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3 14:12:43 来源:
(图片来源:新浪新闻)
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在深圳正式下线,成为全球首家达成这一里程碑的车企。
一道做了20年的证明题
无论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这个世界的进步和变革,总是离不开领袖与先锋的引领。在汽车行业驶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时,比亚迪无疑是那颗最为夺目璀璨的星辰。
(图片来源:新浪新闻)
“比亚迪成为全球首家达成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的车企,这份成绩属于比亚迪,更属于中国汽车品牌。”在8月9日举行的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仪式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激动地说道。
2021年5月,比亚迪第1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从0到100万辆,比亚迪用了13年。
2022年5月,比亚迪第2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从100万到200万辆,比亚迪用了1年。
2022年11月,比亚迪第3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从200万到300万辆,比亚迪用了半年。
2023年8月,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车下线,从300万到500万辆,比亚迪用了9个月。
而从一家做电池的小公司到发展成立足中国,面向世界的全球领先的新能源车企,这一条路,比亚迪走了20年,投入超千亿。
如今有多少鲜花与掌声,当年的比亚迪就有多少的质疑与嘲讽。王传福回忆道:“20年前造新能源车,有人看不懂、有人看不上、有人看不起。”但比亚迪始终没有给自己回头的机会。20年后,在这个新能源车型遍地开花的时代里,王传福骄傲地表示:“比亚迪可以、新能源可以、中国汽车可以!”
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
“这不仅是比亚迪的全新里程碑,更是中国品牌向好向上发展的见证。这是中国品牌造车的缩影,新能源为中国汽车提供了全新的机会。在一起,才是中国汽车,比亚迪将与同行携手并进,共同打造令人尊敬的世界级品牌,为全球汽车工业变革注入中国汽车力量。”活动现场,王传福激动地说道。
(图片来源:新浪新闻)
在活动的现场,比亚迪特意布置了中国汽车品牌车型展览区,展出品牌包括一汽红旗、东风岚图、长安深蓝、上汽飞凡、广汽埃安、吉利极氪、长城哈弗、奇瑞、蔚来、小鹏和理想。在王传福看来,它们一起构成了中国汽车。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全球市场的占有率达25.6%,全球销量占比则超过60%。
无论是从销量数据、品牌影响力、技术专利公开量,还是用户服务体验反馈等维度看,今天的中国,已是当之无愧的新能源汽车强国。
中国70年造车史,是中国人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缩影。无论是始终坚守在造车一线的比亚迪、吉利、长城,亦或者是作为后来者入局的蔚来、理想、小鹏,这些中国汽车品牌已经掌握了新能源的核心技术,并具备完整的产业链,在势在必行的新能源汽车变革中,中国品牌已经成为了不可忽略的一环。
提高科技创新水平
筑牢新能源汽车发展基底
比亚迪这20年的坚守已然证明,科技创新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部件,诸如电池、电机、电控等,无论是设计与开发,还是生产和制造,乃至应用与服务,都在持续创新迭代。
但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化驱动为主、政策驱动为辅的新阶段,我国新能源汽车制造仍存在部分标准法规不健全、核心技术掌握不足、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动力电池质量安全性有待提升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向纵深发展。
所以,新能源车企的科技创新能力亟须提升,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深化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的转型升级,全面提高产品品质以提升企业竞争力。
未来,在全面的政策支撑、技术的创新驱动、敏锐的市场捕捉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在产业规模还是技术发展上都将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也相信,未来自主品牌的车辆能够遍行全球。
精彩活动预告
随着汽车产业链重心由制造端向软件和服务端转移,越来越多车企设立智能座舱研发部门、并大批招纳软件研发人才,大幅提升了车辆智能化水平。
智能网联时代汽车座舱有哪些新方向,企业在该领域进行了哪些创新探索,下一代产品设计会出现哪些趋势?
9月5日,由北京市亦庄管委会主办,CIO时代、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承办的“北京·亦庄2023首届汽车黑科技研讨交流”活动将正式举办。本次活动聚焦汽车“智能座舱”主题,政府搭台、专家献策、企业共商,共同探讨智能座舱未来与技术创新趋势。
邀请您莅临,探究畅想未来汽车行业的无限可能!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