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科幻电影寄托着人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种种幻想,而如今,曾经在某些电影里“异想天开”的场景,已经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下被带入现实。
例如虹膜识别技术,只要轻轻一扫你的眼睛,通过信息对比,你的身份就会在几秒内被快速确认,是目前除DNA外最为精准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在中国,虹星科技是一家并不被普通大众所熟知的年轻科技公司,但正是这家刚刚崭露头角的公司,成为中国首家将虹膜人脸融合识别投入商业应用,在国内率先推出首款商业化远距离虹膜人脸融合识别产品及解决方案;今年,又在国内首次研发出“行进中虹膜识别技术”并完成应用测试,再次实现了虹膜识别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端的重大创新。
这家由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在人工智能领域孵育的高科技企业,历经多年研发出的虹膜识别技术,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增添新了的活力。中科院自动化所打破了国际上虹膜识别技术的垄断,实现了国内虹膜识别从无到有、从基础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的跨越式发展。虹星科技则在此基础上,开拓出了一条全新的自主创新之路。
“眼球经济”的未来蓝海
从2013年9月苹果发布iPhone5s至今不过短短五年时间,生物识别就在智能手机领域大规模开花结果。而随着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在手机、安防等市场上越来越普及,人们逐渐享受到这些神奇的科技带来的便捷性,同时也在一点点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区别于传统复杂的验证程序,现在只需要用眼睛看一下摄像头就可以完成,简单、便捷的操作方式迅速占领市场,成为人们追捧的黑科技。而以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虹膜识别等为代表的落地应用,正成为诸多科研院所、创投圈和资本市场持续看好的领域。
虹膜作为人体最独特结构之一,位于瞳孔外环形区域,被透明角膜层覆盖,呈现出复杂的放射状纹理。虹膜自胎儿发育阶段形成后直至死亡终生不变,不因外部干扰而磨损变化,具有极强的唯一性和稳定性。相较指纹0.8%、人脸识别2%左右的误识率,虹膜识别误识率更可低至千万分之一。通过虹膜识别,同卵双胞胎也能在2秒内进行区分。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科学院谭铁牛院士牵头带领团队,从虹膜图像获取的信息源头开始系统创新,攻克虹膜识别从理论到应用中的众多难题,在1999年研制出国内第一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虹膜图像采集系统。作为中国最早从事虹膜识别研究的科研机构,中科院自动化所在该领域已有近20年的技术积累,相关研究成绩斐然,也同时孵育出了虹星科技等知名产业化团队。
2018年,虹星科技在虹膜识别技术领域实现了重大突破,研发出“行进中虹膜识别技术”并完成应用测试,这在国内尚属首次。此外,虹星科技基于自主研发的远距离虹膜识别和智能三维人机交互两大核心技术,率先推出国内首款商业化远距离虹膜识别产品,实现了适用于大规模人群下的具有鲁棒三维活体检测的高精度身份认证。
北京虹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侯广琦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相较于人脸识别技术,虹膜识别的技术优势在于:虹膜识别是一种真正能够做到1:N的识别技术,其精准率高于人脸识别。在学术上严格意义来讲,1:1是验证不是识别,而识别通俗上指的是你是众多中的哪一个。相较于人脸识别对于遮挡、微整、衰老等众多因素的不可控性,经过一次虹膜采集,个人数据信息便可被终身收录,由此产生的生物ID就可储存在数据库中。
“我们跟国外相比,技术上肯定是不弱的,如果按年来计算,我认为连一年的差距都没有。”侯广琦表示,目前,虹星科技已经拓展了几十个行业应用领域,在安防、反恐、金融、智能出行、智慧交通、智慧校园、社区等领域均有规模化的应用。
一米开外能“百万挑一”
庞大人群中精准找人,是虹膜识别技术的巨大优势。人脸稳定的特征点是30个,指纹是100个,而虹膜有200多个。换句话说,如果想在高清图像中准确找到一个人,1万的人群基数中可以用人脸识别,10万人以下可以用指纹识别,100万人中应当用虹膜识别。反之,如果使用人脸识别在100万个人中找人,准确率会大幅下降,误识率会高很多。
在虹膜识别智能闸机前“刷眼”的流程类似刷脸。不过,虹膜仅约1平方厘米,人脸是300平方厘米,识别难度相差300倍。侯广琦说:“人脸识别采用单反相机或手机镜头的分辨率,虹膜识别镜头的分辨率是前者的5倍,相当于专业级别的长焦镜头。”
就在不久前,依靠国内最顶尖的虹膜识别技术,一款名为“驾驶员生物特征识别一体机”的仪器正式投产,该机器能在1.2米距离内2秒准确识别驾驶员的虹膜及人脸信息。这是虹星科技历经近20年技术积累,率先在远距离虹膜识别上进行的技术攻关。
“目前,大多数企业只能做25-40厘米的近距离虹膜识别。”侯广琦在团队中正是负责远距离虹膜的研究,他们拥有国内“顶配”的虹膜识别研究和开发团队。
在远距离虹膜识别和智能三维人机交互两大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侯广琦团队通过计算成像和极速算法处理,再次实现了虹膜识别在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端的重大创新。而这项技术未来将广泛应用在公共安防、金融支付、人居安全等领域,可为智慧城市建设等行业提供精准智能身份识别及多维度视觉数据采集、大规模身份信息管理的整套解决方案。
“不仅在远距离虹膜识别这一块,我们还把虹膜识别延伸到了动物,最近在做宠物狗的虹膜识别。”侯广琦说,目前,虹星科技已经跟国内一家保险公司合作,接下来会先推20个点做宠物的身份识别。“比如宠物狗要推医疗险或各种各样意外险,这个时候要有一个身份识别,人的肉眼是没有辨别能力的。在这块我们也是很优先去做了。”
虹星科技不仅专注于对虹膜技术的深入研究,同时也结合了人脸识别等识别技术的特点,做到混合生物特征识别的融合,进一步提升体验和安全性,弥补了国内市场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据了解,虹星科技现已推出的可实现商业化落地的远距离虹膜识别产品有六种:混合生物特征识别一体机标准版S200与旗舰版S200P、混合生物特征识别智能闸机S200G、手持式虹膜人脸信息采集设备W200,以及驾驶员生物特征识别设备S260P与壁挂式混合生物识别设备S320,可进行在大规模人群下具有鲁棒三维活体检测的高精度身份认证。
引领虹膜识别市场产业化
前沿的科技创新成果只有真正实现产业化,才能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和人民。那么,科技成果转化难吗?当然难。但侯广琦并没有想象中的急迫、无奈,他对科技成果转化之难有更深的理解和认知:“中国的商业模式比较擅长于做低成本,然后快速起量。任何技术最终都要落地到商业化应用上。”
据了解,当前,国外相关虹膜识别机器均价在30万元以上,而虹星科技的产品采用计算+成像的人工智能框架,同时在硬件和算法上做好整体优化,批量售价仅近万元,还提供相应的售后服务。
“在国内如果卖20万元,那么远距离虹膜推10年也不一定推得起来。所以,我们现在研究改进,将价格下降到两三千块钱,只要朝这个方向努力,市场完全是一个金字塔状态,越往下走,市场其实越大。”此外,侯广琦表示,从技术上来讲,虹膜识别基本上原型机已经出来了,目前在与客户对接需求,最终确定产品形态。
虹星科技打造出的全球首款具有“虹膜识别+活体检测+人证比对”功能的产品,目前已与安防、边检、公安司法、金融、零售等行业近二十家领军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为其提供精准智能识别及大规模视觉数据采集、大规模人群身份信息管理等完整解决方案。
对于虹膜识别技术的全面爆发,侯广琦满怀信心。
虹星创立之初,已完成来自中科创星、曦域资本的天使轮融资。谈及资本对虹膜产业的态度,侯广琦说,了解这个行业的,会对行业很认可:“未来三年,虹膜行业肯定会爆发。”
从应用层面来说,对于中东等地区而言,受环境、宗教、劳动方式等多重因素影响,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反而是受外界环境干扰最少的虹膜识别,无疑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生物识别技术。目前,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广泛使用这项技术。未来,虹膜识别这种生物识别技术将随处可见,小到智能机,大到一个国家的居民身份证,都可能依赖于这项技术。
看准市场更要服务到人
但和国外的产品相比,虹星科技在行业需求点上还需要打磨,在应用技术上也需要更加完善。
据了解,目前,在国内虹膜公司中,做近距离虹膜识别技术的大概有五六家;国外大概有三四家公司专门做算法,不做设备。可以说,全球虹膜识别公司加起来不超过20家。而在国内,除了虹星科技以外,都是主打近距离虹膜,而要迈入到虹星科技目前的“行进中虹膜识别技术”的级别更是不容易,投入成本和代价都将非常高。
“未来市场一旦做起来,竞争者肯定会很多,但是目前对虹星来讲,竞争则比较少。因为很多技术突破是我们在领导和推进。”侯广琦介绍说,虹星与其他团队合作的方式,主要是让其他团队直接购买虹星的模块。“购买后在很多设备上都可以用,就没有必要重新再去做了。”
“希望到2020年,我们能够找到为用户在精准识别基础上提供新的用户体验。”侯广琦说,虹星科技核心技术既然做生物特征识别,未来就要朝着服务“人”这个方向努力。
技术不担心,那随着进入者更多,会不会爆发价格战?侯广琦认为,未来随着消费升级以及个性化服务,市场更看重的并不在于便宜了多少钱,而在于谁的服务更好。
“这是一个大趋势,如果我们不对人本身有更好的服务意识,就对人的习惯不了解;对人的习惯不了解,做生物特征识别,包括将来各种各样的分析,就无法了解客户需求。”侯广琦说,任何科技的发展都是为了服务人,服务是虹星科技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
虹膜识别 生物识别的下一个蓝海
★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封面刊登过一张照片,照片中的主角是一位拥有绿色眼眸的阿富汗少女。然而,面对这张闻名于世的面孔,没有人知道她是谁。时隔17年,拍摄者突然萌生寻找神秘少女的念头。几经辗转,他最终借助虹膜识别技术,在上千个自称是照片主角的人中找到了她。
现代社会,身份鉴别是安全服务中最重要的一环,大家对身份鉴别技术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要想鉴别身份一般只能通过面貌、胎记、话音、笔迹等方面的识别来进行,但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崛起,继人脸识别技术大热之后,虹膜识别技术也踏出了飞速前行的步伐,市场发展不断加快。更为关键的是,与人脸、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中相比,虹膜识别精确度最高,具有唯一且无法被伪造等诸多优势。
虽然在国内虹膜识别市场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但在美国、欧洲等国家,虹膜识别技术已经在国土安全、金融安全、公共安全等高安全需求场景广泛使用,取得了较为成熟的市场表现。正因此,行业内预测,我国虹膜识别市场的渗透空间还很大,未来增长潜力有望持续释放。
从国内市场来看,“网证”、无人零售店等新兴场景的诞生,以及火车站、机场等走向智能安检,人脸识别市场正处于爆发期。人脸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为虹膜识别技术的商业化奠定重要基础。有预测认为,当第三代居民身份证投入应用时,市场将掀起虹膜识别的热潮。
有专家分析表示,在公共安全领域,虹膜识别技术在强化安检手段、提升安检效率方面的作用也不可小觑。通过将票务、证件信息和自己的虹膜特征绑定,届时安检通关速度能够进一步加快。在自然灾害救援、刑事执法、考试监管、金融、移动通信等领域,虹膜识别技术也有很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当前,虹膜识别技术在儿童保护领域正在发挥作用。只要轻轻一扫孩子的眼睛,设备便可以进行虹膜识别,将信息录入系统。如果孩子不慎走失,依据虹膜信息,有助于找回失踪儿童。如今,虹膜识别技术开始应用于儿童保护领域。目前,我国已有部分省区市着手为儿童录入虹膜信息,并建立数据库,以提高失踪儿童被找回的几率。可以说,大到国家安全、小到个人信息安全,虹膜识别无处不在,通过“刷眼”确认身份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
国内虹膜识别技术领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谭铁牛认为,虹膜识别是未来身份认证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在国家安全的需求层面,还是在行业级的应用需求层面,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谭铁牛也坦陈,目前虹膜识别技术如要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成为普通大众习惯性使用的识别技术,还得在用户体验和成本价格等方面进行完善。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