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转型 > 正文

十年轮回,BAT如何选择的转型?

2018-07-17 11:21:14  来源:36Kr科技

摘要:十年前,百度市值40亿美元。那时,阿里巴巴还没上市,马云还没成为爸爸,腾讯在香港的市值10亿美元。腾讯阿里加在一起的市值还比不上一个百度。而现在,阿里腾讯的市值都已经超越3000亿美元,百度却沦为BAT的最低市值,甚至一度被京东贴近。是什么让这些在十年之间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关键词: 转型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百度的辉煌属于PC时代,而这个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看看CNNIC的统计,明显是得移动终端者得互联网的天下。不仅仅是搜索引擎,门户、导航、博客、BBS等等曾经在PC时代风光一时的产品全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百度的声誉下降,商业模式单一模糊。
 
从2016年年初到现在,先是百度卖贴吧事件,再是百度医疗广告和降价排名问题,两大问题的相继暴露,无疑将百度的企业形象越抹越黑。与此相对应的腾讯和阿里巴巴,不仅市值都在200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三个百度。腾讯阿里尽管各自也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腾讯的网游,阿里巴巴的假货,但是在互联网的舆论风向上,始终没有像百度一样陷入到人人喊打的境地。
 
这里面最核心的就是用户迁移成本的问题,对于腾讯来讲,用户可以换一个通讯工具,可以去用易信,用来往,但是这意味的我社交圈离的人都必须换通讯工具,这里面带来的成本是非常巨大的,就像当年3Q大战,很多人支持360,改用MSN,但是一段时间之后又回到了QQ,究其原因还不就是看着MSN空荡荡的好友列表,我去跟谁聊天呢,除非你真的有精力也有能力去劝自己的朋友一个个弃用QQ而改用MSN。
 
所以对于腾讯来讲,他的迁移成本主要是在用户需要整体的去迁移,而没法各个突破,而对于阿里来讲,其实跟腾讯类似,但是他的主要迁移成本是他多年的信用评价系统以及已经完善的店铺装饰等等,设想许许多多的小商家已经在淘宝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怎么可能轻易的换一个阵地重新开始呢?大部分的人是没有这样的魄力。
 
BAT十年战略变化
 
一、腾讯
 
十年来,腾讯的基础业务几乎没有变。
核心:基于腾讯社交网络这一基石延展的新业务,大体上在十年前就已经定型了:社交为基础,延展到媒体,基于社交和媒体开展泛娱乐业务,是其核心。
战略:腾讯采取了“战略聚焦”,即将与社交、媒体和泛娱乐关系不是很密切的业务,打包送出去,电商、搜索、生活服务都送出去了。因为聚焦,业务变化较少,腾讯的架构可以hold住,不需要调来调去。马化腾采取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则让其各个事业群发展更具内驱力。
 
二、阿里
 
阿里十年大变样。
十年前:核心业务B2B(在今天内部只是一个小不点)。
今天:大力开拓大数据、云服务,娱乐、健康业务。
电商和平台业务都只是冰山一角,在阿里巴巴上市前夕,阿里巴巴以“买下半个中国互联网”的气魄,收购了大量五花八门的业务,现在已经形成阿里音乐、阿里影业、阿里移动、阿里汽车、阿里体育、阿里智能、诸多矩阵业务,在O2O方面则有阿里口碑、阿里去啊等业务……总之,阿里业务覆盖太广,比百度、腾讯都要广,几乎是无所不包,它已经不是一个互联网公司,不是一个科技公司,而是一个巨大的商业实体。
 
三、百度
 
百度同样有巨大的变化。
十年前:是中间页、是搜索引擎。
现在:有地图、有服务业务、重点做百度糯米、互联网金融。
百度现在拆分成熟的业务如搜索,李彦宏着重探索未来的无人车等高科技业务。
BAT对未来的投资
 
掌控时间的腾讯
 
作为以社交关系起家的公司,腾讯很早就确定了移动互联网社交关系的绝对优势——微信。过去几年时间,微信从一个最早的即时通讯工具逐步成长为新一代的超级 App,用户可以在上面购物、 打车、游戏、看新闻等等。尤其是基于海量用户,微信形成了移动互联网新的内容分发渠道——微信公众号,也带动了内容创业的热潮,在过去几年产生了无数基于微信内容创业的一夜成名传说。
 
从产业形态来看,移动互联网天然就是一个内容消费的产业,这里的「内容」泛指于绝大多数在互联网上流动的信息,从新闻文章、视频、电商促销消息再到如今的直播等等。而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的重要入口,事实上也具备掌控内容分发的能量——这种能量可以左右你看到什么与看不到什么,也可以让你多看什么或者少看什么。
 
但不在这个注意力稀缺的时代,微信几乎以一己之力调控你「花费在不同内容上的时间。一如在刚刚结束的美国大选中,围绕 FB 是否通过算法干预选民在 FB 看到什么新闻的争议还在持续发酵。管如何,微信从一个内部创新项目到现在影响 6 亿用户的巨无霸,其背后所引发的经济效益和创新效应不容小视。比如通过对话界面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创新点,却直接催生了一个基于聊天界面的全新产品类型——可以通过对话完成客服,也可以通过对话实现交易,当然可以是人与人的对话,也可以是人与机器的对话等等。
 
瞄准口袋的阿里
 
当亚马逊工程师决定将亚马逊为季节性购物而准备的软硬件资源打包出租的时候,或许连贝佐斯也不会意识到这个产品居然会成为亚马逊的未来,而当 2009 年阿里云工程师写下飞天系统第一行代码时,或许也不会想到,彼时的那一颗种子竟然会长成现在的参天大树,就在前几天阿里的财报中,阿里云的增长速度惊人,此次入围世界先进科技成果,阿里云也是榜上有名。
 
与亚马逊类似,阿里云的起步同样是为了解决阿里内部电商产品的技术难题。随后,阿里云根据中国市场的新情况,不断推出针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的产品,2013 后开始陆续延伸到其他行业。事实上,脱胎于阿里巴巴内部系统的阿里云,在电商产品类的 SaaS、PaaS 方面有着不晓得优势,特别是将云计算与阿里内部大规模电商业务的经验相结合,比如阿里云已经支持阿里巴巴多年的双十一活动,其积累的运维经验对于很多以电商为切入口的企业非常有吸引力。
 
综合来看,当前云计算的竞争正步入全球化、混合云化和争取大企业客户的阶段。阿里云通过立足中国,以电商切入云计算市场后,接下来也将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如何增强云产品的特点,从而不仅局限在几个特定领域,而是延伸其更多行业;再比如如何在扩充海外数据中心的同时提供云服务,毕竟云计算是一门服务而非一锤子买卖。
 
马云今年在多个场合表示阿里巴巴明年起不再提「电子商务」这个词,这并非说明阿里巴巴不再重视电商业务,而是要从电商的基础层面重新出发。马云的新王牌其实就是阿里云,以支撑阿里巴巴日常电商业务为起点,并在双十一的高并发的应用场景中得以成长。今年以来,阿里云陆续在产品集成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所有这些其实也构成了马云所言的新零售的逻辑起点——用云改造原有的零售业态,从而推动阿里巴巴电商业务的再次升级。
 
布局未来的百度
 
如果说腾讯在努力赚钱,阿里在双十一狂欢,那么此次百度入围的为百度大脑,可以视作在领跑未来。百度大脑是百度在今年9月首次向外界全面介绍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换言之,百度大脑代表了百度人工智能研究的集大成者。一个细节是,在百度大脑正式公开一个多月,《财富》杂志在一篇深度报道中全面分析了人工智能发展的现状,并将百度 、Google、微软、Facebook 称之为当前人工智能的四巨头。
 
仔细去看百度大脑的底层架构,算法层面来自 PaddlePaddle 深度学习平台驱动,计算能力由专门为人工智能定制的超高速异构计算集群「AI超级计算机」提供,再加上百度作为「互联网入口」所掌握的海量网页数据、搜索数据、语音视频数据等等,共同构成了目前业界领先的人工智能系统架构。
 
由上述底层架构延伸出的是四大基础能力,其目标是让机器「能听、会说、会看」,这就涉及到语音识别、语音合成、图像识别以及自然语言处理等。比如让机器听懂人类的语言,就涉及到语音识别。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选的「2016年十大突破技术」中,基于语音识别的对话界面(Conversational Interfaces)成功入围,而要让人机对话有效,不仅要让机器听懂人的话,还要做出适当的反馈。
 
《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认为:百度硅谷实验室研发的语音识别引擎——「深度语音系统2」(Deep Speech 2),拥有一个大型深度神经网络,基于端对端的深度学习技术,可在数百万转录语言库的基础上学习如何将声音和语句联系起来,语音识别率精确度极高。目前的语音识别准确率为97%。
 
进一步来看,人工智能各项能力的竞争并非单项比赛,而是各个单项互相促进形成的团队作战。比如图像识别的显著进步直接推动了百度OCR识别技术的发展,这也不难理解当百度人脸识别准确率达到99.7%后其OCR技术在国际文档分析与识别大会(ICDAR)最具挑战性的自然场景类文字识别任务中,斩获五项冠军。而由此带来的长远效益则是百度无人驾驶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高精地图]。
 
只有在图像识别技术的基础上,才能让机器自动进行目标识别,实现百度地图中的POI、导航等信息的快速更新。而实时完成全景图片的识别,对于整个后端的计算能力要求非常高,这也正是深度学习系统PaddlePaddle 和AI超级计算机的功劳,这些技术对于汽车实时感知周围环境、快速实现路径规划并预测车辆、行人行为有重要意义,也从根本上保障了自动驾驶的安全。
 
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才刚刚开始,而这场变革将引发的深远影响却值得期待,比如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当汽车在上世纪初成为大工业生产的代表时,或许没有多少人能意识到这个机器居然塑造了 21 世纪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在汽车的带动下,城市化才得以真正意义地展开。从每个城市到城市里的每个街区,再到每个办公楼,汽车成为整个城市运转的重要力量,由此而来的是城市道路、立交桥、环路、高速公路等等基础设施的完善。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