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乐:AIGC时代的数字化转型,聚焦AI驱动 | CXO主笔团
姚乐:AIGC时代的数字化转型,聚焦AI驱动 | CXO主笔团
2024-04-15 19:21:25 来源:抢沙发
2024-04-15 19:21:25 来源:
摘要:生成式AI的出现,意味着“智能时代”即将到来。AI正成为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工具,改变社会的结构,支撑企业数字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智能化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内容,AI则是关键驱动力。
关键词:
数字化转型
AI
CXO主笔团
姚乐
CIO时代创始人兼研究院院长
兼任深圳点用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联席院长、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产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中国电子标准化技术协会数字政府工委会专家委秘书长。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访问学者(北京大学公派)。在吉林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等多所高校担任兼职教授或研究员。在云南白药担任首席数字技术顾问。
主笔强调
生成式AI的出现,意味着“智能时代”即将到来。AI正成为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工具,改变社会的结构,支撑企业数字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智能化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内容,AI则是关键驱动力。
今年的两会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被列为2024年十大工作任务之一。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让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的信息技术,为我国数字化转型及新经济增长点打开了新的“窗口”。
★人工智能将是“新能源”★
人工智能技术来到了AIGC时代,也就是生成式内容的时代。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生成包括文字、报告、图片以及视频,给各行业生产力带来极大提升。那么,AIGC时代下的数字化转型,又将会有哪些新的特点?
当前,全球各行业各领域都面临着严峻的发展问题,但在以ChatGPT为主导的AIGC技术火热发展下,挑战与机遇并存。
ChatGPT等AIGC技术,将过去遥不可及的人工智能带到了我们每个人身边。而最近Sora等文生视频大模型的出现,让AI技术迎来了新的变革,将对教育在内的多个内容创作领域产生极大影响。
未来,人工智能将是“新能源”。人工智能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算力,而算力的背后,就是能源。
过去的几年里,我国一直在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相关布局,探索产业新增长。
从2015年国务院将人工智能列为“互联网+”领域重点发展的目标任务,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重点突破人工智能技术,2017年全国两会上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十三五”“十四五”规划里都提出了发展人工智能,再到去年《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的发布,都让我们意识到“新型基础设施到了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阶段。
此前,国务院国资委召开“AI赋能 产业焕新”中央企业人工智能专题推进会,进一步推动央企加快布局和发展智能产业,加快建设一批智能算力中心。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推动下,各行业也纷纷跟进布局,共同推进新技术及基础设施的发展及落地。
★AI发展的3个层次——“智能金字塔”★
当前,人工智能发展阶段呈“智能金字塔”模型——三个层次:判别式人工智能、生成式人工智能、AGI智能。
今天,即使出现了生成式AI,它也只是在特定的领域里,辅助人类做一些过去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做的工作,帮助我们提高了效率,减少了人力。但和真正的人相比,生成式AI的差距还是很远的。
因此,个人认为人工智能目前当然已经从感知往认知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发展。但离我们真正的智能体——一个完整的AIG的智能制度,还很遥远。
人工智能发展,一定会带来失业,但它同时也带来了新的产业机会。
★数字化转型核心的3个维度★
今天的数字化转型,一切都是可以通过数据化来实现,数据要素则成为其中越来越重要的一部分。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数据被认为是社会的第五大生产要素,从这一点也能看出我国对数据要素的重视。
2024年数字化转型核心,主要围绕三个维度进行:
第一,技术为主。创新技术为各行业领域带来效率的提高,且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场景数据化。数据可以使我们的业务变得更加精准、更加透明。
第三,场景智能化。有了大量数据,数据就可以将场景变得智能化。
生成式AI打通了大模型,网络驱动、数据驱动、智能驱动“三轮驱动”三者并驾齐驱往前走。
从生成式AI已经走向国民经济的各个环节来看,说“智能时代即将来临”似乎也不为过。
AIGC正成为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工作管理各个方面,成为我们的生产工具,推动着社会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
在此背景下,智能已经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内容。如果说之前的数字化转型更多的表现在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话,那么,今天的数据化转型,则更多体现在AI驱动。因为AI趋势,已经走进了企业的每个场景,已经成为数字化转型的新重点。
添加CIO时代“小希”,
领取“2024数字化转型资料”大礼包!
小 希:15701060895
第三十八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hy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