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CIO时代中国行苏州站】王莹:电子合同及存证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2017-09-18 13:34:20  来源:CIO时代网

摘要:2017年9月16日,厦门市美亚柏科股份有限公司存证云中心总监王莹在“2017CIO时代中国行苏州站”活动上作了题为《电子合同及存证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
关键词: CIO 电子合同 企业信息化
  2017年9月16日,由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指导,CIO时代学院、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协会、江苏省企业信息化协会苏州代表处联合主办,CIO时代APP、苏州IT人俱乐部协办的“第四届互联网+高峰论坛暨大数据应用峰会 CIO时代中国行苏州站”在苏州金陵观园国际酒店成功举行。厦门市美亚柏科股份有限公司存证云中心总监王莹在活动上作了题为《电子合同及存证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
厦门市美亚柏科股份有限公司存证云中心总监  王莹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分享主题是《电子合同在企业信息化中的应用》。
 
  一、电子合同的发展情况
 
  早在2005年,《电子签名法》便确认了电子合同的形式是有法律效力的,也就是说是合法的。到了2011年,随着全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导致了整个电子签名在国外的应用非常广泛。2011年国内的电子商务已经起来了,印象最深的是我们原来买东西都要去超市,突然有一天,一号店把超市功能搬到网上,解救了家庭主妇。早在2011年,国外有一个电子合同厂家做了统计,全球500强的企业90%都用了电子签名,我们国家在电子签名的使用和广泛应用是在2015或2016年,是伴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爆发出来的,这也是整个电子合同的发展。
 
  电子合同的应用在各行各业都是非常广泛的,比如我们要签署的人事合同、入职合同都可以使用电子合同签署。比如我们在一些制造业或实体行业中,可能有一些食物的运输,每个运输都会产生单张和单据,这也是很麻烦的,但供应商、代理商的管理都可以用电子化的方式解决。
 
  电子合同带来了哪些好处呢?
 
  1.节省成本。从经济效益上来讲,节省了成本,当时我们做了一个测算,这是在非常保守的情况下做了统计,如果一个企业一年签署1万份合同,电子化至少可节省20多万。
 
  2.提升效率。合同在签署的过程中,最耽误时间的就是物流、快递。签署完后,我们企业的做法是什么?把合同扫描一份,因为后面的管理很难做,如果想找到合同的原本是很麻烦的,很多企业直接扫描一下传到电脑上再做信息化的管理,是最常见的做法。
 
  以我们一个现有客户实际的测算结果为例,这是直销的客户,他当时在做电子合同时,他的需求是员工入职的电子合同,因为直销类的客户在全国遍布了很多电子销售员,销售员入职时原先是跑到门店,门店的人拿身份证复印、签署合同,合同累计到一定的量运输到总部,总部的法务人员再把这些合同归档到仓库进行管理。在上了电子合同后,节省了35%-40%的人力成本,在纸张和仓库上节省了2500平方米。当时他给了一个仓库储存合同的照片,合同量不断增加,所以要经常的换仓库,如果合同发现问题,怎么去找这个合同是最致命的问题。由于环境问题,你会发现可能五年后,你签的合同上面的字迹就没有了,这个合同最后有可能变成无效的合同,即使找出来也是无用的。这是他们通过一个项目统计出来的结果,一年节省了200多万。
 
  二、电子合同的具体应用
 
  签署一份真正的电子合同是有要求的,并不是将其电子化后就变成了电子合同。真正的电子合同其实可以满足四要素,首先形式是电子数据形式的,第二是有身份认证,第三是真实意愿的表达,第四就是防篡改。
 
  以上四要素来自于什么?第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明确规定了三个要素满足的情况下才是真正的电子合同,而不是随便签的。
 
  1.存证云电子合同方案
 
  存证云为什么要做电子合同呢?首先就是美亚柏科,它是一个电子数据的龙头企业,2011年上市,是国内电子数据取证行业唯一的上市公司,也参与了关于电子数据取证技术的行业标准,如北京的奥运会、世博会、G20,包括厦门的金砖峰会都有参与。
 
  我们有一个资质就是司法鉴定的机制,这是与防篡改是息息相关的,这个资质通过了CNAS实验室认可,对很多合资企业是非常有用的,因为在全球都是得到认可的,即使官司打到国外,国外也是认可的。
 
  2.电子合同四要素
 
  接下来具体说一下刚才四要素具体是什么?第一就是电子形式,这个很容易理解就是电子化了;第二身份认证就是签约的双方主体必须实名认证;第三是关于真实意愿的表达,我们用电子签章完成;第四就是防篡改,即所谓的第三方存证,要将所有的数据进行备份和存证。
 
  实名认证。实名认证通常有几种形式,如果你的业务流非常简单,比如旅游行业,更喜欢用身份证加姓名,就是我们所谓的实名认证,即国内真实存在这个人,我们所有的数据其实都是通过公安部人口信息库调出来的,做一个比对后再返回。第二是关于银联的认证,很多企业不满足于二要素,因为我拿着任何人的身份证都可以做这个认证,除非我没有这个动机。但有一些产品比较高级,要上升到银联认证,需要银行卡认证和手机号认证。还有一个就是活体检测,我保证你是真实存在的人,还要保证合同签署的时候是自己在签。纸质合同无法避免,签电子合同比签纸质合同还要严格,我可以用活体检测你必须本人来做这个事情,但纸质合同是无法限制的,除非是当面签。
 
  电子签章。每签一个合同,我们在后台都匹配一个电子签章,即CA证书,这是工信部发的授权,每个地区只有一个CA证书的运营商,这是国家授权下来的,在后台匹配一个电子签章的证书来证明你的信息都会存在证书里,然后将这个证书与你签的合同合成一份PDF文件,这份文件因为有了证书就无法再篡改了,一旦篡改签名就失效了。因此,这个CA是可以严格的。
 
  存证。说到存证,一个是说我们为什么要存证,实际上是电子数据的特点要求存证,电子数据的特点是什么?第一,易删除,纸质的很难做;第二就是易篡改,写错了可以改,纸质的也很难,要划掉,还易灭失。因此就给我们带来了两大难点,一是主体难识别,以前的整个乱象特别有意思,有一个合作伙伴是广州的仲裁委,当时他们讲P2P行业前两年滋生出一些案例,诉讼到他们那边,这个案子在他们那里都走不下去了,因为诉讼上来的人都识别不到,由于没有身份认证,当时大家做的全部都不规范,你不知道是谁。另一方面是内容审查难,我们有一个银行客户说银行也在做信息化建设,很多业务都线上化了,他们都可以线上申请,申请完后就可以放款了,这给他们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业务增长很快,但也带来很大的难题,因为有的是签两年,但找的时候直接否认了,这就引起了诉讼,他把材料打印出来给法官,法官看到材料后说无法解释,也无法判案,这个东西存在你的服务器、你的平台,所有都是你的,想篡改很容易,自证都很难。银行的人觉得法官说得很有道理,因此找到我们做第三方存证,真正引起纠纷的时候是扯不清楚的。
 
  刚才提到我们有一个CA,可以解决篡改的问题,为什么还要加第三方存证,原来的CA是需要介质的,这是需要一个key。如今为了顺应互联网的发展,所有的CA都可以远程输出,我们不需要key便可以线上发布,这存在什么问题?证书的发布不是CA发布,可以是CA的机构和代理商发布。因此我们需要第三方凭证证明,存证是必要条件。
 
  3.电子数据签合同流程
 
  第一是实名认证,后台会自动匹配一个数字证书,这是用户感知的,然后可以签署合同,生成一个哈希存证,直接进行上传存证。如果出现问题,后面可以进行出证,也可以做仲裁的推送,这个解决机制是多样化的。提到存证,当文件产生的时候,首先要做的是数据加密和哈希校验,一种要存到我们超级计算机中心,同时会同步一份到司法鉴定中心,这个是给出证使用的,当有问题的时候,会出一个电子文件和哈希值对比,看是否一致。
 
  以支付宝上的合同服务为例,上面都是C2C的便民应用,比如租房合同,把合同租出去,如果你的房产在异地,这个时候就可以签电子合同。当时我们做了统计发现,支付宝利用最多的不是租房合同,而是借贷合同,民间资本还是非常活跃的,大家都有借钱和被借钱的需求点。
 
  就具体的对接方式而言,大家都有自己的平台,我们可以做API对接和私有云服务,如果你对数据安全的要求非常高,有一些政府机关就不能出来,这个时候有私有云服务。
 
  目前做电子合同和电子签章的非常多,在什么地方?不同点在哪里?有三点:第一,我们是一个上市公司,我们做电子数据取证行业有二十年的积累,而且服务的都是政府机关,其他所有的企业都是创意型公司,体量较小;第二,关于存储,因为我们是自建云,我们是厦门超级计算机中心,这个超级计算机中心是我们和政府共建的,有很多政府数据,目前建了二期,不对外开放,对其他产品来讲,都是第三方云,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等,转的过程当中存在风险;第三,我们有自己的资质,你会看到任何一个产品的资质都是引进的第三方,公证、司法鉴定都是第三方的。
 
  4.存证云电子合同在各行各业的应用
 
  具体的应用也有一些金融行业的,可能在数据存证的应用需求量特别大,如电子合同和业务流程的存证,银联的业务比较多,还有快消和制造业,这就存在入职合同、经销商和供销商的协议,这个应用比较多,包括家政、旅游等。
 
  最后说一下硬件,我们当时是为执法部门准备的,企业的需求也是大量存在的,包括银行。银监局出了一个关于双录的政策,因为做银行理财的部门发现很多人一到还钱的时候就跑到银行闹,大闹后很多事情说不清楚,因此要求银行要有双录的设备,保证我们的利益和权益,包括一些录音存证。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分享的一些电子合同的相关应用,也希望我们能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增添一份助力。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