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交通 > 正文

交通运输部制定服务全面小康三年行动计划

2018-06-26 14:35:42  来源:its114.com

摘要:6月25日,交通运输部举行6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巡视员毛健介绍,交通运输部制定了《交通运输服务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关键词: 交通运输部 计划
  6月25日,交通运输部举行6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副巡视员毛健介绍,交通运输部制定了《交通运输服务决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对"十三五"后三年交通运输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
 
  《三年行动计划》主要包括一共是8个方面,共76项任务。这8个方面分别是深化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高品质建设现代交通运输体系、高层次建设交通创新体系、高要求建设交通安全体系、高标准建设绿色交通体系、高水平建设交通国际合作体系、高效能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党对交通运输工作的领导。
 
  一是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方面,我们将着力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到2020年全国高速铁路里程达到3万公里以上,覆盖80%以上的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5万公里,基本覆盖城镇人口在20万及以上城市及地级行政中心;新增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约180个;新增及改善航道约2700公里;民航运输机场基本覆盖城区常住人口20万及以上的城市。形成以综合枢纽为节点,以高品质的快速交通网、高效率的普通干线网、广覆盖的基础服务网为主体的更高质量相互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二是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方面,将加快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进程,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形成北京、天津、石家庄中心城区与新城、卫星城之间"1小时的通勤圈",北京、天津、保定、唐山"1小时交通圈"。加强对雄安新区和冬奥会的保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推进2022年冬奥会配套交通项目建设。加强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推动与周边国家国际运输通道的互联互通,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
 
  三是推动运输服务转型升级方面,推进不同运输方式间的客运联程系统建设,推动航空与城市轨道、高铁等方式"一票到底"和"行李直挂"。统筹铁路、公路、航空运输组织、线路衔接、服务产品协调发展,提供高品质城际客运服务。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快速公交系统合理发展,提升轨道交通运营服务水平,探索发展定制公交、夜间公交、社区公交等多层次公交服务模式。因地制宜推进城市公交线路向村镇延伸。推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促进运输服务新领域新业态健康发展,增加多样化、个性化出行服务供给。进一步促进物流提质增效,调整运输结构,提升现代物流服务品质,推动运输服务与产业融合发展。
 
  此外,就收费公路通行费增值税电子发票服务平台应用效果的问题,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表示,截至到6月24日24时,发票服务平台累计注册用户达到了167万、绑卡是350万张,开具通行费电子发票约是5839万张,其中征税的发票是5097万张,可抵扣税额达到3亿。通行费电子发票的开具,最大程度上方便了纳税人获取发票和实现税款抵扣,有效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真正实现了 “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
 
  在不断完善高速公路通行费电子发票开具服务的同时,交通运输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按照既定工作计划,稳步推进经营性一、二级收费公路车道系统改造,实现非现金支付卡及用户卡刷卡功能。目前,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开展联调联试,7月1日后,刷卡通行经营性一、二级收费公路的车辆,可在发票服务平台获取通行费电子发票,并按照财税政策有关规定实现税款抵扣。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租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7〕90号)规定,2018年6月30日后,高速公路通行费纸质发票将不能再用于抵扣,用户如需抵扣税款,需开具通行费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请广大运输业户知悉。
 
  对于推动新能源营运车辆普及,吴春耕表示,交通运输部将继续推广应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汽车,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在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配送、邮政快递、机场、铁路货场、重点区域港口等领域的应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高速公路服务区、机场场内充电设施的建设。到2020年底以前,城市公交、出租车及城市配送等领域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60万辆。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content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