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专栏 | 调整应用方向之后,5.5G能否在反击战中证明自身实力?

2023-11-08 09:19:30  来源:

摘要:5 5G通过了性能测试,明年将进入商用,网络性能将因此而提升10倍,对于物联网和车联网来说是重大利好。由于5G商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当数量的用户会怀疑5 5G是否会有所作为。
关键词: NEWS专栏 5 5G
\

新基建创新研究院观点:

5.5G通过了性能测试,明年将进入商用,网络性能将因此而提升10倍,对于物联网和车联网来说是重大利好。由于5G商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相当数量的用户会怀疑5.5G是否会有所作为。

另一方面,去年年底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首次实现“物联”超过“人联”,正式进入“物超人”的时代,5.5G技术高密度、宽覆盖、低成本优势将推动物联网市场规模迅速扩张。5.5G也将不仅可能在裸眼3G等C端应用中取得突破,更可能因为应用场景更加丰富、多元,而在B端实现大规模应用。因此,5.5G绝对不应被视为一项可以忽视的技术。


近日,在2023全球移动宽带论坛期间,华为发布了全球首个全系列5.5G产品解决方案。作为5G和6G之间的过渡阶段,5.5G将是面向2025年到2030年规划的通信技术。然而,由于5G商用中遇到的问题,更多人还是心存疑惑:5G都还没玩明白,怎么又来了个5.5G。难道5.5G终难免落到一个过客的命运吗?


生成过渡版本的宿命

移动通信技术一般每隔十年完成一代进化,但因为通讯技术的演进实在太快,所以整数代与整数代之间技术差异过大。另一方面,应用场景需求变化很快,需要在十年内就进行移动通信技术的升级,所以就需要对中间阶段的技术进行一个命名,以显示和前代、后代的区别。这次,基于5G的演进,沿用了以往的习惯,所以命名为5.5G。其实,5.5G的本质,就是5G-Advanced。

但历史上,这种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过渡版本,结果往往并不好。早在2/3G时,GPRS就曾被称为2.5G,介于2G GSM和3G UMTS之间。2G和3G之间,还有个更离谱的2.75G,也就是EDGE。到了3/4G时,LTE因为技术指标没有达到 ITU 国际电联对于4G的要求,所以也被称为3.9G。后来,基于LTE,搞出了LTE-Advanced,才是真正的4G。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4/5G时,行业里也搞过 4.5G、pre5G,但结果却是应用时间都很短,只是昙花一现。

要搞清楚5.5G能否打破以往过渡版本宿命的问题,还要从5.5G带来的性能转变说起。5.5G在网络性能上带来了极大的改变,相比5G,5.5G具备10Gbps体验、全场景物联、通信感知一体、L4级别自动驾驶网络和绿色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的五大特征。

具体说来,在数据传输速率上,5.5G通过超大带宽和超大规模天线阵列(ELAA),5.5G可实现10Gbps的下行速率和1Gbps的上行速率,支持3D视频、XR Pro等交互式应用。在连接能力上,5.5G通过上下行解耦、RedCap、NB-IoT、无源物联等技术,可实现千亿级的物联网连接。在安全性和稳定性上,5.5G可通过通信感知一体化(CPAI)实现车路云协同,为智慧交通、智能驾驶等应用提供服务。此外,5.5G可通过内生智能实现业务智营、网络智优、运维智简,提高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保障toC/toH/toB的体验,实现性能节能双优。

5.5G在带来如此多新特性之外,还有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它不改变5G的网络架构,主要通过射频部分的改进、软件升级以及AI赋能,就可以释放5G的潜能,适应对带宽、频效、能效等方面有不同要求的业务。因此,在5G商用情况不理想的情况下,5.5G更为适应运营商不想投入更多资金进行基础设施改造的需求。

那么在这样的条件之下,5.5G依然不被许多用户看好的原因何在呢?



多云致命的“杀手级”应用

综合来看5G的发展现状,可谓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5G商用三年,建起了160多万个站,发展了4亿多的用户,实现了地级市100%的覆盖率。放眼全球,这样高覆盖率的5G网络,都是无法超越的存在。

忧的则是在C端用户体验方面,用户并没有反馈明显的感知差异5G没有获得所期望的好评,反而还背了4G限速的锅。在企业级应用中,虽然基于5G的行业应用案例已达到2万以上,但这些案例仍以集中资源重点保障的头部用户为主。

4G通过支持短视频、直播等业务,带来了移动互联网的新时代。与之相比,缺乏“杀手级”应用,却一直是5G应用的致命死穴。对于5G的宣传,更多地集中在网速上,于是多数人记住了通过5G可以实现1秒钟就中以下载一部电影,但却忽略了,究竟有多少人需要付出更高成本,在1秒钟内下载一部电影。

5G的刚需并非没有,某矿井为了降低人员危险程度,在井下实现完全自动化之后,就利用5G信号实时观测井下状况,实现实时调控。这就是一个刚需案例,但这样的案例却因为成本原因,愿意应用的用户少之又少。

因此,真正的“杀手级”应用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硬刚需,另一个是可以普及。而在这方面,5.5G相比于5G,获得了更多机会。

2022年底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首次实现“物联”超过“人联”,正式进入“物超人”时代。物联网的普及意味着从家中的电饭锅到大街上的红绿灯,几乎所有的物品都可以联网,相互沟通。在工业互联网的特定场景之中,万物互联代表了智能化生产的趋势,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将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而有了5.5G的加持,物联网设备可以更加稳定、高效地运行,实现真正的智能家居、智能城市。工业互联网也因为5.5G的高速、低延迟特性,得以迅速推进,带动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

再从车联网的角度来看,自动驾驶应用的规模效应已经开始显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已经实现了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准商业化运行。对于自动驾驶,5.5G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想象一下,在高速公路上,当一辆汽车突然刹车时,跟随其后的自动驾驶汽车必须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避免碰撞。这就需要极低的网络时延,确保信息的实时传输。

不仅是针对个体车辆的自动驾驶,5.5G技术还将为智能交通带来深远的影响。借助5.5G的高速率和低延迟,我们不仅可以实现实时的车辆监控和智能控制,更可以实现车与车、车与路的智能互通。这意味着,未来的城市交通将更加顺畅,道路事故率也将大大降低。

因此,尽管5.5G还没有正式进入商用阶段,但5.5G领域显然具备出现“杀手级”应用的条件。



从三个技术底座的融合
看5.5G的应用前景


5G的应用困局,涉及到芯片成本、外部宏观环境、企业自身管理等诸多因素,而5.5G也很难不受到困扰5G发展的非技术性问题困扰。因此,研究5.5G的应用前景,还需要换一个角度进行。

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视角来看,当传统的以生产为主导的商业经济模式已无法支撑企业降本增效的需求时,数据驱动企业运营模式发生变革,就成了必然的趋势。随着数字经济新时代的到来,传统技术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产业在网络化、平台化、智能化等方面的需求,而以5G、云计算、AI 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传统企业由电子化到信息化再到数字化搭建阶梯。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以5G、云计算、AI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被当做了新基建的三个技术底座。

当行业应用越来越丰富、数据量也越来越大时,就需要多元新架构的支撑,5G、云计算、AI的融合创新发展已成为必然。这其中,5G让联接无处不在,云让计算触手可及,AI则让智能无所不及,从而创造一个普数、普算、普智的新架构。日后事实证明,这个组合是成功的。几年过去,AI凭借生成式AI一飞冲天,云计算也凭借多云网络的业态成为企业数字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5G转换为5.5G时,这个组合的实力得到了提升。5.5G的10倍于5G的网络性能的提升,将实现海量数据存储、读取、调用体验的加倍升级,云服务衔接更加顺畅,云上云下体验一致性增强。这将为企业级应用场景的开发和应用打下基础,未来将迎来多样性计算架构升级,算力网络性能和管理的优化、网络运维成本的降低,又将为大AI等领域提供更绿色、高效的融合应用。

除了通过与云计算、AI的组合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领域发挥作用之外,5.5G还通过更强的终端感知能力,以及高精定位能力,让5G的能力边缘不再仅限于连接技术。

每一个在线的物件,必须要有电力的支持才能支撑它们完成“群聊”(数据的采集、传输及计算等)的过程。如今,随着无源物联网技术的发展,这类物件加入网络世界变成可能。无源物联网本质上是终端节点无源,它们不带电源线、没有内置电池,而是从环境中获取能源。从物联网连接发展的趋势来看,特别当面对海量物件“上线”的需求,必须要采用“无源”的形式来实现。而5.5G通过性能的改进,完全可以成为无源物联网中海量物件的能量来源。

Gartner在深入改变企业数字化未来的五项技术中,就将无源物联网当成了一项重要技术。5.5G在这一领域的特性,将使它超越狭义通信的范畴,从而在工业传感器网络、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能仓储、智慧农业、智慧城市、能源等领域,以及面向个人消费者的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以及医疗护理等方面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

从5.5G+云+AI的组合出发,就会发现在一个普算、普数、普智的强大基础架构之下,无源物联网不过是千行百业中企业数字化场景海洋中的一滴水。在企业面对不确定的经济环境时,海量创新将倒逼出海量创新应用场景,从而让5.5G真正有用武之地。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5.5G就绝不是在技术指标上针对5G继续挖潜,继续挤牙膏。

从变革力量来看,5.5G被视作是华为的生死之战,对于投入巨资进行通讯基础网络建设的三大运营商又何尝不是如此。因此,以华为、三大运营商为代表的5G阵营,也一定会借助5.5G发动大规模的5G反击战。



CIO时代

感谢您一直以来对CIO时代的关注和支持~

CIO时代作为一家集数字化研究、培训和新媒体运营三方为一体的全媒体平台,致力于成为“个人和组织数字化业务、管理和技术知识的赋能者”。

我们为您提供多样化的合作机会:

报道合作:我们拥有一支专业的采编团队,为您解决公司报道、产品推广、品牌宣传、口碑传播等需求。如有需求,请联系巴老师,电话:13681033774(微信同号)。

会议合作:我们将举办各类线上、线下主题峰会、数字化年会、沙龙活动等大型会议,以及500强闭门研讨会等重磅会议。如有需求,请联系范老师,电话:13651155286(微信同号);丁老师,电话:13810438830(微信同号);王老师 ,电话:15811579376(微信同号) 。

内容合作:转载本平台优质文章或向本平台进行投稿,请联系张老师,电话:18046567595(微信同号)。

CIO时代与您一路同行,期待与您携手共进,共创美好未来!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hy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