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8 10:37:13 来源:
姚乐
CIO时代创始人兼研究院院长
主笔强调
2024年工作回顾及2025年展望
2025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CIO班迎来了第20个年头,CIO时代也迎来了成立的第22个春秋。
过去的一年,我们总共开办了11个CIO班,其中包括2个综合CIO班、5个行业CIO班和4个地方CIO班。这些班次不仅覆盖了广泛的行业领域,还深入到了各个地方,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企业领导者学习提升的愿望。
专题培训活动:去年,我们举办了一系列涵盖了数据治理、架构师等多个专业领域,旨在提升学员们在特定领域内的专业技能和知识。
内训服务:去年,我们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阳光新能源、泰安市工信局等多家单位量身定制了内训课程,帮助他们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交流活动:去年我们共举办了40多场活动,包括年会、华东CIO峰会、华南CIO峰会、央企CIO论坛、政府CIO论坛、医疗卫生CIO论坛以及制造业论坛等。这些论坛和交流活动不仅为学员们提供了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还促进了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走进企业”的活动:去年,我们走进了青岛海尔、青岛啤酒、吉利汽车、小米汽车、可口可乐、中通快递、富士康、华为等众多知名企业。通过这些活动,学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这些企业的运营管理和企业文化,还从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展望2025年,我们将继续办好CIO班和相关培训活动,围绕数字化相关的新技术、新商业、新管理等内容,做好知识的传播和更新;不断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继续加强交流活动的组织和策划工作,为学员们提供更多展示自我、交流思想的平台;努力拓展交流活动的领域和范围,促进更多领域、更多行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危机”中的机遇与挑战
新经济形势下,危机四伏。但危机,并非只意味着危险、毫无机会。经济危机往往为新人、新技术提供了崭露头角的机会。
如果社会只能沿着原有的轨道前行,那么财富可能会持续固化在某些群体手中,难以流动。而经济“危机”的到来,却仿佛将所有人都带到了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出发,去追寻新的机遇。
因此,应当乐观地看待经济危机,它是经济周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也是推动社会变革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对于从事数字化工作的我们而言来说,想要抓住技术,就应该从自己的领域出发,去探寻和把握这个时代的机遇。无论是作为CIO、CEO,还是创业者,都应该敏锐地捕捉到数字化领域中的新趋势、新技术,以及它们所带来的新机会。
特别是在2025年,我认为数字化领域中最能抓取的机会,可能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治理和数据分析能力的提升,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对于数据的需求和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二、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广泛应用,这些技术正在改变着各行各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
三、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融合创新,它们将为企业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当然,真正的机会,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去发现和挖掘。但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和敏锐的洞察力,去迎接经济危机中的挑战和机遇。
(下篇预告——姚乐:2025年的3大新机会点)
乐观前行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身处数字化、信息化的浪潮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抓住新技术的机会,保持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乐观前行。
有一句话说得好:“悲观者可能永远正确,但乐观者永远前行。”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心态对于个人成长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性。
记得在2000年,首届中国电子商务大会上,马云先生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时,全场的人都在讨论互联网的冬天,如何过冬,而马云却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为题,激情洋溢地告诉大家,互联网的未来一定很美好。他的演讲充满了对未来的自信和乐观,这种精神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行。阿里巴巴的发展历程也印证了这一点。在面临困境和挑战时,阿里巴巴始终保持着对未来的信心和乐观态度,最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这告诉我们,在面对新的危机时,我们的心态将决定我们的命运。对于有些人来说,危机是“V”型反转的起点,而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可能是“G”型复苏的开始。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应对。
因此,也希望大家在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时,能够保持一颗乐观向上的心态。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相信自己能够克服,相信未来一定会更加美好。同时,也要学会抓住新技术的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以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
新的一年,也让我们一起携手共进,共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