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5日,由中国新一代IT产业推进联盟指导,CIO时代学院主办,北京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金融电子化杂志社联合主办,CIO时代APP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区块链与金融科技论坛”在北京大学隆重举行。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李璠在活动中发表了《新技术驱动金融科技创新》的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光大银行信息科技部总经理 李璠
非常感谢赖老师、姚老师搭建的金融科技交流平台,今天十分荣幸与大家分享有关金融科技的热点话题。首先要祝贺第三届金融CIO班和第四届互联网CIO-CTO班的同学在北大学习期间学到了知识、收获了友谊,顺利结业。也预祝大家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绩!
我汇报的题目是《新技术驱动金融科技创新》,和这次大会主题完全一致。
一、新技术驱动金融科技创新
从金融科技从业者的视角来看,金融科技第一是提高了整个金融服务的生产力,新技术正在驱动金融行业发展;第二,金融科技的确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也就是当前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金融科技赋能普惠金融;第三,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金融脱媒趋势明显,银行以外的金融功能提供者越来越多,而且所提供的金融服务越来越全面。
1.金融科技创新中的新技术与新模式
我们对新技术的应用场景进行了归纳分析,目前在技术驱动下,金融新产品、新模式日新月异。
云计算技术现在大家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其在基础设施、共享平台建设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在智能客服、智能投顾、智慧网点等领域应用场景丰富。
大数据技术应用得十分广泛,特别是在银行个人征信、大数据精准营销和风险防控等领域。
区块链技术是今天会议的重要主题之一,是支撑比特币运营的关键技术,未来数字货币、跨境贸易与清算、结算等都在研究运用该项技术。
移动支付和生物识别技术,目前在移动支付、身份认证和交易快速达成等领域日渐成熟。
以上是技术在金融领域中应用的场景,各项技术多是混搭和整合后发挥价值。今天早上看了一则新闻,中国家一科技公司刚获得4.6亿美元的C轮投资,其专门是做AI视觉技术的,在此领域已经超过了微软,谷歌和FACEBOOK,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这也就是说,将来AI技术与生物识别技术混搭使用,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2.区块链—最耀眼的创新技术之一
区块链技术,目前是非常热的技术领域。部分金融从业者认为,它可能是下一个金融业的风口。因其发展潜力巨大,因此我们非常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其价值体现在安全存储、传递和交换机制为未来整个的信息互联、价值互联奠定了基础,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另外,各类投资驱动了整个区块链的发展,目前国内外著名企业都加快了区块链产业布局,成立一些联盟、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商业模式等。据统计,2016年整个区块链的投资已达到180亿美金,由此可见区块链正处于投资的热点领域。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也衍生出多样化的技术解决方案,区块链1.0是比特币,2.0是智能合约,现在的BI、CI等方式也都在日新月异。应用也从以前单一的比特币向多元化转变,现在已有数字货币、跨境支付结算、票据供应链、普惠金融、政务法律等领域都在探索区块链的应用。
二、光大银行在区块链应用的实践和探索
1.适应新技术创新的研发模式调整
任何一项新技术的应用都离不开一套有效体制机制的保障。从光大银行来讲,我们也通过形成一套有效机制保障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银行以往多采用相对比较传统的研发模式,面对新技术和新模式,在部分应用领域我们正在向快捷研发模式转型,与传统的科技研发模式形成互补,因此,我们现在大力发展敏捷开发,快速地把一些新的技术应用到实践中,积极推进双模式IT管理模式。
2.适应新技术创新的实验室机制保障
光大银行2011年创立了科技创新实验室机制,迄今为止,实验室已成立将近6年了。这些年我们通过不断探索与实践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科技创新机制,形成“闭环运作、创意直通、成果孵化”的实验室运行模式,依托这个平台进行了多项新技术、新模式的先行先试,这是在多年积累的基础之上,加快了新技术在银行的应用步伐。
3.区块链技术探索
区块链是我行科技创新实验室重要的关注领域之一。在管理机制建设方面,通过银行内部创新委员会、信息科技委员会,专门推动整个创新项目的实现。另外在孵化机制方面,我们也是从原形、开发到举办实体展厅展示,形成一体化成果展示的直接通道,这也是在践行科技创新“O2O”模式,将我们的研究成果直观地展现给各位同事和同业。另外我们建立了一套创新技术与产品跟踪机制,内部成立了几个小组,分门别类,由感兴趣的同志作为牵头人来跟踪业态发展趋势,以兴趣为纽带,通过专题讨论、组建论坛等方式,深入跟踪一些新技术发展机制。
目前光大银行通过实验室机制在三个领域做了一些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尝试。
一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母亲水窖捐款”。我们希望通过区块链技术增加公益的可信度与公信力。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智能合约等特性构建立公益慈善捐赠平台。母亲水窖这个案例,我们使用了分布式帐本,对慈善业务进行记帐,使每个捐款人的爱心都要明确的记录在册;保证这些信息对全社会公开又不被篡改,这是第二个特征。第三就是加入了智能合约对捐款进行编程,从技术角度实现专款专用。慈善捐赠就怕挪用,因此我们从技术上来保证专款专用,精准扶贫。我们为了重建慈善公信力,基于区块链技术将捐赠方、公益单位、银行、施工方这几个参与者有机整合在一起。
二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可信凭证平台 ”。与银联合作搭建基于区块链的可信凭证平台,实现网络传输、本地存储以及查询下载等环节不被恶意篡改的机制,解决了目前电子凭证的依赖公信力问题,以及凭证真伪等问题。
在实际非现金支付应用中,电子凭证管理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由于是多方参与交易过程,存储在第三方的电子凭证容易篡改,而且不同机构间的电子凭证无法互联互通,成为业务发展的瓶颈。因此我们通过区块链技术建设了一个可信电子凭证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主要是把整个商户、持卡人、银联、收单机构、发卡机构做了有机整合,降低了整个交易的成本,同时对一些退单的风险进行了有效防控,这样能使各个参与方通过区块链平台,形成联盟,此外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交易风险
三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泛资管·阳光链”。今年9月份光大银行和几家机构一起基于区块链技术建设了“泛资管·阳光链”,我们引入了共识机制,交易行为需要各交易方的认可,确保业务数据的准确性,去中心化的存储,在托管业务各参与人之间建立一条联盟链,保证信息自动安全同步,提升客户体验。阳光资管链统一了服务接口,节约了交易成本,也减少了人工参与环节,有效降低了风险,同时也保证了交易安全,最终提升服务品质。
四是积极参与数字货币课题研究。目前研究方向主要是数字货币在支付流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研究过程中,充分体现金融科技是金融+科技,银行内部是由总行信息科技部和运营管理部联合推进。我们认为在数字货币研究方面,将业务场景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可能是未来金融研究的一种有效模式。
三、区块链未来发展的展望与思考
1.区块链未来发展的展望
随着比特币包括区块链技术知识的普及,我们看到从Google搜索的热图来分析,目前虽然比特币的搜索还是大于区块链,但从发展趋势上看,区块链技术的搜索热度已经在稳步上升了。大家已回归到区块链技术的本源,技术本身无善无恶,好人用干好事,坏人用干坏事。近期中国等一些国家叫停了ICO,表明了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态度。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还专门成立新信息安全部门打击ICO等非法金融活动。
2.区块链技术的四个特性
第一,运用区块链技术使金融市场参与者在结算速度、流程透明性、安全标准方面都能获益,这是技术带来的红利。
第二,整个Fin-Tech技术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驱动金融创新,各国都有各自的尝试路径,比如美国、新加坡等国家都成立了金融科技监管沙箱,把创新放在一个区域里来有效地组织、监管,逐步扩大应用深度与广度,严控风险传染扩散。光大银行科技创新实验室也是采取类似机制,先行先试,取得实际效果后再推广。
第三,区块链在金融行业应用需要新建行业标准。重视数据安全,特别是对敏感数据的保护。
第四,关于运营管理模式,需要各参与方合作形成一套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各方共享风险与经验,后续有利于这项技术良性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区块链技术是由信息科学引发的覆盖经济学、货币金融学等多领域的全面创新。
3.区块链技术带来的新风险
我们认为区块链技术带来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关于密码学的风险。因为保护隐私有要强度的密码算法。目前在国内使用国密算法还是比较安全可靠的。但一些产品、软件还不支持国密算法,需要加强国密算法的普及推广。另外就是量子计算技术进步非常快,计算能力远远大于传统计算模式,这对密码破解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因此我们要密切关注这方面技术的进步。
二是智能合约风险。主要是要关注技术框架带来的分布式账本监管风险以及智能合约漏洞带来的业务风险。
三是性能风险。现在区块链通过分层等技术提高了性能,但处理性能提升空间仍较大,此外还要关注木桶原理带来的容量风险。
四是运营管理风险。需要关注分布式、点对点网络带来的运营风险;多机构参与带来的非法金融活动管理风险。
以上是光大银行关于区块链技术研究与应用的一些成果,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第三十五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