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锁医“数” 创领健康 | 第11期医疗CIO论坛成功举办

2025-03-26 09:25:08  来源:

摘要:2025年3月17日,由CIO时代主办、新基建创新研究院提供智库支持的“解锁医‘数’ 创领健康——第11期医疗CIO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
关键词: 第11期医疗CIO论坛
2025年3月17日,由CIO时代主办、新基建创新研究院提供智库支持的“解锁医‘数’ 创领健康——第11期医疗CIO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来自本次论坛汇聚了医疗、AI技术、信息化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挑战与未来发展方向,为医疗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动力。

\

活动由CIO时代联合创始人兼COO、新基建创新研究院秘书长刘晶主持,她在开场中热烈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并介绍了本次论坛的背景。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医疗行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本次论坛聚焦AI与医疗的深度融合,旨在通过行业交流与合作,推动医疗数字化迈向新高度。


\
CIO时代联合创始人兼COO

新基建创新研究院秘书长 刘晶

 

CIO时代创始人兼研究院姚乐代表主办方致辞,他分享了对AI技术和应用的深刻见解。姚院长指出,AI技术不仅推动了算法和工程创新,还改变了人们对技术创新的认知,AI技术的普及让不懂技术的人也能感受到其魅力。更重要的是它增强了全球对中国技术的信心,尤其是在医疗和军工领域的广泛应用,展现了AI的巨大潜力。CIO时代紧跟时代步伐,推出DeepSeek培训班报名人数远超预期,反映出企业对AI技术的高度关注。最后,他呼吁行业持续学习,紧跟技术发展,抓住AI带来的新机遇。

\

CIO时代创始人兼研究院 姚乐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第4届医疗卫生CIO班学员田宗梅带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医疗行业的挑战与机遇》。针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在医疗领域的重点应用及当前所面临的挑战等进行分享。她指出,AI技术在临床辅助决策、医学影像分析、药物研发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但同时也面临医院认知差异、业务引领不足、人才资金短缺等挑战。AI技术的成功应用需要医院业务部门和信息部门共同推进,经过精细打磨,才能实现技术与实际需求的有效融合。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信息中心主任

第4届医疗卫生CIO班学员 田宗梅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疗保障中心信息科高级工程师李源详细介绍了《DeepSeek 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他通过生动的比喻解释了AI大模型的工作原理,并分享了Deep Seek在医院多个场景中的应用,如病历生成、检验报告解读、智能分导诊等。李源强调,AI技术的应用需要结合医院实际需求,逐步积累经验,才能实现真正的价值。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医疗保障中心信息科高级工程师 李源

 

在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围绕AI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前景展开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AI技术将为医疗行业带来效率革命,但同时也需要解决数据隐私、伦理问题等技术和社会挑战。嘉宾们呼吁,医疗行业应加强跨界合作,推动AI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应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

AI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医疗行业的生态,未来医疗的数字化转型离不开AI的赋能。本次论坛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也为医疗AI应用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期待未来更多创新技术的落地,共同推动医疗行业迈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新篇章。

 

主办单位

CIO时代:

CIO时代成立于2003年,由北大CIO论坛创始人姚乐博士带领论坛骨干创建。成立20年来,CIO时代以传播“新技术、新商业、新管理”知识为使命,专注CIO人群的培养和技术专题培训,为CIO提供数字化相关的资讯和专业研究内容,打造CIO领域专业、精准、多维度的垂直媒体平台,致力于成为“个人和组织数字化业务、管理和技术知识的赋能者”。

 

新基建创新研究院:

新基建创新研究院是CIO时代旗下的智库研究机构,汇聚院士、政府领导、央国企、医疗、教育、能源、制造等十多个行业专家组建智库,拥有千余位智库专家阵容。研究院的主要目标是建立政府、科研机构、高校和行业数字化转型从业者之间的合作,发挥政、产、学、研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政府与企业间、企业与企业间的交流合作,促进数字产业落地。研究院希望将数字化的优秀实践提炼成理论方法,进行推广应用;助力提升行业数字化转型效率,促进数字中国建设。

 

✦精彩推荐✦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


\

联系我们
\
小  希:15701060895


第三十九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zhanghy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