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彦宏两会提案为何多年持续关注AI、智慧交通?
李彦宏两会提案为何多年持续关注AI、智慧交通?
2020-05-25 10:57:21 来源:新浪财经抢沙发
2020-05-25 10:57:21 来源:新浪财经
摘要: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今年全国两会提交了四份提案,分别是关于构建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勾画智能经济发展蓝图的提案;关于加快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交通强国战略的提案;关于加大继续教育个税抵扣力度,满足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提案,以及关于加强对疫情防控相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提案。
关键词:
交通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李彦宏今年全国两会提交了四份提案,分别是关于构建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勾画智能经济发展蓝图的提案;关于加快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交通强国战略的提案;关于加大继续教育个税抵扣力度,满足产业升级对人才需求的提案,以及关于加强对疫情防控相关个人信息保护的提案。
今年是李彦宏第八年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参与全国两会,在过去几年的两会提案中,李彦宏除了十分关注人工智能,也多次涉及自动驾驶以及智慧交通。今年,李彦宏也提出构建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相关建议。
在李彦宏看来,交通运输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期,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正在成为拉动智能交通发展的新引擎。
疫情过后,“大数据、人工智能不仅仅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领域大有可为,在更广阔的产业领域将发挥核心引擎的作用。”李彦宏认为,“百度作为人工智能平台型的公司,要在人工智能领域充分发挥技术优势,做智能经济时代的建设者。”
打造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在新基建方面,李彦宏提案建议构建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勾画智能经济发展蓝图。
“疫情过后,整个社会会重新审视技术的价值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李彦宏曾经在2020年2月的内部信中写道。
在他看来,大数据、人工智能不仅仅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关键领域大有可为,在更广阔的产业领域,在帮助各行各业智能化升级方面,人工智能更将发挥核心引擎的作用。各行各业智能化水平的提高,又将提高社会应对各种公共安全和健康挑战的能力、提高经济和社会发展质量。
对于构建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的提案,李彦宏建议,国家应加快打造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人工智能新型基础设施,加强人工智能基础和应用人才培养,推进各行业积极应用自主可控的开源深度学习平台。同时,还应大力推进智能云工程,支持开放平台的建设,以此加速产业智能化。
数字经济在经历了PC的发明与普及,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三个阶段后,正在进化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新阶段。
“智能经济将给全球经济带来新的活力,是拉动全球经济重新向上的核心引擎。”在李彦宏看来,智能经济将带来三个层面的重大变革和影响,分别是人机交互方式的变革、给IT基础设施带来巨大的改变、以及催生很多新的业态。
李彦宏表示,“百度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已经有超过十年的探索和积累。我们也会在国家的新基建战略中继续扮演好平台型公司角色,发挥技术创新优势、积极赋能产业转型,推动智能经济早日到来。”
过去几年的两会中,李彦宏的政协提案多次涉及人工智能,其中包括“加强人工智能伦理研究,打造智能社会发展基石”、“开放人工智能平台,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构建国家创新型经济”等提案。
智能交通新引擎: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
在交通方面,李彦宏提出加快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交通强国战略的提案。
自动驾驶和智慧交通近年来一直以来在百度内部十分受重视,2016年至今,百度先后与成都交警、成都交投、河北港口集团等达成战略合作,在智慧交通、“智慧港口”、车路协同等方面达成合作。此外,百度旗下的自动驾驶服务Robotaxi业务于2019年9月在长沙开启载人试运营,于2020年5月在长沙市全面开放Apollo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
在智能交通方面,百度开放了智能车联的技术平台。截至2019年,百度车联网及AI能力已覆盖60大车企,超过400款车型。
对于智能交通的新技术,李彦宏表示,我国交通运输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期,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正在成为拉动智能交通发展的新引擎。
目前,城市交通治理的融合还处在早期阶段。李彦宏提出,应鼓励各地政府加大投入,加强探索城市智能交通运营商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先行先试行。
对此,他建议国家应加强政策引导,加快交通路网车路协同智能化改造。除此之外,还要建设全国性的新一代智能交通治理平台,加快形成安全可靠的现代化交通治理体系。
在过去几年两会提案中,李彦宏除了十分关注人工智能,也多次涉及自动驾驶以及智慧交通。2018年,李彦宏也提出智能交通相关提案,他建议构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让老百姓出行更顺畅。2018年,李彦宏就曾提出关于打造自动驾驶政策全球新高地,构建汽车产业强国的提案。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wangxu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