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慧旅游 > 正文

乌镇:智慧旅游升级 信用模式开启

2016-11-10 11:38:17  来源:网易财经

摘要:不用交押金,凭个人信用就能借用雨伞、充电宝等物品,还可以直接住酒店……这样的便捷在乌镇景区已经实现。
关键词: 乌镇 智慧旅游
\

  不用交押金,凭个人信用就能借用雨伞、充电宝等物品,还可以直接住酒店……这样的便捷在乌镇景区已经实现。昨天,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和蚂蚁金服签约,乌镇景区将继续深化与支付宝、口碑、芝麻信用的合作,共同打造国内首个“智慧+信用”景区。这标志着乌镇景区在智慧景区建设上又迈出了坚定的一步,将智慧旅游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

  蚂蚁金服,助力“智慧+信用”景区

  何谓“智慧+信用”景区,记者实地体验了一番。举个简单的例子:昨天临近中午,记者在乌村时发现手机快没电了,就来到附近的乌村村委会游客服务中心,前台领班钱臻华表示,可以借给记者一个充电宝。按照提示,记者打开手机支付宝,扫了摆在前台上的“信用借还”二维码,页面跳出后,点击充电宝图标,确认借用,前台工作人员就拿给记者一个充电宝,整个过程只用了几秒钟。充好电后,记者已经来到西栅景区游客服务中心,把充电宝还到这里就可以了,工作人员轻扫二维码片刻间完成归还。

  “以前我们都是收现金的,游客如果要借用,需要交30元押金,归还时要等待系统确认再退还押金,游客可能需要等待一会儿。”钱臻华说。如今实现信用借还,借和还的过程花费时间总共不到一分钟。

  目前,芝麻信用评分在600分及以上的游客,在乌镇西栅景区内还可以免押金借用雨伞和出入证,今后婴儿车、拐杖、轮椅等也将逐步实现信用借还。同时,乌镇酒店也已经开始实现免押金信用住,免去了交押金、查房等繁琐手续。目前,芝麻信用借还点已经覆盖乌镇西栅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酒店、餐饮场所等地,共计50个。

  乌镇景区和蚂蚁金服昨天的签约,意味着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合作。签约后,100个信用借还点将在乌镇西栅景区和乌村度假区全面铺开,1000把雨伞、500个充电宝,将让乌镇的游客和生活在乌镇的居民再也不用为雨天忘伞、手机没电而烦恼。

  “未来,乌镇景区将与蚂蚁金服一起将信用服务覆盖到更多的场景,同时探索推进VR应用、人工智能等更先进更智慧的服务在乌镇景区的应用,打造未来景区建设的标杆。”乌镇景区信息化部总经理葛伟说。

  芝麻信用副总经理俞吴杰坦言,芝麻信用有助于缓解游客排队等候,提升游客的服务体验。信用借还的能力会逐步开放给更多的景区以及有租赁借还业务的商户,让守信的游客和用户享受到更好的信用便利、更优质的信用服务。

  乌镇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自2014年至今,不断和互联网进行融合创新,打造智慧乌镇。2014年,乌镇景区开通支付宝钱包“条码支付”功能,解决了商家找零的繁琐,如今,乌镇景区已经实现了支付宝100%覆盖,总计200家商家全部支持支付宝,包括游客中心、剧院、酒店、餐厅、超市、小吃店等。

  今年初以来,一半以上的乌镇景区餐厅、超市便利店入驻了支付宝的“口碑”频道并纷纷开通口碑智能点餐,打造互联网化的“微笑餐厅”。游客只需用支付宝扫一扫就能在线点餐,不仅方便快捷,也让商家节省了人力成本、提升了运营效率。后续“口碑”将借助互联网平台的流量和数据能力帮助商家持续提升运营和营销能力。

  乌镇也将与支付宝一起积极打造未来商圈——“乌镇商圈”,游客只要打开支付宝,点击口碑输入“乌镇”即可了解乌镇景区内各类商家详情,快速支付埋单。

  智慧应用,升级旅游体验

  早在2003年乌镇西栅景区规划建设初期,整个西栅景区范围内就完成了主干光缆的覆盖,这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的网络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5年,乌镇加大了对景区内全覆盖免费WiFi的优化升级,做到WiFi信号景区全覆盖、连接无死角。在拥有一流网络设施的基础上,乌镇景区近三年在智慧景区建设上不断锐意进取,结合游客实际需求,推出了许多不同的智慧应用,除了电子化支付,还包括多功能、移动化的电商平台,无纸化的景区导览,智慧化的叫车、找车应用等。

  据了解,多功能、移动化的电商平台指的是,游客可通过乌镇景区的“乌镇旅游官方预订”微信公众号、乌镇官方预订网站、乌镇手机网以及OTA等多渠道进行乌镇景区电子门票、客房、套餐、语音讲解、美食、特产等方面的自助购买和支付。无纸化的景区导览指的是,通过地图APP,游客可以在乌镇景区内实现精准步行导航、明星语音导游、一键找点位、获取活动实时信息等功能。另外,从今年4月起,乌镇景区逐步在50余辆游览车和150余艘摇橹船上安装了GPS和北斗双模定位系统,并且设立监控调度室,通过精准定位实现车船的智慧调度,游客可以实现手机扫码呼叫游览车。这在全国算是首例。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