象里的消费金融大趋势不同,工行的零售转型,抓的却是购房贷款的大风口。2012-2017年,工行个人住房贷款从1.34万亿元增长至3.94万亿元,在个人贷款中的占比由59%提升至80%,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余额都是下降的。
其实也不难理解。作为宇宙行,工行的体量太大,消费金融这样万亿级的风口,还喂不饱,更愿意抓十万亿级的大风口,随实体经济起舞。这一点,从工行给自己的三个定位中也能看出来。
在2017年的年报中,工行给自己下一阶段的发展定了三个目标,分别是“聚焦本源,担当服务实体经济的领跑人”、“严守底线,打造金融安全稳定器”、“拥抱变化,争做改革创新先行者”。
这三个定位,只有宇宙行有资格。
招商银行:大机构转型,难以摆脱宏观经济的牵引力
招行一直以零售业务著称,2014年前后,顺应宏观经济趋势,招行正式提出了“一体两翼”战略,以零售金融为主体,公司金融和同业金融为两翼,打造“轻型银行”。到2016年,招行零售金融业务便在贷款余额、营业收入、税前利润三个指标上全面占据半壁江山,完成了零售银行的蜕变。
从结构上看,个人住房贷款和信用卡透支两项业务齐头并进,2013-2017年间,占比分别提升13.12个百分点和8.13个百分点,小微贷款和其他个人贷款则保持着自然增长。看上去很正常,但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的快速增长却有点反常。
2009年,招行曾在全行开启了以“降低资本消耗、提高贷款定价、控制财务成本、增加价值客户、确保风险可控”为目标的二次转型,个人住房贷款作为典型的低息贷款,是重点压缩对象。2009-2013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净压降51亿元,在个人贷款中占比从71.66%降至33.57%。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理解2013-2017年间,个人住房贷款占比重回升势呢?
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种不得已为之。2013年前后,实体经济对公部门信贷需求下降,商业银行需要给信贷资金寻找新的投向。个人消费贷款可以承接一部分,但对招行这个规模的机构而言,池子还是不够大,信贷资金不得不回流至空间更大的个人购房市场,无论你主观上是否愿意。
所以,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必然要与实体经济产生共振。大机构的转型,终究难以摆脱宏观经济的牵引力。
北京银行:聚焦局部市场,不受大势影响
2013年前后,北京银行也喊出了零售转型的口号,之后率先上线直销银行,并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互联网特色的零售创新产品,从数据上看,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果。2013-2017年,个人贷款占比从20.57%提升至28.65%,个人业务的利息收入贡献占比从11.08%提升至14.13%。
不过,相比其他银行的表现,北京银行的零售业务贡献提升并不明显。事实上,北京银行的转型,无论包裹着怎样的新概念,似乎一直都是围绕北京的区位优势做文章。从营收结构上看,北京地区的营收贡献一直在70%以上。
个人业务这块,也在进行着互联网金融的改造,但从产品方向上看,则一直在通过地方惠民工程进行差异化布局,大力拓展诸如北京职工医保卡、京医通就诊卡、农村地区的富民直通车、残联卡、职工互助卡等业务。
对公业务这块,一方面紧跟北京的“双创”、“互联网+”潮流,主打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等特色业务;另一方面则加大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点工程的投入力度。同时,基于北京总部经济特征,将大中型企业客户定位为综合销售平台,广泛开展交叉营销,并借机发力资管和投行业务等。
从结果上看,北京银行的发展高度倚重对公业务,似乎未受宏观层面企业降杠杆的影响。这一点,与工行、招行明显不同。
也许,作为中小机构,也不必随大趋势而动吧。只要能抓住局部市场机遇,一样可以发展地很好。
我们不一样
上面三个案例,其实只有一个启示。转型,方向或许是相同的,路径和结果一定是不同的。因为,我们长得不一样,大小也不同,差异化是对的,动作上的亦步亦趋,只能是战略上懒惰的表现。
除了盲目跟风,还有一种口号式转型,局限于做做样子、喊喊口号,也是误己不浅。
所谓“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过得还不错”,不少银行老人见惯了大风大浪,并未把宏观微观层面的各种转型信号放在心上,躺在“躺着赚钱”的幻象之中,不思进取,真的是一年比一年难过了。
尽管股价并不总是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股价的增幅,更是会受规模基数影响,让大家伙吃亏。但下面这张2012年以来的上市银行市值增幅对比图,还是姑且看一看吧。
大多数机构注定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否则,哪来的优胜劣汰和新陈代谢呢?或许,这也是银行业转型的真相。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