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骤降,旅游业是其中受创较为严重的一个。自2016年以来,在线旅游创业项目出现了倒闭潮,一批曾经备受资本青睐的互联网旅游企业,纷纷倒在了B轮、C轮融资的前夜。纵观整个2016年,靠烧钱获取用户流量增长的模式再次体现出被淘汰的必要性。
不过,有业内分析认为,旅游是一个业态庞大的市场,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把细分市场做到位;此外,中国互联网旅游渗透率只有10%到15%左右,而消费能力仍在持续增长。因此,对于一些旅游创业公司而言,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机会。
多个旅游创业项目被“冻死”
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旅游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我国旅游业整体发展平稳,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继续领跑宏观经济。然而,在旅游收入和人次实现双增长的背景下,旅游投资情况却并不理想。
数据显示,2016年上半年,旅游上市公司板块市场表现较弱,跌幅达27.26%,比大盘低10个百分点。景区、旅行社以及酒店餐饮板块跌幅均超过25%。大批旅游创新创业公司进入瓶颈期,淘在路上、麦兜旅行、拒宅网、脚丫旅行网、找好玩、周五旅行网等创业公司相继宣布破产或倒闭。
此外,2016年7月底旅游P2P平台“收留我”停止运营和2016年9月蝉游记创始人宣布氢气球旅行融资失败、团队解散,更是为2016年凋敝的在线旅游业又添上了沉重的一笔。
对于整个2016年在线旅游创业所面临的倒闭热潮,有业内人士直言:“基本上该倒的都倒了,不该倒的正在倒的路上。”
值得一提的是,据市场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成立仅4-5年的旅游网站至少关闭了10多个,这些网站有些曾经辉煌,有些始终籍籍无名,有些则被收购后销声匿迹。
据悉,这些旅游创业公司多是成立于2011、2012、2013年,伴随着创业大潮的兴起,进入了旅行这个看似“遍地黄金”的市场,可惜等待它们的却是残酷的现实——烧钱低价拼营销成了这些逝者的共同特点,迟迟不能盈利,当遇到这两年融资寒冬,一个个都“冻死”了。
旅游投资为何大幅缩水?
为何前景一片光明的旅游业却令中小创新旅游公司却频频折戟,乃至令旅游投资大幅缩水?
有业内研究人员表示,这与OTA集中度提升密切相关。流量的集中化和大企业竞争状态下存在的市场空间减少,压缩了创业企业的生存空间。比如携程和去哪儿合并后,流量更加集中,市场缝隙很小,创业企业很难和它们竞争。
有业内人士还将当前的困境归结为创业旅游企业的经营模式问题。该业内人士表示,现在旅游市场竞争激烈,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比较高,很多创业公司为了实现业绩的增长会依赖补贴的方式,负毛利经营,业务模式上并没有找到核心的竞争力与价值增长点。如果只靠补贴去追求量的增长,这种商业模式注定是不能长久的。
除此之外,周期性的资本寒冬也是压倒创业旅游企业的关键因素。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近段时间以来资本市场遭遇了周期性寒冬,休闲旅游度假公司亏损非常厉害,而新兴的旅游创业公司往往也以休闲旅游为导向,在这种环境下,创业旅游企业很难融资,而那些依赖于烧钱模式的创业企业往往会遭遇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倒闭。
“如果一个公司持续靠资本烧钱来供血,我觉得是十分不健康的。在经历了2014-2016年这段资本异常狂热的阶段以后,在线旅游行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任何一家公司都不能独善其身。寒流当中,没有修炼好内功、虚有其表的企业挂掉是很正常的事情。”某业内人士如此说道。
此外,资本寒冬之下,更令创业公司倍感疲惫的是OTA巨头的不停夹击。
有业内监测报告显示,在市场格局方面,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份额进一步集中。比如,携程在2016年10月宣布控股旅游百事通,通过后者拥有的5000多家门店,布局二三线城市。同程旅游也不甘示弱,继分拆线上线下两大板块后,于2016年合并重组万达集团旗下的万达旅业,交易完成后,同程旅游市值超过200亿元。
OTA巨头在并购重组下不断壮大,令中小企业生存空间愈发狭小。有分析称,曾经辉煌的明星创业公司倒下主要因为其商业模式没有得到持续性创新,还是走着和OTA类似的流量模式,或者是简单的产品组合方式。因此,在产品层面创新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企业获取用户成本过高。其次,在融资扩张的节奏上,这些企业大多错误估计了市场形势,一味追求业务的快速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
细分市场方面仍有机会
尽管自2016年以来,整个旅游行业的投融资情况不景气,但是,有资深旅游行业观察人士表示,诸如美团、携程、阿里之类的巨头对资源的掌握力度确实一直在加强,但这并不是说创业公司未来就完全没有机会。比如定制游企业。
和传统旅行社“流水线”批量收客不同,定制旅游报价不菲,但依然受到很多追求品质者的追捧,市场增速十分迅猛。此外,随着“网约导游”这一新生事物的落地,定制旅游也将迎来又一大利好。因此,定制游企业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资本追逐的对象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1-6月份,互联网旅游领域共有67家获得融资。从融资来看,OTA服务平台最受到投资者的青睐,占整体的33%。排在第二名第三名的分别是自由行和定制游两大领域,比重为21%和17%。
此外,截至2016年10月份,在37家获得融资的旅游类企业中,有10家为定制游企业。而早在2015年,携程、途牛等平台也开始涉足定制服务,吸引更多的定制游供应商入驻。
有业内人士认为,“旅游是一个业态庞大的市场,没有一家企业可以把细分市场做到位,尤其是度假市场目前还存在很多空白之处。”该人士进一步表示,中国互联网旅游渗透率只有10%到15%左右,而消费能力仍在持续增长。“旅游公司结合细分人群及兴趣,把产品和服务做好,还是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文章来源:亿欧网)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houlimin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