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研究院与途牛旅游网联合发布《2016-2017中国旅游消费市场发展报告》。该报告基于中国旅游研究院相关研究成果和途牛旅游网大数据监测发布。
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各级政府抢抓机遇,大力发展大众旅游,促进旅游消费。我国旅游消费规模稳步扩大,结构快速变化,质量持续提升。
报告对2016年我国旅游消费进行了分析。在稳定的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保障下,国民旅游需求不断释放,旅游消费持续升温,产业投资和创新更加活跃。
同时,报告对2017年我国旅游消费市场进行了预测。报告认为,2017年旅游消费热点和结构将呈现新的趋势,旅游客源和目的地市场双双向中西部地区快速延伸,出境旅游消费稳步增长、新老目的地市场备战积极,旅游消费范围不断拓展、体验性旅游消费支出比例增大,度假旅游常态化、邮轮等度假旅游产品仍是市场热点,等等。
从三大市场看,预计2017年国内、入境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旅游人数超过50亿人次、旅游消费超过6万亿元。其中出境市场发展引人关注,2016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预计未来5年中国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
一、2016年中国旅游消费主要特征
(一)旅游消费与日常生活融合加快,大众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6年3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加强旅游交通、景区景点、自驾车营地等设施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秩序,迎接正在兴起的大众旅游时代。”根据这一总体发展方向,全年国家、地方连续出台一系列促进、升级旅游消费的政策措施。
2016年,旅游加入到以采购电器、服装、生活用品为主题的“双十一”促销战中,成为人们日常采购的主要对象。为备战“双十一”市场,途牛在10周年三天大促中,销售额同比增长294%,活动参与人数突破960万。途牛旅游网2016年二季度财报显示,80%的在线旅游产品订单是通过移动端完成。
这些数据表明,国民旅游消费正趋向常态化,日常生活化,居民旅游消费变得更加频繁,购买决策时间进一步缩短,决策过程越来越简化,逐渐趋同于生活用品的购买。
其中,以亲子游、爸妈游为代表的家庭旅游成为旅游消费市场主力。中国旅游研究院居民出游意愿调查显示,家庭旅游占比达60%,其次为好友组织的出行,占比在20%左右。根据途牛旅游网数据监测,2016年最受欢迎的亲子游线路集中在主题公园、嘉年华、房车营地等旅游产品。桂林、三亚、丽江是最受欢迎的爸妈游线路。
(二)自由行成为主要出行方式,自驾游、乡村游持续升温,带动全域旅游示范工作顺利开展
根据中国旅游研究院分析,当前国内、入境、出境旅游三大市场的自助游客比例分别为93%、82%、61%。国内自驾游、乡村游等旅游形式成为出游常态。
自驾成为旅游出行的主要交通选择。中国旅游研究院与中国电信联合进行的乡村旅游调研显示,近7成的游客选择自驾的方式到乡村旅游。途牛旅游网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1月-11月期间,排名前五的国内自驾游线路中,4条线路以主题公园为主要出游目的地。
乡村旅游是长假旅游消费的重要选项。经中国旅游研究院与中国电信联合测算,2016年国庆期间全国乡村游游客人数达1.29亿人次,在5.93亿总旅游接待人次中占比21.7%,成为长假出行的主要消费选择。国庆期间乡村游中,跨省市出行比重达53.75%,过夜人次占比58.19%。受访的46.42%游客表示每月到乡村旅游一次。重庆、北京、广州、成都是乡村游的主要客源地。
(三)旅游消费市场在增量不断扩大的同时,旅游消费需求进一步提档升级,邮轮、海岛游、冰雪游等为代表的度假旅游消费增幅巨大
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游客调查显示,2016年度假休闲动机的游客比例已超过七成。邮轮、海岛旅游,避暑旅游,冰雪旅游等度假旅游消费增势显著。其中,邮轮旅游市场消费潜力巨大。途牛发布的《中国在线邮轮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6》显示,2016年我国在线邮轮市场收入规模有望突破18亿元。中国游客总数位居全球邮轮游客数量的第8位,但中国邮轮市场的渗透率只有0.05%,未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途牛、同程、携程是在线邮轮交易规模排名前三的在线旅游运营商。报告还显示,伴随着国内邮轮母版图的扩大,邮轮游客源地范围正逐渐向内地延伸,武汉、西安、成都、重庆等中西部地区成为未来最具成长潜力的邮轮客源市场。
其次,品质团、定制游成为旅游消费升级新标志。历年《旅游抽样调查统计》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水平逐年增加,人均旅游消费增长至2016年的880元。随着消费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追求品质团、定制游等高品质旅游产品。途牛旅游网经营的以品质团为特色的牛人专线业务,2016年收客量同比增长77%,其定制旅游业务同样增长显著,2016年7-9月和10-11月途牛定制游收客量分别同比增长67%、66%。
二、2017年旅游消费预测
2017年,随着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并贯彻落实,要求落实职工带薪休假制度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制定带薪休假制度实施细则或实施计划,加强监督检查,将加快职工带薪休假制度落地,更多职工将有时间休闲旅游。各地方各行业把带薪休假与本地传统节日、地方特色活动相结合,安排错峰休假,将使更多的人能有时间外出旅游。同时,在资本、科技、文创、人才等新要素的驱动下,旅游供给端产品将更加丰富,产品结构更加合理,产品供给与旅游需求进一步匹配,旅游消费从需求驱动逐渐向供给拉动转变。
2017年旅游消费热点和结构将呈现新的趋势,旅游客源和目的地市场双双向中西部地区快速延伸,出境旅游消费稳步增长、新老目的地市场备战积极,旅游消费范围不断拓展、体验性旅游消费支出比例增大,度假旅游常态化、邮轮等度假旅游产品仍是市场热点,等等。
从三大市场看,预计2017年国内、入境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场旅游人数超过50亿人次、旅游消费超过6万亿元。其中出境市场发展引人关注,2016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预计未来5年中国出境旅游将达到7亿人次。
(一)旅游客源和目的地市场双双向中西部地区快速延伸
根据途牛旅游网大数据监测,2016年1-11月份,排名前十的客源地仍以东部沿海城市为主,但增长最快的客源地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如云南、四川、青海、内蒙古、新疆等,表明西部地区已成为我国旅游消费市场的生力军。
中西部地区同样是未来旅游消费的主战场。从国庆长假的接待情况来看,北京、天津等传统旅游目的地增幅稳定,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游客接待量达15%的增长率,内蒙古、甘肃等西部则以20%以上的增速呈井喷式发展。途牛旅游网大数据也显示,2016年,新疆、青海、甘肃、四川、宁夏等西部地区是旅游人次同比增长最快的旅游目的地。其它增长较快的目的地还包括辽宁、广东、海南等。
(二)出境旅游消费稳步增长,新老目的地市场备战积极
2017年出境旅游市场将进入稳步增长阶段,增速维持在4%左右。出境旅游消费将更加理性,对新兴旅游市场的探索是出境旅游增长的重要动力。从2016年1-11月份途牛销售数据来看,除泰国、印度尼西亚、美国外,增长最快的目的地市场均在目前最受欢迎的前十目的地之外。以老挝、越南、柬埔寨为代表的亚洲市场,以埃及为代表的非洲市场,以色列为代表的中东市场,都将是未来出境消费的新亮点。
与此同时,传统目的地市场如美国、加拿大等,也在积极备战2017年中国市场的拓展。美国方面加强了深度游产品的开发,从途牛旅游网目前的收客情况看,2017年赴美旅游的人数增加显著。此外,2017年是加拿大建国150周年,2018年是中加旅游年,在加拿大旅游局积极的市场推广下,2017年加拿大市场将迎来旅游产品品类增加、报名人数激增的情况。南美市场在明年也将有较大的增幅。根据途牛数据显示,2016年前三季度南美旅游产品收客量同比增长超过100%,该增势会随着南美航线的建立,签证简化,旅游线路不断丰富,而进一步提升。
(三)旅游消费范围不断拓展,体验性旅游消费支出比例增大
随着全域旅游、“旅游+”政策的深入贯彻,以及文创、旅游IP带动的新业态、新要素的发展,将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拉动旅游核心产品和衍生性产品的消费。有数据显示,故宫博物院2015年上半年的文创产品销售额已达7亿元,利润近8000万元。文创、科技等要素在旅游中的渗透,将改变当下以景点门票、购物、餐饮、交通为主要花费的旅游消费结构。预计,体验性消费,如文化娱乐、主题住宿、旅游商品、目的地生活体验方面的花费,将进一步扩大。
(四)度假旅游常态化,邮轮等度假旅游产品仍是市场热点
在国民旅游需求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休闲度假已成为国民出游的主要动机。2017年,在需求和产业的双重作用下,邮轮、海岛等度假旅游将继续是消费热点。2017年国内母港港口运力将实现超过50%以上的增长。其中,华南港运力的提升将助力邮轮旅游市场的发展。邮轮的商业用途也在被积极地拓展,包船产品成为企业团队游和会奖游的重要选择。另外,邮轮的主题游产品,如围绕爸妈游、亲子游等邮轮特色主题活动,也不断走俏,这些新的业务创新将成为邮轮旅游新的增长点。
(文章来源:亿欧网)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