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出行尽在“掌”握 “智商”大有潜力
智慧旅游:出行尽在“掌”握 “智商”大有潜力
2018-07-19 14:15:57 来源:经济日报抢沙发
2018-07-19 14:15:57 来源:经济日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智能应用出现在人们旅途中,为游客增添了便利和乐趣。
便捷购票“初体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正在深刻地改变每个人的信息获取方式、消费方式。有专家表示,景区应该顺应信息化的浪潮,运用更加便捷的工具提升消费者在旅游过程中的体验。
在旅游旺季,排队买票是让不少景区都头疼不已的问题。而现在,电子商务系统解决了这一问题。作为甘肃省“智慧景区”创建试点的崆峒山景区,在智慧管理和智慧营销方面已迈出了一大步。景区开展电子商务系统,以智游宝为核心,与携程、同程、途牛、驴妈妈、天猫等多家电商平台建立合作关系,游客线上购票,线下通过智游宝终端扫码即可入园。
“记得小时候和父母去北京故宫旅游,得提前两三个小时到故宫售票窗口排队买票,不仅人多拥挤、环境嘈杂,等轮到自己的时候,还不一定能买上票。”来自云南的游客王刚说,那会儿交通不便,科技也不发达,出去旅行光买景区门票便让人崩溃。而现在的旅游发展越来越智能化了,足不出户就可以网上购买景区门票,省去了很多烦恼。
现在很多人都和王刚一样,出行前都在电脑或者手机上了解景区信息,然后直接购票。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始借助互联网来提升游客体验,从景区门票,到导游讲解,都开通了网络购票,极大地方便了百姓的出游。
私人定制“一条龙”
“现在手机太方便了,出行前就把一切搞定了。”在申请年假前,在北京工作的李芳就已经在网上订好了去张家界旅行的往返飞机票、景区门票和宾馆。“我每次出游,首先会在旅游APP上查询景点、路线等信息,挺方便的。”李芳告诉记者,如今的旅游APP上包含有关吃、住、行、游、购、娱等各种信息,可以有计划、更合理地进行旅游选择,尽情享受轻松、便捷、畅快的旅游体验。
只需一部智能手机,旅游尽在“掌”握之中,如今已成为现实。点开景区APP,动一动手指,就能收听语音导览、知道景区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选择最佳路径避开游览堵点,并快速找到离自己最近的卫生间……这样新奇又便捷的旅游体验已在乌镇、古北水镇两个景区落地。深圳华侨城也发布智慧旅游体系,通过该体系,游客不需要导游、地陪、代办等支持,一部智能手机,就可以享受到更便利、更丰富的私人定制旅游服务。
记者了解到,在国家加快智慧旅游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的景区开始触网,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开辟APP、网上预订及微信营销等渠道,并主动寻求与OTA(在线旅游服务商)的开放合作。银盈通支付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副总经理刘红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该公司主推的智慧旅游产品“云南旅游电子护照”,以线上线下支付平台、网络支付平台系统为基础,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各要素面面俱到,共有全国线上20万余家、线下2万余家合作景区、商户,游客拥有一张电子旅游护照,就能“智慧”玩转七彩云南。
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人数超过41亿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4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2%。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个性化旅游需求越来越旺。仅开发自己的APP供游客下载,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要。“智慧旅游应该向更方便于游客的出行应用程序上发展,为游客提供包括预订机票、酒店,安排合理出行计划,解决停车位等的‘一条龙’服务。”刘红说。
“智商”大有潜力
然而,智慧旅游在推广中仍存在一些误区。记者注意到,一些地方对智慧旅游的认识还停留在术语玩味或存在攀附跟风;一些地方为智慧旅游之名所累,投入一掷千金,结果是“高射炮打蚊子”,造成极大的浪费;一些地方忙于买设备、建网站、搞系统,大多只是雷同化的重复建设。因此,只有把智慧旅游最基本的知识、理论、技术、应用等搞清楚,才能不花冤枉钱。
对此,国家旅游局曾印发的《关于促进智慧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智慧旅游服务能力明显提升,智慧管理能力持续增强,大数据挖掘和智慧营销能力明显提高,移动电子商务、旅游大数据系统分析等在旅游业应用更加广泛,培育若干实力雄厚的、以智慧旅游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形成系统化的智慧旅游价值链网络。
有专家表示,以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通信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从根本上改变了旅游的组织方式,让消费者逐渐摆脱对权威的依赖,游客的个体意识日益凸显。对于如何开展智慧旅游建设,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认为,关键要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比如,在景区内增设无线网络、二维码景观互动、无线导游导航系统等,虚拟旅游、3D打印技术也能用得上。
第三十四届CIO班招生
国际CIO认证培训
首席数据官(CDO)认证培训
责编:wangxu
免责声明:本网站(http://www.ciotimes.com/)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仅限文字、图片、LOGO、音频、视频、软件、程序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