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4日,由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杭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指导,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CIO时代学院、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经济发展局、浙江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浙江省企业上云服务联盟承办的以“融合创新,云领未来”为主题的“2017CIO时代中国行杭州站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高峰论坛”活动在杭州顺利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省企业信息化促进会会长谭建荣在活动中发表了题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的趋势和实践》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
很高兴有机会在此,围绕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发展的工作、学习体会和研究的成果以及在企业应用的情况,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做一个简要的汇报。
制造业的历史发展
制造业是一个古老的产业,也是人类生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产业。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属于物质加工成材料的初阶阶段,主要的工具是人力工具,而到了工业社会,能量转化为动力,动力工具是主要的。现在进入到了知识社会,信息成为关键的战略资源,知识和智慧构成现在的生存工具,知识创新是主要的生产力。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到20世纪末,全球制造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变化主要来自两个部分:一是企业外部的变化,从过去以产品为中心发展到现在以市场为中心,进一步向以顾客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二是企业外部的变化带来企业内部的变化,产品多样性、个性化的需求给制造企业带来挑战,企业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从事制造业研究的科技人员在不同的层面,都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就是如何提升制造业的水平和层次。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上出现了三个振兴制造业的战略计划。首先,美国提出了“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它强调三大优先突破技术,包括先进制造的感知控制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平台、先进材料制造。美国提出了这三项技术,每一项都非常关键,每一项在企业的应用都非常重要。德国提出“工业4.0”,它强调三大主题:智能工厂、智能物流和智能生产。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中国工程院的建议和推动下,我们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
浙江省有三个城市列为“中国制造2025”的示范城市:第一个城市是宁波,宁波是全国第一个“中国制造2025”的示范城市;第二个是湖州,湖州也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的示范城市;第三个是杭州,刚刚被列为“中国制造2025”的示范城市。在7月,袁家军省长跟中国工程院签订了一个协议,就是中国工程院帮助浙江省推进“中国制造2025”的实施。7月月底,工信部部长苗圩来到杭州,袁家军又跟他签了第二个合同,是工信部和浙江省政府全面推行“中国制造2025”。这说明什么?高层领导包括中央的部委,包括浙江省政府,对“中国制造2025”的推进,尤其在浙江的推进,是高度重视的。给企业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推进“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企业要抓住机会,实行转型升级。“中国制造2025”主要有三大核心问题,就是数字化制造、网络化制造和智能化制造。无论是美国的先进制造企业,还是德国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强调三大核心问题、三大战略计划都把它落实到智能制造上来。
什么是智能制造?
什么是智能制造?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认为,讲的简单一点,智能制造是智能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融合。换个角度说,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现在智能制造有几个热点:大数据、虚拟现实、模式识别,这三个是比较前沿的技术。
中国工程院在前面打造了“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主要是周院长牵头的制造强国发展战略。周院长提出了这个项目,中央对工程院的项目高度重视,习总书记、李总理多次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批示,后来就把它转化为“中国制造2025”。第二个项目是路甬祥牵头了创新设计发展战略,是一名中国科学院老院长。两位院长提出了这两个重要咨询项目,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潘云鹤院长,也是浙江大学的老校长,他去年牵头了一个重要咨询项目,当时取的题目叫“中国人工智能2.0”,我也是这三个项目的主要参加者。关于人工智能2.0的项目,习主席作了长篇的批示,他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不能落后,要抢先一步,要抓住这个机遇,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好、研究好、推广好。现在国务院把它改名叫“新一代人工智能”,新一代人工智能要设立600亿的专项已经通过了。
现在智能制造纳入了人工智能2.0的范畴,是因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应用的有多少项技术?我认为,一是智能交互;第二是感知技术;再一个是学习技术,人工智能搞得这么热,起源于阿尔法狗。阿尔法狗是美国谷歌搞出来的智能机器人,2016年4月对战九段选手李世石,人机大战,机器人胜利了,非常轰动。今年5月,在浙江乌镇,中国着名棋手柯洁对战阿尔法狗,他后来主动认输了。最近柯洁有一个讲话,虽然对战输了,但是从阿尔法狗学了新的方法。最主要的就是它的自主决策技术,我们现在新的技术很多,比如说制造技术,从材料的增减来看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增材制造,金属成型技术,很多冲床一压,材料没变化。机床基本上是属于使金属的,是切削。现在三维打印被称之为真材切削。
智能制造的协同
我们现在搞智能制造、人工智能,要搞制造业、搞互联网融合,就要把交互技术、感知技术、学习技术、决策技术怎么样跟制造业的设计技术、加工技术、装配技术、服务技术怎么样有机融合起来。智能制造的协同性非常重要,要融合,就会产生协同性的问题。就像你的配偶,包括起居、饮食要协同,若不能协同,就是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但一融合就产生了协同的问题。
智能制造的协同,跟别的领域的协同还有点不一样,主要有四个关键问题的协同:
第一,语义协同。工程制造领域都有一些特定的语义,比如说机械加工有机械图纸,机械图纸告诉你零件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粗糙度、精度等语义;第二,时效协同。有一个时间性问题,业务流程哪个先做、哪个后做;第三,异构信息协同。不少企业用了CAPP软件,但是这些软件结构上都是异构的,异构信息如何协同?第四,跨领域协同。现在面向产品研发、制造,都不是单个学科、单个领域的事,都涉及到机电一体化,现在还涉及到光机电液控,光学、机械、电器、液压、控制,基本上单纯的机械产品比较少,都涉及到多领域的协同问题。工业大数据支撑下的协同设计、协调加工、协同装配、协调服务,才能真正把制造业和互联网技术有机融合起来。
网络化协同的3大瓶颈
在网络化协同当中遇到3大瓶颈问题,每个企业都遇到过。第一是异构集成。我们搞了20多年信息化,推广CAD、CAPP,搞ERP,每一个企业只用一种软件。即使都用同一个软件的公司,还涉及到PDM、设计部门、加工部门、物料供应部门、供应链企业和你如何信息沟通集成,而且这都是异构的。所以,异构集成是协同化最大的瓶颈;
第二,异构集成以后,要求信息是实时共享。实时共享的作用起在什么地方?大家知道现在导航系统开发得很好,百度和高德这两个导航系统可以认为是智能化的导航系统。“智能化”三个字用上去是名副其实的,高德、百度是用手机导航的,跟以前的车载导航系统有什么不同?做车载导航的企业一下子倒闭,一下子卖不掉了,所以技术更新快得不得了,你还没有想通就淘汰了。为什么淘汰?车载导航没有实时路况信息,它只能告诉你可以找到这个地方,找到这个酒店,但是你从哪条路来、哪条路堵车、大概需要多少时间?没有,而高德和百度就很好地给你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说从我们学校到这里,现在走哪条路,有没有堵车?就是实时路况的实时共享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以前讲计算机信息化集成,当时就提出一个理念,尽管有一些微词,要把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送到正确的地点和正确的人手里,这几个“正确”应该是高度概括了。正确的信息,你不能把错误的信息搞出去。在正确的时间,我们现在应该推什么信息给什么人?这个非常重要。过去是推数据,现在是知识推送。在设计、加工过程当中,知识推送已经完成了,我认为智能制造已经大功告成了,现在企业往往还做不到,为什么?过去企业里的知识推送实际上也在推,但是是人工推的。
过去用什么方法?师傅带徒弟的方法。比如说一个负荷零件一加工,新进企业的工人不会操作,用什么道具加工,从什么角度切入他不知道。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现在看起来至少有三个问题:第一,任何个人的知识有限,现在新的东西太多,师傅也不知道,师傅的经验有局限,并不是说师傅是万能的;第二,很多师傅操作是很熟练的,但是他教别人要表达出来,师傅的表达能力往往弱一点,动手能力强,你叫他讲出来还是很困难的;第三,旧社会还有一句话,叫教会了徒弟饿死了师傅,师傅还比较保守,不太愿意教。我们现在要把师傅的知识总结出来,在加工的时候,能够自动推送给这个徒弟,推送给每一个操作工,那就实现了智能制造。包括产品设计的时候,以前是一大本的设计手册,用什么样的钢材、什么样的处理方法。现在及时把知识推送给你,设计什么零件有什么技术要求,应该有什么样的知识推送。这三条路做到了,我认为智能制造、协同制造,制造业和互联网融合问题的三大瓶颈问题就解决了。
协同制造十大关键词
协调设计,协同什么?怎么协同?协调的目标是什么?协调的是协同对象。怎么协同就是协同机制,协作的目标就是它的效果。协同什么?我们知道协同对象有客户的协调、产品的协调、技术的协调、资源的协调、设计的协调和环境的协调,我们设计和研发一个产品要考虑很多因素的协调。协调的目标即它的效果,怎么评价、它的业务流程怎么评价等等。
为了解决协调设计与协调制造的问题,我本人团队经过六年的研究,提出了协同制造十大关键词。
第一,客户需求与概念设计的协同。我们要面向客户需求来设计产品,这是无异议的。不面向客户需求设计产品,这个产品是卖不出去的。但在设计当中,为提升方案生成的准确性和客户满意度,要协同客户需求和概念设计方案生成,建立以客户需求偏好满意度、产品创新成本和产品创新度为目标的协同优化模式。要有三个程度:一是客户需求的满意程度,大部分的客户是既要马儿好,又要马儿少吃草,但这个产品设计出来的成本是多少?创新型和差异性在什么地方等等。
第二,产品几何模型与物理性的协同。我们过去搞CAD,搞三维造型,几何模型比较多。但这个几何模型和产品的物理性能怎么样统一起来?这个模型好看,可能它的强度不行。往往为了增加它的强度,几何的完整性破坏了。所以我们现在要研究几何模型和物理性能、力学性能、电池性能,如何能够协调起来、协同起来,以便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设计的错误。物理性能的问题很严重,为什么呢?现在中国制造业的制造能力都很强,几乎没有什么产品是中国人做不出来的。当然少量、高端的还是不行,大部分的产品就是能制造,但关键是物理性能不及国外。前两天也有一个报道,说中国大妈到日本去抢购电饭煲和马桶盖,后来还说马桶盖还是杭州下沙出的。是在这里出,但不是中国人设计的。电饭煲为什么要到日本去买?它的电饭煲的电池性能比较好,形状差不多,功能差不多,但是它的电池性能比较好,什么时候应该加温、什么时候应该降温,这跟米饭的成熟度有关。几何上的设计和物理性能怎么样协调?这个研究得非常少。现在高端的产品、高端的企业,不仅要提出一个实物的产品,而且要提供数字化的样机。我们用数字样机部分替代物理样机的性能和功能,在设计阶段就要把原理讲清楚、性能讲清楚,设计的指标要能够可视化地反映出来。
第三,制造资源与制造知识的协调。如果我们领导到外面去参观,他给你看我有多少土地、车间,有多少好的设备,当然这个很重要,但还不是最重要的。这个企业厉害不厉害,就看你为同行提供了多少制造知识。哪些制造知识是你想出来的,这个非常重要。所以企业的硬件产品、硬件设备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软件。就像宾馆一样,中国人开的旅馆大部分不是硬件不好,是软件服务跟不上。我们企业也是这样的问题,不是说你设备不好,设备当然很好,但软实力不行,制造知识掌握得不多。没有制造知识,制造资源就是见物不见人、见硬不见软,软实力显示不出来。而最核心的竞争力,往往就是软实力,现在还不是硬实力。硬实力,比如说宾馆星级的设备可以买来进口,但是服务是你的内涵。制造企业也是这样,制造知识是你的内涵。企业如此,个人也是如此,个人穿的衣服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内涵。
第四,作业流程与时序节拍的协同。作业流程与时序节拍对连续生产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就是产品一个时间节拍,机器应该做哪几个动作,这些动作是否合理、还有优化的余地等等。
第五,精准生产与现场管理的协同。现在非常提倡经验生产、精准生产,浙江有几个好的精准生产的企业。杭州两个传统的制造企业,杭氧和杭汽做得非常不错,这几十年来一直是行业里面领先。杭汽,我原来也做过它的独立董事,知道它的内部细节。杭汽引进西门子的技术,经验生产做得非常好,最后体现在什么地方?杭州汽轮机床一个厂,比三大动力集团加起来的理论还要多,三大汽轮机厂做的规模大、产品多,但效益是杭汽最好。杭氧,我们国家有三大设备厂,除了杭氧以外还有川空,三大空分厂,原来计划经济的时候,机械部是偏重于喜欢开封,结果他们现在不行了,杭氧搞得很好。当然他们两个都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做得非常不错的,像浙江的西子,王董事长把车间管得紧紧有条。宁波海天机厂很大,也是做到比较高的水平。北方很多厂现在很困难,为什么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都是粗放型的生产,粗放型生产的效益比较差。
第六,人、机器人与机器的协同。我们现在推广机器人,也是说“机器换人”。但我们更高层面强调哪些活适合人做就让人做,哪些活适合机器人做就让机器人做,哪些活适合机器做就让机器做。现在人、机器人与机器的协同理念比较深入,机器人现在发展的方向是融合机器人,要人、机融合起来。
第七,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的协同。我们现在搞智能制造,高附加值的产品才有价。价值本身比较低,智能制造花的成本更多。我们现在需要的是通过创新设计,研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在新产品上、高附加值产品上,又有智能制造的技术。
第八,软化技术与硬件技术的协同。
今天主要是讲我的团队围绕装备制造业,推广协同设计、协同制造取得的一部分成果,包括超大型低能耗空分装备设计制造基础研究、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的关键技术等等,这也是我们十几年前做得比较成功的项目。后面也有不少电梯厂委托我们做一些电器实行大批量定制。十几年以前,在我老家湖州做了这个项目,影响非常大:一是在电梯行业影响非常大,电梯协会企业,包括江苏、广东的都要叫我们团队做电梯大批量设计和制造;第二,区域上对浙江省、江苏省的影响非常大,当时浙江省在江苏召开现场会,所以这是我们做得比较成功的。
最后,欢迎在座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到浙江大学、机械学院。我担任了浙江大学机械学院院长20年,最近把职务卸掉了。但学校任命我一个职务,就是工业技术研究院总工程师,希望能和企业进行技术合作、项目合作以及人才培训。
谢谢大家!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pingxiaoli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