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6 10:41:44 来源:
其实,科技创新是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
从国家主导产业、两会报告、总书记讲话都可以看出来,创新的要求虽然较多但很清晰。从监管看,银行监管无论是人民银行、银监会,还是市政府金融办,这方面要求都相对较多。像最近央行印发了金融科技的发展规划,郭树清主席也在各种场合提到过关于银行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应用、数据资产的内容,特别是在自身的金融科技监管方面也有很多重要的论述。因此作为监管部门,政府会强力推动银行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提速。
从银行自身看,相对来说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即银行在信息化产业这方面步伐相对比较快,其成果在每个阶段都是非常丰富的。现在新技术发展起来,银行在新技术的应用速度上也是很快的,当然这是银行自身的属性。
从银行服务的客户来讲,最主要就是客户提出了一些很高的要求。如对银行的产品、服务的触达性、个性化等方面千人千面,要求不同且期望较高。且在各行竞争的倒逼下,从客户端方面实现银行的金融创新,特别是通过技术赋能业务的发展,包括借助新兴技术去推进业务的发展,都给予银行发展很大的推动力。
总体来讲,在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要求下,科技创新是非常重要的驱动力。如果说不做这个转型和创新,那银行就很难给客户提供服务。这样在同业竞争过程中就会有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同时监管这边对于银行各种项目的要求也较高;刚刚交流时也说做数据、做监管的可以看的到,除了人民银行、银监会、审计署、金融局,监管方面提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整体监管方面对银行的要求,对传统式的管理压力也比较大。如果领导们是做从事过这方面的工作的=或者企业参与过这方面的建设,也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而且现在除了管理压力大以外,监管自身的机制手段和水平也非常高,他们对于数据——基本上是银行的很多原数据管理,他会把控得非常深,各家银行把数据放在一起,对于判断资金流向、投资风险、银行各种监管指标都很容易。这也从更高层面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说如果你自己不追求数字化,仅仅满足这些监管的要求,数字化的压力也非常大。并且经常会有评级,给银行进行访谈、谈话,甚至有些时候就在银行里面,只要一查出问题,肯定就要罚钱。
再者就是银行确实通过有效转型成为数字化的领军者。我比较欣赏两个模型,一个是埃森哲数字化转型模型。它将整个银行数字化转型的过程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传统业务数字化改造,这有点像业务的产业数字化,在这里根据场景业务,完成数字化转型,从而形成一些技术平台推动业务所需的解决;第二阶段就是全面数字化转型;第三阶段就是数字化领军者,这里面就是真正的能够打通行业的产品和互联网生态,实现真正的流程驱动商业模式创新。这个模型对于我们银行推动做一些顶层设计、规划,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第二个模型更好一些,就是Gartner数字孪生组织。大概意思是:一个企业发展到后面,它在实体企业之上肯定会演化出一个数字企业。这就跟咱们看的影片一样,这里面谁能够真正先把这些物理的东西复制到数字世界,根据数字世界的特征、属性去做一些改进,推出服务,改进自身管理,提高企业实体,谁就在数字化转型当中拥有领先地位,谁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或者发展成百年老店、基业常青。在这个过程中不能说肯定确保弯道超车,但是至少保证不在这一波的发展过程中掉队。
第二部分是中小银行。
我一直感觉,相对大行来说,中小银行数字化转型的压力更大。只是那种特别小的银行,反而没有挑战。给人的感觉是反正他转型也不好做。小银行的属性很清晰:比如在座的像金山云这样的厂商,给大行提供的是云服务,这很清晰。中小行也想做,但实力、人员、资金方面却很纠结,这种非常难做。所以中小行自身存在的麻烦一是依赖外部厂商,二是全行的金融科技意识支撑不了,三是系统比较弱。所以咱们在座的服务于金融行业的外部提供商,大家有个共识性的东西会比较好。中型的银行规模更大,我们还是希望不依赖各厂商能够自主可控。这里的好处在于,对大家,特别是对于厂商的投入产出也非常有竞争力。如果我这个技术在各种平台标准化以后,能够实现统一,且在这里面处于领先,那对供应商自身也是有优势的。
比如做风险、反欺诈、信贷,银行更关注的是在SaaS层的积累沉淀,但是原来做的时候他会带着SaaS,按照现在云计算这套架构——PaaS得一套下来,一套下来成本很高,但你也只能用他,如果不用的话就要花相当大的精力让他退出。但如果这之前,我们把平台性的东西——SaaS、PaaS独立出来,不管做哪一层,只要做得比较领先,替换系统非常快。这对厂商自身有非常大的优势。所以推动这些标准,减少对于某单一外部厂商的依赖,对于这些真正有实力的企业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帮助。所以我觉得从这方面讲,这边跟甲方的利益是共通的。
那中小行到底应该怎么转?当然有很多做得好的中小行,就像城商体系有很多的城商行做得非常好,做了很多很好的探索,但是总体上讲,每家银行真正找到跟自身业务发展、管理特征、公司治理、队伍实力等相匹配的战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最后一个谁来转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任何银行对此都很重视。但是中小行做不了,也不是不重视,就是从企业文化、组织架构、人员配置等都到不了这个层次。做的过程中,有些时候推行效果也不会特别好,所以小行这方面的压力会更大一些。
银行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规模经济。比如做个系统,中型银行规模有的是大行的1/4、1/5,小行规模可能是大行的1/10,但是系统建设成本基本相同,不会因为体量小,减少系统建设成本的支出。像建行数字化转型做了六年,每年投入一万人,这个压力是非常大的,但小行支撑不了五千或者一万的人力投入,压力就会更大一些。
前面两层都很重要,但居于上层的是自主可控。小行自主可控实现不了,能够降低成本或者能够外包的就外包了,这是很清晰的。比如说现在资产三四千亿,基本上不用考虑了。就是中间这些又想好又想弯道超车的银行,压力主要在他们身上。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希望跟合作伙伴、头部供应商进行更好的沟通和合作。
真正要做的话,从北京银行这边要从几个方面进行推动。
第一做好数字化转型肯定要做顶层设计,组织架构、机制、整个技术都得变。所有这些同时做,才可能在数字化转型当中取得一些成绩。
到目前看的话,通过业务架构转型去推动业务领域建模,这种模式体系给银行业带来一个很大的示范作用。至少大家觉得用这种方法论在建行这么大体量都能落地,肯定有它的优势。当然,不是说企业架构是唯一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对于各种建模、方法论,各家银行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顶层设计的方法。
第二是机制。做得比较好的一些大行,像招商、平安、民生,这些股份制银行,在组织架构上一直还在适应阶段。但是不管怎么调,个人理解最核心的还是得围绕客户。从客户的视角去看怎么更好的服务客户、提升客户的体验,然后把行内的产品用最好的方式推介出去。或者从自身讲,真正促进技术、数据、产品、业务的融合,最终也能提升客户体验、降低运营成本、控制好整个风险。当然这也是最终目标。
第三就是现在对于数据市场提及较多。去年更有把数据作为第五大要素提出来的,这意味着数据资产会大幅度发展。针对这个现象,人民银行做了很多规划。国家环境方面,无论是法规层面的、数据治理层面的,还是数据共享共通方面,可能会做的东西也更多一些。现在大家讨论的内容都是首先明确好数据确权,这样推进和数据共享方面都会更快一些,当然,监管机构的力度会比原来大得多。作为银行,首先把自身的数据治理做好,做到数据一致性、唯一性、完整;然后就是思考怎么样用好这些数据,推动业务创新的发展、管理精细化。这是最主要的放心。
技术方面涉及内容太多,就不展开讲了。个人认为不管做哪个领域,无论做的深还是浅,产品线长还是短,只要在某个领域里面能够把它做深做透,那在整个行业里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无论是用于产品创新,还是客户服务或是风险防控里的欺诈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只要做得深,合作机会就会很多。不过里面迭代的速度可能会比我们想象的快很多,跟新技术的结合也是非常紧密,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像一些测评系统、科研院所,在产学研用方面都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很好的数据支持,加上应用场景,这里可以做的东西非常多。北京银行也在做相关的一些探索。在“十四五”期间以至于之后几年,各家行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数据资产的利用,会是投入相对较多资源的一个领域。因为不做这个,很多东西就没办法提升不。对于供应商来讲,这个领域很有前景,不够竞争可能会比较大。当然到了当前这个阶段,如果没有核心竞争力,发展空间就小很多。针对一些小行,给他全面解决方案也是一个办法;但是对于一些大行,就只能在某个点、某个小的细分领域做深,这样发展空间会大一些。
第四是应用前沿技术手段,提升业务智能化水平。其实无论是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行业内都会不断跟进,学一些大行、大厂等先进行业,保持对前沿技术的高度关注。不过银行最重要的能力是实现技术的快速应用。基础设施不是银行的专长或者不需要下功夫,我们的专长是应用能力,把这些先进技术应用到金融行业,去服务实体经济、给银行做支撑。这是我们的工作重点。
接下来是中台这边。现在我们是建业务中心、技术中台、数据中台,希望通过技术平台的打造,摆脱对供应商的依赖。我们在自己建设中台的时候,也用了一些主流技术,在这过程中也跟业内大公司合作,包括一些大厂。我们希望大家共同打造适合各银行实际规模的中台,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自身业务的发展。
最后就是开放金融生态。在银行自身的信息化过程中,希望有更多的企业一块合作、推进、提升自己的水平。服务客户方面,希望跟金融科技服务公司做好沟通,包括数据共享、场景应用方面、包括C端、B端、G端客户的服务等方面,这样才能真正把银行服务做好。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