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5 15:38:57 来源:
场景决定需求,需求催生变革。互联网时代下,90%的企业都在使用即时通讯工具,那么如何保证即时通讯工具的高效、稳定和安全,如何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成为了企业协同办公的迫切要求。
5月11日,“COP百家讲坛”系列活动——《即时通讯 一切皆消息 | 开启协同办公新时代》主题直播圆满结束。致远互联见习副总裁兼营销战略合作部总经理张意、融云副总裁兼政企事业部总经理赵一方,围绕协同办公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协同办公数据安全、致信IM构建统一业务通讯三个方向,多角度解读了协同办公市场,阐述了高效协同办公在实践应用中的更多可能性。
目前协同办公市场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
张意(致远互联见习副总裁兼营销战略合作部总经理)
办公系统市场在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在信息化时代,我们追求的是无纸办公,而在数字化时代,我们追求的是如何利用数字驱动企业办公便利化,甚至助力企业决策。如今,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实行智能化,而协同办公也融入到更广泛的场景中,整体办公市场在持续上升,沟通的场景也在变化,早期的办公软件OA主要解决审批、公共信息、文档管理三类问题,但如今的办公系统能够涵盖的不仅仅是这三类,还包括大量的管理应用,涉及了众多的应用场景。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系统的自动存档都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能够很轻松地面对各种问题。
赵一方(融云副总裁兼政企事业部总经理)
从现状来看,我们都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即时办公软件,这是一个显著的变化。即时通讯,分开来讲是“即时”和“通讯”,为我们解决的是时间与空间的问题,现在的办公方式、场景、组织模式,甚至业务模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已从办公室内走向了办公室外。疫情的冲击,快速地将办公从PC时代转换为移动时代,即时通讯则是围绕办公场景进行的,让涉及的每一个场景、关键点都达到协同,以保证便易性和及时性。
如何解决协同办公的安全问题?
赵一方(融云副总裁兼政企事业部总经理)
首先是传输链路层的安全,在这方面我们已经拥有了多年的安全保障经验,也在不断地提升安全防护能力;其次是应用层,比较常见的有阅后即焚、防截屏应用,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办公安全;最后是私有化部署,面对客户对私有云部署的要求,融云与致远紧密合作,打造了很多基于底层的安全性准备,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客户的业务需求,灵活地进行开发和应用。在实际应用中,通过技术防范,可以让企业更好地实现文件内容只在内部流转,而不向外泄露。
如何满足不同行业的不同场景需求?
张意(致远互联见习副总裁兼营销战略合作部总经理)
每一家企业的发展都带着自身的独特属性,拥有独有的管理经营哲学,如何帮助企业去落地实施,从概念设计到模式固化去执行,是需要做企业定制化的。
在致远的办公系统COP中,有一个核心的能力叫“七大统一”,在与融云的深入合作中,我们已经完成了“七大统一”中的“五大统一”:
第一“统一”是统一门户,将门户与通讯的入口统一,无论是对内的业务,还是对外的业务,都在一个平台上,可以提升沟通效率。
第二“统一”是统一组织、统一权限,将企业的操作系统、组织架构进行统一运维组织。
第三“统一”是统一信息,将不同系统的数据融合到一个场景里面,辅助领导层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决策。
第四“统一”是统一业务定制,随需而定,可以通过定制平台,搭建轻量级的应用,从而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和系统迭代需求,企业在不断创新发展迭代,我们也在不断迭代更新。
第五“统一”是统一数据,将来源于不同场景和不同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保障消息传递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以应对业务场景的不同、网络环境的不同和客户业务需求的不同。
致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张意(致远互联见习副总裁兼营销战略合作部总经理)
在日常办公里面,所有的业务都有痕迹。所以,致信在打造的核心能力中,第一是安全,安全是协同办公的前提;第二是及时性,在各个办公场景里,保障消息传递的及时性;第三是场景化,满足各种办公应用场景;第四是便易性,减少了复杂的环节,更加的简洁高效。第五是完整性,能够有效地保障业务的顺序和完整,都是非常重要的。
赵一方(融云副总裁兼政企事业部总经理)
在信息传递过程中,是需要保证信息完整性的,包括各种环境下的完整性,不仅如此,还要保证传递的准确性以及时效性。所以,致信的核心能力还有以下两方面:
第一,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业务需求,随时进行调整和改变,尽可能地做到各业务板块的模块化和相对松耦合,灵活地进行组织和改变。
第二,聚焦国产化,无论是硬件还是数据库、中间件、操作系统,在底层就尽可能地做好国产化的适配工作。我们可以很自信地说,融云在IM领域里,在即时通讯领域里,是国产化适配做得很好的厂商。
【结语】
在两位嘉宾的热烈讨论中,我们的直播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错过直播的小伙伴,可以关注CIO时代公众号,查看精彩回放!
系列活动持续更新中,欢迎大家点击关注公众号,及时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